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疫组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方法:对36例普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微小乳头状癌、9例伴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乳头状增生性病变和7例Grave’s病伴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标本进行HBME-1和CD15免疫组化染色,并将染色结果与HE切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36例普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1例微小乳头状癌均为HBME-1表达阳性;CD15在普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微小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9%和27.3%,HBME-1和CD15在普通型乳头状癌和微小癌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伴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良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HBME-1表达阳性率为66.7%,阳性程度与乳头结构和细胞核特点密切相关:CD15表达均为阴性。Grave’s病伴乳头状增生性病变HBME-1和CD15表达均为阴性.结论:伴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乳头状病变在形态和免疫表型上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有部分重叠,是一类介于良性增生和乳头状癌之间的性质未明、有组织学和免疫表型异质性的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变内的网状瘢痕提示恶性可能。对这两种病变的认识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大汗腺乳头状汗腺瘤是一种向大汗腺分化的少见的良性肿瘤。组织学上有双层上皮形成乳头状结构为其特点。患者女,68岁。右外耳道新生物1年余,无红、肿、痛。查:外耳道软骨段皮下见约1cm×1cm高于皮肤的结节1个,表面与皮肤色泽一样,质软,边界清楚。结节堵塞外耳道,鼓膜不能窥见。术后送检标本为1cm×1cm灰白结节1个,表面光滑,部分有皮肤包裹,切面实性、灰白、质软。镜下:肿瘤位于真皮层,包膜完整,呈明显乳头状和腺管状结构,部分乳头突入管腔。腔面和乳头被覆一层似大汗腺样的细胞,核卵圆、淡染,位于近底部,胞浆嗜酸。其外围绕小立方形肌上皮细…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Galectin3,CK19及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寻找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的标志物。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00例良性乳头状增生中Galectin3,CK19及Ki-67的表达。结果 Galectin3,CK19及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 %,97 %及93 %,而在乳头状增生中表达率分别为13 %,30 %及1 %,3种蛋白在乳头状癌与良性乳头状增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头状癌中2种或3种蛋白同时阳性表达为94.3 %,而乳头状增生为0。结论 Galectin3,CK19及Ki-67是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有用标志物,尤其联合使用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钟思陶  连锦英 《癌症》1997,16(1):39-40
本文对45例颅内乳头状肿瘤进行了病理分析,其中包括15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5例乳头状室管膜瘤及15例转移性乳头状腺癌。使用癌胚抗原,而不用角蛋白来区分颅内乳头状肿瘤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中TPO和MCM2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震  赵亚娟 《中国肿瘤》2008,17(4):309-31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病变中微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42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中TPO的表达,并对其中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20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行MCM2测定。[结果]TPO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中阳性表达率95.2%(40/42)高于乳头状癌2.4%(1/42)(P〈0.05)。MCM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增殖指数(29.90±11.55)高于乳头状增生(10.75±5.67)(P〈0.05)。TP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评价指标: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95%。[结论]TPO与MCM2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诊断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检测CK19、S-100蛋白和EMA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及乳头状增生中的作用。方法:65例甲状腺病变组织分别用CK19、S-100、EMA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乳头状增生中,CK19、S-100和EMA均不表达。CK19在乳头状癌包括滤泡型乳头状癌中100%表达,在滤泡性癌中有22%的表达。S-100和EMA在经典型乳头状癌分别为61%、100%;滤泡型乳头状癌38%、54%和滤泡性癌44%,11%。结论:CK19结合S-100和EMA检查在诊断甲状腺病变中是有用的辅助手段。CK19在区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中是一个很好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前甲状腺乳头状肿瘤中是否存在乳头状腺癌意见仍不统一。本实验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乳头状腺瘤及乳头状增生细胞核DNA含量的测定及形态学参数分析,旨在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瘤是否存在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我院1980~1995年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病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乳头状腺瘤5例,乳头状增生16例,组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4urn,HE和Feuleen染色。乳头状癌的诊断标准按WHO标准;乳头状腺瘤的诊断标准:1)肿瘤为单灶性,有完整的纤维包膜;2)乳头的血管纤维束表面被覆单层立方或低柱状上…  相似文献   

