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与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的护理观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娟  仲悦萍  陈晓艳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1386-1387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作为一种急救手段在临床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挽救了大批患者的生命。本研究对我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2009年1~9月行气管切开术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和行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手术切口局部皮肤损害数、皮肤损害程度、皮肤损害发生时间、手术后患者切口周围漏痰的发生数、漏痰程度、漏痰发生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后出血发生的例数、手术后出血持续的时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紧急气管切开术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作为一项急救技术在急诊抢救中应用的适应证。方法对34例因各种原因在急诊科行紧急气管切开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因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常规气管插管不能而行紧急气管切开术,术后经积极抢救治疗生命征平稳,行相关检查后送专科进一步救治。结论气管切开术作为一项急救技术在一些急诊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及时的气管切开可解除呼吸道阻塞开放气道,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亦为挽救患者生命及后期各临床科的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创造有利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对41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周围环境、无菌操作、气道管理、痰培养及药敏的特点的综合管理。结果: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35例,死亡6例。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早期要进行严格呼吸道护理,是护理的关键,可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颅脑外伤危重患者大多根据病情行气管切开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创伤科自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患者200余例,术后采用了正确的吸痰、吸氧、呼吸道湿化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患者的吸痰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呼吸道不畅所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临床上一些护士技术操作不熟练及对气管的解剖位置不熟悉等原因,常使吸痰管插入困难,容易引起气道阻塞,痰液难以有效地被吸出,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笔者2000~2004年以来,通过对46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掌握了一些吸痰技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有利于彻底吸尽气管深部痰液,防上肺部感染,增加氧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气管切开后,呼吸通路发生变化,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2].因此,加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对预防切口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2007-01抢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大出血1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如下。1病历摘要女,34岁。拟诊吉兰-巴雷综合征,入院时双下肢麻木、乏力,伴胸闷,第2天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痰液不易咳出,立即床边行气管切开术。术后转入我科给予呼吸机以S IM V模式辅助呼吸。第9天患者突然从气管切开处涌出大量鲜血(10m in约500 m l),立即给予吸引器吸出,并予边吸边重新固定气管套管,同时行颈部气切创口处棉球压迫止血术,并立即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1 h后在全麻下行气管探查术,术中见气管2~5气管环裂开,左侧甲状腺表面搏动性出血点,立即予缝合裂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9例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结果 本组治愈64例,好转17例,发生肺部感染8例,死亡5例.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精心的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可大大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因昏迷、呼吸道梗阻、呼吸不畅、痰多且粘稠、严重缺氧等原因,需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后气体失去正常呼吸道黏膜加温、滤过、湿化等作用,又因频繁吸痰使气道黏膜和纤毛运动受损导致气道干燥,痰液干涸,呼吸道粘稠分泌物增多,咳嗽及排痰机制障碍而影响通气功能,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叫。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管内给药与传统方法相比有利于呼吸道湿化,稀释痰液,降低呼吸道感染率。2005-01~2007—06我科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管内给药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吸痰技术(tracheostomy suction)指对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患者实施的涵盖支气管卫生学管理、机械通气和机械吸引气管内分泌物的综合技术,是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组织有效供氧的重要手段[1].气管切开人工气道建立后,由于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和过滤作用的消失,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可能干燥、黏稠,甚至黏附在人工气道内径表面,使患者对呼吸道分泌物清除能力下降[2-4].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吸痰是气管切开术后的重要护理措施,而导管的反复插入,容易刺激气道黏膜而产生出血、溃疡,使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等并发症和临床风险增加.不必要的吸痰可增加风险发生的几率,但若不及时吸痰,则可发生痰液堵塞,会使肺通气量降低,影响通气效果[5-7].尤其对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咳嗽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呼吸道阻塞和肺内感染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较高[8].同时,由于人工气道直接开口于颈部环状软骨下,气道长期处于开放状态,增加了气道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机及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重型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5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加强病室环境管理、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规范气管套管的护理,强化吸痰无菌操作技术。认为重型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采取合理治疗和护理,加强营养疗法及心理支持,能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感染率,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西藏是高海拔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急剧缺氧导致的特发病和常见病,对于气管炎症、外伤、异物、肿瘤等未及时有效治疗导致死亡率比低海拔此类患者死亡率高。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等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措施,气管切开术后可改善呼吸通畅。但由于患者本身存在严重的疾病,机体抵抗力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又增加了手术创面,导致呼吸系统感染、痰液梗阻、出血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急危重患者呼吸不畅所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1],在耳鼻喉科行气管切开或造瘘置管又是喉部肿瘤手术治疗术开放气道保证有效通气的必要治疗手段.对此类患者的气道护理的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除加强气道湿化、促进自主排痰外,有效吸痰是保证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通畅最有效的方法之-[2].采用不同的吸痰方法,吸痰效果及对患者身心影响差异明显.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种适合经套管气管内吸痰的新方法,与传统吸痰法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交流气管切开术在急、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体会。方法 分析281例急、危重患者抢救中施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结果 281例急、危重患者经气管切开等抢救成功269例,成功率95.73%。结论 及时果断的气管切开可提高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昏迷患者的吸痰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07/2007—07我科共收治重度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昏迷患者35例,吸痰护理敏果较好,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及其危象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重症肌无力(MG)及其危象的观察,达到更好治疗及护理病人的目的。【方法】对45例MG病人的治疗护理及5例MG危象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抢救经过进行总结。【结果】45例MG患者痊愈出院。而5例MG危象患者,1例自动出院,4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病情逐渐好转,最后痊愈出院。【结论】对MG患者,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而对MG危象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14例毒蛇咬伤致呼吸困难患者及时进行气管切开并配合其它措施进行抢救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及早进行气管切开术,抢救成功13例,死亡1例。及时行气管切开术,改善呼吸功能是抢救毒蛇咬伤致呼吸困难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胡伊  李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87-4487
经皮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安全、快速、简便的手术方法,仅在气管切开部位切开皮肤2~3cm,使用特殊器械扩开气管便可置入适当大小气管切开管,熟练者可在2~3min内完成,非常适合急救、迅速开放气道患者,为这类患者抢救提供了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重型破伤风患者多因膈肌及呼吸肌群痉挛致窒息。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型破伤风的重要措施,做好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感染科自1990-2003年,采用气管切开术抢救重型破伤风50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操作,在神经外科重症颅脑疾患救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用方法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术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并发症少、愈合疤痕小、便于护理等优点,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1].术后有效的病情观察和气道护理,对重症颅脑疾患的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9-07-2010-02我院共实施该项手术3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