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突发性聋的研究进展——病因、病理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是指单耳或双耳不明原因的突发听力下降,诊断标准为数小时至3天内,纯音测听检查至少连续三个频率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大于或等于30dB[1]。SHL可以伴有眩晕和耳鸣,眩晕多伴发于高频听力有严重损失患者。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案甚多,尚未统一。本文对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会(AAO-HNSF)于2012年3月初发布的SHL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解读,并对国内突发性聋的诊疗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或sudden hearingloss,SHL)简称突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全世界发病率约为每年5~20/10万。德国学者Chen等报告,当地小儿突聋的发病率为1/10 000。Teranishi等统计了近30年日本突聋  相似文献   

4.
耳科学     
突发性聋的临床实践指南目标人群: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是一种严重的症状,人们急迫的希望医师能治愈此疾病。此指南为SHL的诊断、治疗及随访提供了有据可循的指导建议。指南主要针对成人(>18周岁)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  相似文献   

5.
<正>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 SD)为在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 B[1]的耳鼻咽喉科临床急症。近年SD发病率日渐增高且更趋年轻化,但关于妊娠期突发性聋的病例文献报道较少[2]。在临床中,为了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常有孕妇拒绝药物治疗。考虑药物治疗SD时对胎儿潜在的影响,因此寻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急症之一,是指突然发生的,即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出现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大部分(85%~90%)突发性聋患者病因不明,称之为特发性突聋(idiopathic sudden hearing loss,ISHL),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变态反应、自身免疫、代谢紊乱及内耳压力变化等有关:少部分(约10%~15%)突发性聋患者病因明确,与感染、外伤或药物中毒有关。突发性聋发病率为每年5~10/10万,约30%~60%患者大约在发病后2周不需任何治疗可以自然恢复,但还有许多患者虽然得到精心治疗,效果却不满意。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聋(突聋)也称特发性突聋(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ISSNHL),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在3 d内听力急剧下降,是耳科的一种常见急性病。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也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对突聋患者初始期常当作耳科急症处理,大量扩血管剂、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和抗病毒、抗凝及高压氧治疗齐用,  相似文献   

8.
对House耳科临床研究所1989年1月至1993年12月就诊的823例(837耳)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聋(SH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14例同时发生双耳SHL和809例单耳SHL进行比较,以计算机统计处理。结果表明大多数病例为特发性,只有少数能找出病因,如自身免疫性内耳疾病(AIED)、颅内感染等。双耳SHL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3.9岁,高于单耳SHL约10岁(P<0.01),心血管系统疾病患病率为35.7%,是单耳SHL(12.7%)的3倍,提示血管性疾病是双耳SHL的病因之一。双耳SHL的抗核抗体液度阳性率为57.l%,高于单耳SHL的19.3%…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师对原因不明的、急性起病的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研究的关注,关于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症状与特点、临床诊断及听力学特征、病因病理、临床治疗及预后的报道愈多.本文就以上述文献报道内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指南对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loss,SHL)的诊断、治疗以及患者的随访提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导建议,主要针对年满18岁以上、患突发感音神经性聋(suddea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成年患者。快速诊断和及时干预可加快SSNHL患者的听力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指南适用于从事诊断和治疗突聋患者的医师。宗旨本指南旨在为诊断患突发性聋患者、尤其是从事诊治SSNHL患者的医师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指导建议。本指南首先建议,在首诊时必须有效地将SSNHL和其它原因导致的SHL区分开来,必须加强诊断的准确性、确保及时的干预、力争治疗的一致性、减少不必要的检验和影像学检查,改善患者听力和康复效果。结果本指南强烈建议:①医师应对突聋患者是否患感音神经性聋还是传导性聋加以区分;②医师应对特发性感音神经性突聋(id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loss,ISSNHL)患者讲解该疾病的自然进程、医疗干预疗效、潜在风险以及现有治疗疗效的局限性;③医师还应向听力恢复不全的患者介绍关于助听器、辅听技术以及其它康复装置可能产生的效果。本指南建议医师应对可能为突发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进行评估,其内容应包括:①是否为双侧SHL,是否为复发SHL以及是否发现神经病学病灶;②听力学检查在三个连续的频率有30dB的听力损失,并且病史和体检未发现病因的患者可诊断为ISSNHL;③可通过磁共振图像、听性脑干反应或听力学检测的随访,来判断ISSNHL患者是否有蜗后病变;④当ISSNHL的患者在初期治疗后,尚未彻底恢复时,应予鼓室内激素注射;⑤在确诊为ISSNHL后6个月内应复查听力。本指南也给出了另一种治疗方案,即:①可将皮质类固醇类激素作为特发性感音神经性突聋初始治疗方案;②在确诊特发性感音神经性突聋后三个月内进行高压氧气治疗。本指南不建议医师将抗病毒药物、溶栓药物、血管扩张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或抗氧化剂作为特发性感音神经性突聋患者的常规处方。本指南不建议用计算机电子断层扫描(CT)对头部和大脑扫描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作为对疑诊为特发性感音神经性突聋患者初期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De Kleyn于1944年首次报道了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它是耳科学的常见急症,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d以内,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多发生于单侧,少数人双侧发病[1]。美国的指南定义为突然发病(一般在3 d),在相连的3个频率超过30 dB听力损失[2]。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1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性耳鸣为原因不明的特发性疾病,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1998年6月~2003年6月我科在耳鸣耳聋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神经性耳鸣诊断标准[1]的164例患者,运用中西药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瞬间或至长不超过48小时,耳聋即达高峰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聋.目前突聋的病因西医多认为是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患、血管受损及膜迷路破裂等.突聋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BYL报道突聋(SNHL)的发生率为每年10万人口中有5~20人患病,约有1/3 患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聋.早期及时治疗是治愈突聋的关键.现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突聋近况总结如下:一、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4.
面肌痉挛是耳神经外科常见病,病因不明[1],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的反复性阵发性不自主无痛性抽搐,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为半面痉挛,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4:5.面肌痉挛伴有听神经症状者被称为面、听神经血管袢压迫综合征,相关文献报道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又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或暴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表现以单侧耳听力瞬间或数小时内突然下降为主,可伴有耳鸣、眩晕、耳堵塞感、恶心、呕吐等〔1〕,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药物治疗是SD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但因仅对循环系统有作用,疗效不理想,现今临床常辅以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2〕。本文回顾  相似文献   

16.
正突发性耳聋(sdden hearing loss,SHL)是指临床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近年来,突发性耳聋患者有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较以前下  相似文献   

17.
软骨部分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廓假性囊肿又名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病因不明,可能与机械损伤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因囊肿内表面富有纤维素而非上皮细胞而与真性囊肿相区别[1].近5年来,我科应用软骨部分切除术治疗6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EGB)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缓慢进展的可侵犯全身骨骼的溶骨性病,在单发病灶中以颅骨最多见,其中又以额骨居多,其次为顶骨和枕骨。颞骨嗜酸性肉芽肿发病年龄多在1~4岁,男女发病率约为2∶1,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明确,颞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上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黄斑缺损是指黄斑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是最严重影响中心视力的眼底先天异常,病因不明,临床较少见.近期我院诊断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主因自幼双眼视物不清,于2011年12月16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20.
获得性气管食管瘘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食管瘘是临床上少见而难治之症,文献报道较少,常见原因是创伤、甲状腺和食管的恶性肿瘤或原因不明[1~3],其次是医源性损伤.我科自1995年8月~2006年7月共收治气管食管瘘患者1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