8.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6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在乳腺导管内的乳头状瘤,属良性肿瘤,可发生癌变,与乳头状癌难以鉴别,我院1998年4月~2006年8月共收治63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应用多重引物PCR技术对36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RRP)和9例声带息肉石蜡包埋组织中的HPV6/11、16、18DNA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1)RRP组织中HPV6/11DNA的阳性率为69.4%(25/36),其中喉乳头状瘤,口咽部乳头状瘤和鼻前庭乳头状瘤组织中HPV6/11DNA的阳性纺分别为70.4%(19/27)、66.7%(4/6)66.7%(2/3);所有RRP标本中均示发现特  相似文献   

10.
孙文利  唐谊海 《实用肿瘤杂志》1994,9(3):155-155,169
脉络丛乳头状瘤18例的临床病理、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研究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病理室(110015)孙文利,黄文清沈阳军区总医院病理科(110015)唐谊海,黄文臣,宋福林脉络丛乳头状瘤(简称CPP)在光镜下易与乳头状室管膜瘤,转移性乳头状腺癌混淆,给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太腺乳头状癌,30例滤泡状癌及5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进行测定。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滤咆状癌及正常组织ER阳性率分别为67.50%(54/80)、23.33%(7/30)、6%(3/50),乳头状癌ER阳性率显著滤泡状癌及正常组织,乳头状癌中原发癌ER阳性率显著高于复发癌,无淋巴结转移者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鉴别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BIDP)与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方法。方法 对2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活检标本进行镜下观察, 全部病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根据形态结构不同分为以下3型:纤维型、假腺型、腺型。且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非典型增生和导管内乳头状癌在组织结构、细胞形态上不同, 免疫组化染色S-100、Actin、myosin、GFAP均阳性, 证实是良性肿瘤。结论 乳头状结构分型和组织结构, 细胞形态的改变, 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区别良恶性乳腺疾病。  相似文献   

13.
颈、甲状腺     
颈静脉球瘤的栓塞治疗;颈动脉瘤38例;hPF4 mRNA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关系;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基因差异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病理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资料、大体观察、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镜下由实性区及假乳头状区组成,免疫组化程度不一的表达上皮性、间叶性、内分泌性标记.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较少见的、预后较好的交界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乳头状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我院一例肺乳头状腺瘤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为分化成熟的肺泡上皮细胞构成腺管,由乳头状、团块状结构及纤维间质构成。腺管和乳头上皮多为单层排列,细胞呈立方状,核淡染,无核分裂。免疫组化示瘤细胞CK(++),TTF-1(++),间质V im entin(++),Actin(+)。结论:肺乳头状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易与硬化性血管瘤、肺泡性腺瘤、乳头状腺癌混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NA-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25例)及正常甲状腺组织(25例)共80例。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NA-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样本中的表达,并分析miRNA-221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miRNA-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miRNA-221的表达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23,P<0.05)。结论 miRNA-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且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组织病理分级相关,miRNA-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即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非常罕见,现诊断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84年12月至1994年12月10年用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女性阴道广泛乳头状瘤(或尖锐湿疣)125例、男性阴茎广泛乳头状瘤2例和肛周乳头状瘤4例共131例进行探索性治疗。全组病例随访时间为9个月至10年,疗效颇佳,副作用轻微。同时还就治疗方法和防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预后较差,可能与乳头状癌亚型的侵袭性有关。甲状腺乳头状癌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对该病的研究及治疗策略有指导意义,区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亚型有利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肿瘤(Warthin - like papillary thyroid tumor,WLTT)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一种罕见变异亚型,肿瘤组织学上类似于涎腺的 Warthin瘤.近期我院收治 1 例Warthin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现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 WLTT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