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在治疗深Ⅱ度烧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rhEGF),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90%、100%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7%)(P<0.05).结论 rhEGF有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作用,并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加纳米银敷料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3月Ⅱ度烧伤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对照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其他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生成情况。结果治疗组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深Ⅱ度烧伤患者的瘢痕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8,P<0.05);治疗组外用rhEGF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EGF加纳米银敷料治疗Ⅱ度烧伤能加快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对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是否粘连创面、换药次数、有无疼痛、疤痕轻重的影响。方法:将58例深Ⅱ度烧伤患儿按照烧伤部位、烧伤范围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中急性体液渗出期后选择清得佳凝胶填充创面,外敷优拓和拧干的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安舒妥薄膜封闭固定;对照组应患儿家属要求按常规方法治疗,外敷1%聚维酮碘和紫草油无菌纱布,外层根据创面大小覆盖4~10层无菌纱布后绷带包扎,直至创面愈合。对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是否粘连创面、有无疼痛、疤痕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不粘连创面、换药次数少、疼痛率低、瘢痕增生轻,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可缩短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疼痛及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rb-bFGF联合纳米银敷料在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解放军159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80例小儿深Ⅱ度烧伤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换药治疗,实验组给予rb-bFGF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分别统计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第7天、14天及21天),细菌检出阳性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rb-bFGF联合纳米银敷料应用能促进创面愈合,实验组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1),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抑菌效果与对照组相当(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b-bFGF联合纳米银敷料在小儿非功能部位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梁晶  曹高忠  林才 《海峡药学》2008,20(10):104-105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创面,然后用1%磺胺嘧啶银霜外敷,采用半暴露疗法或包扎疗法,每天换药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 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1日1次,2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率.结果 治疗组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21.5±4.8d)短于对照组(23.3±6.4d),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率(96.3±6.2%)高于对照组(91.3±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治疗组为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改善愈合质量,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时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优质护理组开展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创面换药时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药物应用率;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烧伤创面愈合情况和患者出院时间。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 <0.05;优质护理组创面换药时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药物应用率比对照组低,P <0.05;优质护理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比对照组低,P<0.05。优质护理组烧伤创面愈合情况和患者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时可有效减轻疼痛及不良情绪,减少止痛药使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有助于加速烧伤创面愈合,加快出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银离子抗菌敷料在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在60例Ⅱ度烧伤患者身上分别选取2处面积相当的创面.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软膏;试验组使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平均换药次数,并对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用药后第7、14天创面愈合率增高,换药次数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磺胺嘧啶银相比,银离子抗菌敷料在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方面,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换药次数,抑菌效果与磺胺嘧啶银相当,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Ⅱ度烧伤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富林蜜凝胶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49例Ⅱ度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袁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采用富林蜜凝胶治疗,对照组创面外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治疗,每天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4h内疼痛和渗出液消失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富林蜜凝胶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丝蛋白创面敷料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8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用丝蛋白创面敷料覆盖,B组)及对照组(用灭菌凡士林纱布覆盖,A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边缘炎性反应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创面愈合时间短、疼痛程度评分低(P<0.01);两组炎性反应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丝蛋白创面敷料能明显促进Ⅱ度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房国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06-307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应用于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50例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清创后分别以康复新液和碘伏湿敷,观察患者主观感受、创面渗液、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康复新液能减轻患者换药疼痛,减少创面渗液,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烧伤止痛膏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4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创面选用烧伤止痛膏纱布敷料包扎治疗,对照组选用凡士林油纱布包扎治疗,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创面总体疼痛感觉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7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5.39±22.86)%和(41.06±23.10)%,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0.03±2.38)d和(12.54±2.30)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创面换药27例患者感轻微疼痛,VAS评分为≤3分;对照组30例创面换药时感到明显疼痛,VAS评分3~6分(P〈0.01)。试验组未见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烧伤止痛膏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安全有效,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2.
