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2-01/2014-1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的患者止血时间2.4 d±0.3 d,术后半年随访观察并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无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护理后vs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33.6分±3.6分vs 56.9分±8.1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34.6分±3.6分vs 57.6分±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的重症监护与治疗经验。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7月医院共收治了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患者17例,落实病情监护、严格的采样质量管理,落实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治疗护理,根据血糖、血钠增高程度进行分型,不同类型安排不同的治疗计划,不同的治疗护理对策,落实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患者意识恢复时间(24.3±6.5)h,APCHEⅡ评分15分时间(4.2±1.5)d,渗透压正常时间(51.4±15.1)h,ICU停留时间(12.2±3.8)d。死亡率43.8%(7/16)。出现脑水肿4例、多发器官衰竭5例、心律失常11例、呼吸衰竭3例、消化道出血1例、谵妄8例、医院感染4例。结论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死亡率极高,护理重点在于密切的病情监护以调整治疗护理对策,提高补液、血糖与电解质管理质量,重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体会。方法选急诊科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为对象。结果急诊治疗之后,干预组1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组2 (P0.05)。结论急诊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且急诊治疗患者的恢复神智情况,恢复肢体运动以及控制血糖水平上效果取决于急诊技术的高低以及患者患病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病情重,变化大,不利于抢救和护理。在接诊患者后,要遵开放医嘱静脉通路,根据患者实际补充血容量和有效循环血量,合理应用药物进行有效的止血,合理应用胰岛素进行小剂量静脉滴注,达到紧急救治的目的。同时,患者病情稳定后,要做好患者的舒适、体位和两便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做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胰岛素应用护理,做好口腔感染和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做好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工作,使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的重症监护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1—6月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抢救以及护理,分析结果。结果在24例受试者中,2例受试者由于大面积脑梗死病情危急,家属同意放弃救治,出院。2例合并急性心梗者死亡。剩余20例受试者经过规范化护理以及全面抢救,血糖降低至正常标准。神志清晰原有高渗状态得以纠正。结论对于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来讲,接诊后应当做好临床急救工作,尽早开展静脉输液有效扩容。同时是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做好患者病情观察以及临床护理,其也为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综合征 ,病情危急 ,症状隐匿 ,本文对 1992年 5月~ 2 0 0 1年 5月急诊及住院的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 2 7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出血组2 7例 ,男 15例 ,女 12例 ,年龄 6 5~ 86岁 ,平均 71岁。出现呕血 17例 ,黑便和隐血阳性 2 7例 ,出血发生于急诊 11例 ,发生于住院期间 16例。非出血组 (单纯随机抽样 ) 2 6例 ,男 12例 ,女 14例 ,年龄 6 7~85岁 ,平均 72岁。 2组年龄、性别构成无显著差别。均符合诊断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酮症性高血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具有可比性的2组各40例非酮症性高血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急救治疗措施,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个体化整体护理措施,治疗结束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33例患者治愈,7例患者死亡,治愈率为82.50%,病死率为17.50%;研究组39例患者治愈,仅有1例患者死亡,治愈率为97.50%,病死率为2.50%,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结论对于非酮症性高血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必须采取积极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及时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治愈率水平,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简称高渗性昏迷(HHNC),病情危重,病死率可达40%。2003-04/2004-12我们共抢救HHNC病人11例,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抢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2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患者进行抢救,在纠正电解质紊乱、降低血糖、抗休克、预防并发症出现等方面实施不同的护理要点,保证适时抢救,合理用药。并进行心理护理与卫生宣教。结果通过护理20例浅昏迷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护理是抢救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研究内镜止血联合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01/2014-12 206例内镜止血治疗的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中依据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含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10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应用常规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观察组患者治疗中给予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对比两组患者呕血、黑便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输血量与再次出血的基本情况,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症状持续时间:观察组呕血、黑便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1.12 d±0.38 d vs 3.47 d±0.53 d,3.22d±0.46 d vs 5.35 d±1.11 d,7.17 d±1.32 d vs 10.57 d±1.79 d,440.30 mL±86.65 mL vs764.50 mL±125.36 mL)(P0.05);(2)止血情况:观察组止血时间、止血后再次出血、转开腹手术率低于对照组(1.62 h±0.69 h vs3.49 h±1.03 h,3.88%vs 13.59%,0.97%vs5.83%)(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更好的缩短患者的呕血、黑便持续时间,并且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同时,对降低再出血也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DM)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DM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本症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可达40%,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必要;但因为病情复杂,极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最佳时机。