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景波 《中国保健》2007,15(18):46-47
目的观察分析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方法43例(45眼)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囊样水肿,23例(24眼)球后注射TA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20例(21眼)单纯视网膜激光光凝,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眼视力、黄斑囊样水肿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水肿减退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可促进黄斑水肿的吸收和视力改善,且安全、方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对45例45眼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球后注射曲安奈德20mg后2周行黄斑部C形格栅样激光光凝,对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水肿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厚度与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曲安奈德球后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可促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吸收及视力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斑水肿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8眼黄斑水肿患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15眼,视网膜静脉阻塞12例12眼,白内障术后1例1眼,采用球后注射曲安奈德20mg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后1~12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晶体、眼底改变及荧光血管造影.结果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黄斑水肿减轻,缩短疗程;均未出现白内障、眼内炎、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能有效保护视功能,减轻视网膜水肿,缩短病程,能使中心视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应用氩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68例(68眼),分析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变化。结果6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48眼(占7l%);不变15眼(占22%);下降5眼(占7%);FFA对比观察有效54眼(占80%);好转11眼(占16%);无效3眼(占4%)。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能减少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新生血管,并能促使黄斑水肿消退,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善视功能,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冉文瑛 《现代保健》2012,(7):134-135
目的探讨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37例(43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采用氩绿激光(波长为532nm)进行治疗,观察激光前后视力变化,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患者黄斑水肿的变化情况。结果43眼中有22眼(占51.16%)视力提高2行以上。17眼(39.53%)视力保持稳定,4眼(9.30%)视力下降。黄斑水肿19例消退,22例部分消退,不变或加重2例。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激光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杨海燕 《现代保健》2012,(22):32-33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10年7月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50例(50眼)患者,采用曲安奈德4mg玻璃体内注射,1周后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水肿的改善情况。结果:入选的50例60眼)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视力(0.10±0.08),术后1、3个月矫正视力分别为(0.22±0.15)和(0.29±0.17),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黄斑水肿明显消退或减轻(P〈0.01)。未见眼内感染、视网膜脱落、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f生黄斑水肿可以安全有效地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动静脉鞘膜切开术(arteriovenous sheathotomy)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视网膜动静脉鞘膜切开术、中药、西药等治疗方法,观察患者视力、眼底彩照、眼底荧光造影(FFA)、视网膜电图(ERG)等变化。结果实验组(Ⅰ组)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2组,Ⅲ组,视力提高、静脉渗漏改善、静脉充盈时间缩短、黄斑水肿明显减退优于前2组。I、II组患者视网膜无灌注区无明显改善,III组患者视网膜无灌注区有4例患者部分改善,未发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动静脉鞘膜切开术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药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在治疗黄斑囊样水肿中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联合治疗25例(25眼),对照组为单纯玻璃体腔注射TA24例(26眼),4mg/0.1ml。联合组玻璃体腔注射后1周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后2周,4周,8周分别行视力、眼压、眼底、OCT等检查,3月行FFA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黄斑囊样水肿均明显减轻,视力多数提高,4周后联合组80%黄斑水肿完全消失,视力提高较对照组明显,45%单纯玻腔注药者水肿复发,视力下降。8周后联合治疗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20只眼(80.0%),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4只眼(16.0%),视力降低患者1只眼(4.0%);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9只眼(34.6%),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12只眼(46.2%),视力降低患者5只眼(19.2%),与单纯注射组比较,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能有效的减轻黄斑水肿,延缓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黄瑾 《中国校医》2020,34(4):296-297,316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眼底激光疗法,而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联合眼底激光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和中央黄斑厚度。结果治疗1个月,2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和中央黄斑厚度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0.42±0.03)、(224.07±50.81)μm,更优于对照组的(0.33±0.02)、(370.45±54.36)μm;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0.41±0.04)和中央黄斑厚度(212.73±54.86)μm,仍然优于对照组的(0.30±0.02)、(380.94±56.32)μm;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的视力及黄斑水肿情况。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一种眼底病变,常导致视力严重受损。我们从2005年3月-2008年1月采用激光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视网膜静脉阻塞60例60眼。分为治疗组(32眼)与对照组(28眼)。年龄3l~82岁,平均(67±6·2)岁。男性26例(43·3%),女性34例(56·7%)。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9例(31·7%),视网膜半侧主干静脉阻塞2例(3·3%),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34例(56·7%),黄斑分支静脉阻塞6例(8·3%)。排除鼻侧视网膜静脉阻塞,排除合并黄斑前膜病例。2方法(1)治疗组于初诊时即于患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昆明积大制药生产)20mg。