洪武  李少峰  淦作柳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12-113,138
目的:探讨小儿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7月以来收治的68例Ⅱ度烧伤患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贝复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凡士林纱布换药治疗,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乳膏纱布换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舒适度提高、创面渗出减少,细菌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实验室检测指标与药物不存在明显相关。结论贝复济联合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凡士林纱布治疗小儿Ⅱ度烧伤,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患儿舒适度,减少创面渗出,抑菌效果与磺胺嘧啶银乳膏相当,且治疗期间患儿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苏肤凝胶在烧烫伤换药中的效果。方法:患者均为Ⅱ度烧烫伤及深Ⅱ度烧烫伤所导致的创面共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使用为生理盐水消毒伤口后再在伤口上涂抹苏肤凝胶(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进行伤口换药,对照组使用为生理盐水消毒伤口后再在伤口上涂抹磺胺嘧啶银进行伤口换药,观察并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伤口换药后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伤口疼痛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伤口换药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苏肤应用于Ⅱ度烧烫伤及深Ⅱ度烧烫伤创面的换药中,有较好的促进创面修复作用,止痛效果好,清除余热快,可为创面提供生理湿润环境,减少瘢痕形成等功效,能有效缩短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爱康肤银离子敷料对小儿浅Ⅱ°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0例浅Ⅱ°烧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用爱康肤银离子敷料,对照组用1%磺胺嘧啶银霜换药治疗。分别记录统计两组患儿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愈合率、病程早期渗出量,两组患儿创面敷料或换药每天更换一次,并进行创面细菌培养。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语对照组(P<0.01);用药后3、7d观察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程早期渗出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浅Ⅱ°度烧伤创面应用爱康肤银离子敷料,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比较水胶敷料与凡士林纱布应用于浅Ⅱ度烧伤的效果,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符合标准的烧伤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水胶敷料外敷,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外敷,比较2组的愈合时间及换药时疼痛程度。2组在愈合时间及换药时疼痛程度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换药时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浅Ⅱ度烧伤中,水胶敷料较凡士林纱布更能明显减少患者的愈合时间,减轻换药时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评价烧伤创面用药"五黄1号"治疗Ⅱ度烧伤的作用,并与SD-Ag霜和紫草油进行比较研究.方法Ⅱ度烧伤住院患者按随机区组对照研究分为"五黄1号"组、SD-Ag霜组和紫草油组.各组在年龄、性别分布、烧伤原因分布、烧伤面积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创面治疗分别用制剂"五黄1号"、1%SD-Ag冷霜和紫草油,包扎疗法;视创面渗出和疼痛及发热等情况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烧伤脓毒症表现,过敏、毒性和局部刺激性疼痛等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五黄1号"组创面愈合显著快于其他两组(P<0.01),愈合质量较好,尤其深Ⅱ度创面,换药较少.面积较大时脓毒症发生率较低.未发现毒性反应和过敏表现.局部刺激性疼痛表现轻微.结论 "五黄1号"治疗Ⅱ度烧伤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好;患者疼痛轻微;减少临床医师工作量和医用材料消耗;其剂型和组分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哲伟  苏开新  陈军  姚建  李辉 《天津医药》2014,(12):1213-1215
目的 研究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创面外敷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躯干及四肢Ⅱ度烧伤患者68例,年龄1~65岁,烧伤面积5%~62%总身体表面积(TBSA),将每例患者的其中一处深Ⅱ度创面平均划分为A、B 2个部分(治疗组和对照组),确保其创面深度一致。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制成富含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组用富含血小板血浆凝胶敷于创面,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霜治疗。比较2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更换最内层药用纱布的次数、换药次数、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同时监测患者在研究期间实验室检测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6.5±3.1)d vs(19.5±3.8)d],第14、17天治疗组愈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2周内外敷料渗湿纱布层数[(20.6±1.7)层vs(23.3±5.9)层]、炎性反应发生率(7.4%vs19.1%)、平均换药次数[(7.2±1.1)次vs(9.2±1.4)次]、内层纱布更换次数[(2.3±0.6)次vs(5.3±1.3)次]均低于对照组。2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PRP创面外敷,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换药次数,促进创面愈合。采用PRP可安全可靠地治疗深Ⅱ度烧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80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涂于创面,对照组(40例)用磺胺嘧啶银涂于创面,观察2组的止痛效果、创面炎症控制、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药后创面炎症控制方面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换药次数,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在止痛效果、减轻瘢痕发生率方面优于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银在预防、控制创面感染,加快深度烧伤创面愈合等方面优于湿润烧伤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成年女性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各60例,进行随机、双盲、同体试验;每例患者选择一块浅Ⅱ度或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其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作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伤后3 d起,治疗组采用含rhEGF的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观察中期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情况及Ⅱ度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结果:对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的7 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18±13.36)%vs.(58.97±10.39)%,P<0.01],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9.92±2.48)d vs.(12.07±3.05)d,P<0.01]。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的14 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93±22.02)%vs.(62.26±19.25)%,P<0.01],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7.12±3.69)d vs.(21.06±3.87)d,P<0.01],瘢痕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8.12±1.47)vs.(9.79±1.85),P<0.01]。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外用rhEGF能显著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童登武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509-1510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随机选择同一患者两处深度相同、部位相应的创面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组常规清创后用rhEGF局部均匀喷湿创面,再以2%银锌霜剂外涂创面,敷料覆盖包扎,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对照组仅用2%银锌霜制外涂创面,敷料覆盖包扎,每日换药1次.结果 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细菌检出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EGF能有效促进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临床效果明显,应用安全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