本文通过对DM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规律的临床观察,以期对高渗性非酮症DM昏迷的病情及早期诊断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高血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临床上可出现血糖升高 ,以往曾有HFRS合并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报道 ,但对于单纯血糖升高的临床意义 ,目前缺乏探讨。2 0 0 0年 1月 1日~ 12月 31日 ,我院共收治HFRS患者 2 90例 ,其中出现血糖升高 6 2例 ,均未出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HFRS诊断符合 1986年全国HFRS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并经血清抗HV IgM检测证实。其中 ,出现HFRS合并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病例 ,既往为糖尿病患者 ,不在本统计之列。共确定 2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过对神经外科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患者采取早期预见性护理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60例,均为该科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早期预见性护理,将两组血糖下降速度、症状控制时间、昏迷指数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血糖下降速度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酮体转阴、意识转清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昏迷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神经外科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患者,重视在早期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稳定血糖水平,缩短症状控制时间,降低昏迷程度,具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不同补液方法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共30例,其中15例采用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补液抢救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静脉输入低渗盐水同时加用胃肠道补纯水方法补液抢救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生化指标变化、病情缓解、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抢救治疗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有效缩短苏醒时间、渗透压正常时间及休克纠正时间,同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结论对于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患者采用静脉联合胃肠道双补液方法进行抢救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静脉补液,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神经外科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神经外科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停止使用利尿剂和脱水剂,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补液,补液方式分为3种,分别实施静脉补液、胃管注射补液、胰岛素小剂量静脉滴注,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该次研究中18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2~22 d内恢复清醒,4例患者死亡。结论针对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的神经外科护理,需要在治疗早期加强病情判断,结合患者情况及时开展补液治疗,在此基础上配合各项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清醒,同时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高渗性非糖尿病酮症昏迷在临床上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急性代谢并发症。其合并横纹肌溶解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漏诊,近年因较高的病死率而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本文通过介绍收治的1例高渗性非糖尿病酮症昏迷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横纹肌溶解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4年收治的47例HND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护理经验及要点。结果该组患者中,7 d内苏醒41例,7~14 d内苏醒3例,18 d苏醒1例。结论对于应用大剂量脱水剂及合并糖尿病者,应加强病情判断,及时补充液体,纠正脱水。  相似文献   

18.
莫祖玲 《内科》2011,6(3):288-289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严重脱水、无明显酮症、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障碍或昏迷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病死率高达40%,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合并症。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既往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糖尿病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HFRS并发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作卿  韩夏 《山东医药》1996,36(8):41-42
HFRS并发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50021)张作卿,韩夏HFRS并发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DC)病死率高达40%以上,主要见于重症HFRS患者的少尿期、移行阶段和多尿早期,多为中、老年人,患者多无糖尿病史。1机理和诱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合并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研究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该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55例神经外科合并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自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均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该次探究中,28例患者在2~3 d苏醒,23例患者在7 d内苏醒,因颅脑损伤病情严重,3例患者在7~14 d苏醒,1例患者在18 d苏醒。结论若神经外科患者合并糖尿病、应用大剂量脱水剂,应对患者病情判断进行加强,为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及时补充液体并有效纠正患者脱水状态,加强患者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治疗成功率有效提升,可避免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对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清醒存在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