用5号针头注射,注射后压迫5min。1~2个月后部分重复注射1次,治疗组32眼中23眼2次注射。(2)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激光方式与参数。治疗组弥漫性黄斑水肿者采用C型格栅光凝,光斑直径100~200μm,曝光时间0·1s,功率产生一级光斑。距中心凹大于500μm,间隔1个光斑以上。对于全视网膜光凝与象限性播散光凝采用光斑大小:200~500μm,曝光时间:300ms,输出功率: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24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4眼),所有患者均确诊。对其实施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治疗后随访4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log MAR平均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优于治疗前,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眼部或全身并发症。结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黄斑区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捕(OCT)检查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的研究结果,并对其所得罔像进行分析。方法现对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100例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黄斑区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100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中:FFA有异常表现者占71%,未见异常者占29%。OCT图像显示视网膜水肿占82%,正常黄斑结构占18%。结论与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相比较,OCT能更直观地显示黄斑的形态结构及组织病理变化,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以及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非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方式治疗,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更好(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非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曲安奈德(TA)与雷珠单抗(LU)分别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科室收治的68例(80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偶数作为观察组(42只眼),奇数作为对照组(38只眼),每组34例。观察组进行玻璃体腔注射TA(4.0mg/0.1mL),对照组注射LU(0.5mg/0.05mL),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1、2、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结果第1周两组BCV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第2周、第1、2、3、6个月BCVA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t=2.501、2.921、2.337、2.531、2.764,P〈0.05);第1、2、3、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CMT程度明显减轻(t=-2.883、-2.457、-2.918、-2.35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与雷珠单抗药物治疗比较,可以改善患者眼球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情况,是临床上有效的改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内外屏障的破坏导致液体积聚黄斑水肿是引起视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眼底检查和荧光素血管造影可以观察到黄斑水肿和血管渗漏,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 Thickness Analyzer,RTA)是一种激光扫描的可以快速无创获得后极部视网膜的厚度信息的仪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药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在治疗黄斑囊样水肿中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联合治疗25例(25眼),对照组为单纯玻璃体腔注射TA24例(26眼),4mg/0.1ml。联合组玻璃体腔注射后1周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后2周,4周,8周分别行视力、眼压、眼底、OCT等检查,3月行FFA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黄斑囊样水肿均明显减轻,视力多数提高,4周后联合组80%黄斑水肿完全消失,视力提高较对照组明显,45%单纯玻腔注药者水肿复发,视力下降。8周后联合治疗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20只眼(80.0%),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4只眼(16.0%),视力降低患者1只眼(4.0%);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9只眼(34.6%),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12只眼(46.2%),视力降低患者5只眼(19.2%),与单纯注射组比较,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能有效的减轻黄斑水肿,延缓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张益民 《现代保健》2011,(19):161-162
目的评价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葛根素治疗组39眼和复方丹参对照组34眼,应用2疗程,观察视力变化并行统计分析。结果葛根素治疗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组,治疗后最后视力比较差异显著(P〈0.05)。前者较后者视力进步明显。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335例(398眼)黄斑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对其病变部位的发病因素,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特征,激光治疗机理及预后加以讨论。在临床观察中,以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最多见(简称中浆),其次见于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简称中渗),老年性黄斑变性,挫伤性黄斑部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囊样水肿,黄斑缺损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影响河北怀来地区老年人视力的主要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河北怀来县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行眼科常规查体,对矫正视力低于1.0的患者行直接、间接检眼镜检查、视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找出病因。结果共有2960人(5920眼)参与检查,其中白内障4410眼(74.50%),老年性黄斑变性(AMD)1440眼(24.32%),青光眼252眼(4.25%),单纯性视神经萎缩133眼(2.25%),眼底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146眼(2.47%)。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是白内障、AMD、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及眼底视网膜病变。结论老年人眼部疾病明显增多,加强宣传眼病防治知识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马艳波  王洁 《中国校医》2014,28(5):376-378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2种给药方式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治疗作用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医院2011—2012年在黑龙江省医院检查确诊并治疗RVO—ME患者72例72眼纳入研究,其中,男39例39眼,女33例33眼,年龄40~71岁。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3、6个月进行BCVA、非接触眼压、裂隙灯、间接眼底镜检查,OCT检查测量黄斑厚度。结果玻璃体腔注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Tenon下注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2种给药方式治疗RVO—ME均有疗效,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