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国坤 《智慧健康》2023,(13):15-18
目的 研究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5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段在本院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均进行临床生化指标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TP、Alb、A/G、PAB指标均低于对照组,Glo指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LT、AST、ADA、GLDH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常规指标只有淋巴细胞数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胆碱酯酶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能够明显呈现病毒性肝病患者区别于健康成年人的个别指标,帮助病毒性肝病早期以及潜在症状患者接受体检时及时诊断出疾病,从而在医生的评估判断下接受对症治疗,减缓肝病恶化,增加痊愈概率,对于提高病毒性肝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病毒性肝炎的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建立评估模型,为临床检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选择7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采集其血清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检查,分析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的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白蛋白、肝功能白球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慢性乙肝患者的这两项指标明显高于慢性丙肝炎患者,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可准确诊断出病毒性肝炎,且操作简便、快速,值得在临床检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研究对象常规生化指标(TP、GLO、ALB、A/G)及新生化指标(PA、ADA及LAP)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病毒性肝病组与对照组常规生化指标(TP、GLO、ALB、A/G)及新生化指标(PA、ADA及L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史,P〈0.05。结论: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具有快速、操作简单、准确率较高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探究应用。  相似文献   

4.
罗澄庸 《医疗装备》2018,(12):16-17
目的探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保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肝汤。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保肝汤治疗能有效提高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各项血清生化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肝功能检验的肝炎肝功能患者118例作为实验组,抽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另选取11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也在相同条件下抽取静脉血进行肝功能检测。然后对比肝硬化患者与健康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及不同分级肝硬化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及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在总胆汁酸水平方面,实验组则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ChildA、B、C级肝功能检验结果表明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和血清胆固醇下降显著,其中A级下降程度最轻,C级下降程度最高。结论:在临床中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验,其检验结果可以有效帮助医生熟悉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及具体病情发展情况,为后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常规生活检验项目。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调查者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及生化检查,对比两组调查者的检测结果,分析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肝炎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血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肝炎组TBIL、ALT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升高,ALB及A/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ALB与A/G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检查病毒性肝炎,具有较高的检出能力,并且操作简单、检测迅速,经济性高,可依据临床比较、分析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完成检测血糖工作使用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19年6月~2020年3月中挑选共计150例患者资料,将其抽取的两份血液样本作为标本,常规组接受常规生化仪(西门子1800全自动生化仪)检验法,实验组接受快速血糖仪(罗氏活力血糖仪)检验法。分析技术应用差异,检测时间、血糖检验水平、检验指标情况、检测人员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标本检测时间相比较常规组更短,同时就检验各项指标对比实验组与常规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中治疗前、治疗后时检测的血糖检测水平(空腹、餐后2h)和常规组相较无差异性,P>0.05。实验组所述检验人员对操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检测血糖时使用快速血糖仪(罗氏活力血糖仪)、常规生化仪(西门子1800全自动生化仪)检验其所得血糖指数不会有明显影响,还能缩短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病为肝脏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若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发生进一步恶化,导致诸多不良后果的发生.目前对病毒性肝病的生化检验指标主要包括有常规指标如:TP、ALB、GLO、A/G等,还有一些新的指标如PA、ADA、LAP等.以上指标在病毒性肝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出于对病毒性肝病常规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回顾分析的目的,对常规指标和新指标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进行了具体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体检中心75例健康标本(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间)实施研究,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中心就诊脂肪肝患者75例(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间)实施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生化检验,对比两组在常规生化检验后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检验指标ALB、CHE、CHO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准确率为97.33%与对照组检查准确率100.00%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诊断中应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整体的准确率较高,操作简单便捷,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验方式,对于疾病判断价值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肝功能生化检验在肝炎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自2020年1—6月来普宁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10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统计两组总胆汁酸(TBA)、血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胆固醇(CHO)等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并对观察组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分为不同亚组,统计各亚组患者的四种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结果观察组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HE、ALB、CH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级亚组患者TBA水平明显高于A、B级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级亚组患者CHE、ALB、CHO水平明显低于A、B级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明显异于健康人群,且随病情进展加重出现相应改变,可以作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3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验,比较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白蛋白(ALB)、总蛋白(TP)以及胆碱酯酶(CHE)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主要生化检验项目指标数值与健康体检人员差异较大,通过对肝脏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检查,可作为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指标,对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心理状况.结果:经个性化护理后,实验组各项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得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组患者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脏疾病患者应用生化免疫检查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共150例分为实验组,选择同期150例行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实验人员均接受生化免疫检查,检查项目包括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尿素、肌酐等指标,比较两组受检人员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两组受检人员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尿素、肌酐等指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早期使用生化免疫检查能为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的66例肝硬化诊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6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生化分析仪对131例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ALT、AST、γ-GT、DBIL、TBIL、ALP、HA、LN、PC-Ⅲ、IV-C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P、CHE、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为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利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100例健康志愿者和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健康和肝病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研究对象50例。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当中血清中的GGT、ALP、ALT、FT3以及FT4含量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而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TBA含量上没有发生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患者在血清的检验指标上是会出现与正常健康人群的明显差异,变化比较大,在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可以以此作为确诊的依据,对于临床的诊断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肾脏生化检验的200例慢性肾炎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肾脏生化检验采取常规检验法,观察组肾脏生化检验采取分级检验法,比较两组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两组上述指标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C反应蛋白水平和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级检验法可有效提高肾脏各项生化检验指标的阳性检出率,有利于提升慢性肾炎经肾脏生化检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在检验肝功能的4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外采用参与体检的4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抽取观察组和对照组展起空腹静脉血5 mL,并且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检测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胆固醇、白蛋白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在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53例作研究组,同期选取5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生化检验、常规检验,并比较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生化检验、常规检验阳性率差异,并就两组受检者的生化检验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生化检验法对糖尿病患者的检验阳性率96.23%高于常规检验法的84.91%(c2=3.975,P=0.046);对照组:采取不同检验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基本相当,且2组采取生化检验或者常规检验时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2=90.804、74.354,P=0.000);②研究组空腹血浆葡萄糖、1h血浆葡萄糖、2h血浆葡萄糖水平高于对照组(t=20.865、11.178、18.286,P=0.000)。结论: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法优于常规检验法,诊断准确率较高,以经生化检验可通过观察1h血浆葡萄糖指标差异,准确鉴别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者,应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化免疫检验法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免疫检验,观察组采取生化免疫检验,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另选取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的生化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组,肌酐、尿素、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化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免疫检验法可提高肾脏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准确反映患者的肾脏损伤程度及免疫情况,为肾脏疾病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探讨糖尿病诊断中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2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再选取我院同时期参加体检的健康人员52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人员分别进行血脂检验,测定相应的指标含量,并进行相应的对比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内血脂含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TG、TC等检验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两组人员的检验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对患者进行血脂检验,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确切、及时的诊断与治疗,血脂检验可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