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7月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生命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均升高,血小板分布宽度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对脑血栓患者运用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本研究根据入选标准,选择在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运用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59例。瑞舒伐他汀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0 mg/次,l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0 mg/次,l次/d,口服;两组均连续给药21 d。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TC、TG、LDL-C、HDL-C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TC、TG、LDL-C、HDL-C分别为(4.06±0.35)、(1.59±0.93)、(2.37±0.24)、(1.53±0.24)、(4.53±0.28)、(1.84±0.26)、(2.69±0.26)、(1.36±0.27)mmol/L,与治疗前的(6.61±0.83)、(2.73±0.65)、(4.12±0.33)、(1.36±0.66)、(6.63±0.82)、(2.74±0.57)、(4.13±0.34)、(1.37±0.68)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瑞舒伐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6.61%,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的8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实践过程中,与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的调脂效果更好,临床整体治疗效果更佳,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理想选择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于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于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9%,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比其他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好,降低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TIA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G、TC、PT、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G(1.03±0.42)mmol/L、TC(4.81±0.98)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65±0.49)mmol/L、(5.62±1.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无须干预自行缓解。结论 TIA患者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降低其血脂水平,抑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5例,随机分为单药组37例和联合组3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单药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和银杏叶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单药组的70.2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可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王艳玲 《中国校医》2018,32(7):513-514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方法 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接收的104例脑血栓患者,按不同药物治疗分研究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研究组以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凝血功能。结果 研究组活化部分的凝血活酶用时(APTT)为(20.19±4.48)s,对照组为(27.25±4.5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疗效率为76.92%,低于研究组(96.15%,P<0.05);对照组全血粘度为(4.12±0.11)mPa·s,对照组为(4.70±0.19)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对脑血栓实施联合治疗,总体疗效高,凝血功能可得以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以随机分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实验组(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9%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8%比较差异显著(P 0.05);实验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晚期血流速度峰值、6分钟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0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均优于对照组(LVEDD:(43.9±2.01) mm vs (48.6±1.56)mm,P<0.05;LVEF:(48.3%±7.6%) vs (43.1%±6.6%),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LP-PLA2)水平的影响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ACI患者43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淤、改善脑循环及脑细胞代谢以及降低颅内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d,共2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LP-PLA2为(38.45±5.21)ng/ml、常规治疗组为(37.96±5.54)ng/ml、对照组为(16.33±2.25)ng/ml,阿托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489、16.269,均P0.05)。常规治疗组第3、7、14天LP-PLA2分别为(37.36±4.54)、(36.38±3.52)、(18.37±3.73)ng/ml,阿托伐他汀组分别为(26.38±3.71)、(17.65±3.17)、(5.39±2.21)n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02、18.352、13.960,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第7、14天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别为(4.9±1.5)、(4.9±1.2)分,阿托伐他汀组分别为(3.1±1.5)、(2.9±0.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89、7.194,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并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3.4±1.4)分,Batherel指数为(60.7±12.4)分,优于对照组的(5.8±2.1)分和(51.5±10.8)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能力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以曲美他嗪。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以及血浆脑钠肽(Brain natluretic petide,BNP)水平。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BNP[(51.96±5.81)%、(42.31±5.28)mm、(230.07±6.78)pg/ml]优于对照组[(44.25±4.72)%、(47.26±7.14)mm、(256.14±8.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利于促进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降低BN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7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hs-CRP、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阿托伐他汀组:(4.3 ±0.4) mmol/L比(5.6±0.8) mmol/L、(2.2±0.5) mmol/L比(2.8±0.8) mmol/L、(2.6±0.3)mmol/L比(3.2±0.6) mmol/L、(18.4±2.2) mg/L比(24.3±2.6) mg/L、(39.8±6.4)%比(34.6±6.2)%;瑞舒伐他汀组:(3.6t0.6) mmol/L比(5.4±1.2) mmol/L、(1.8±0.4) mmol/L比(2.6±0.6) mmol/L、(1.9±0.4) mmol/L比(3.4±0.8) mmol/L、(12.4±2.6) mg/L比(22.8±2.4) mg/L、(44.6±5.2)%比(32.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均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阿托伐他汀组[(2.1±0.8)次比(4.2±1.4)次],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95.7%(67/70)比81.4% (5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以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且瑞舒伐他汀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对脑血栓患者中采取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73例研究组、73例常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脑血栓患者血脂指标、C-反应蛋白(CRP)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脑血栓患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B(apoB)及CRP含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研究组脑血栓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血栓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强化调脂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促炎和抗炎失衡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抗炎和稳定斑块的机制.方法 检测82例ACS患者、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2例对照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10水平.将41例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 mg/d)及强化治疗组(阿托伐他汀40 mg/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脂、hs-CRP及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ACS患者hs-CRP水平[(11.10±14.30)mg/L]明显高于SAP患者[(2.47±2.72)mg/L]和对照者[(2,34±4.22)mg/L],P均<0.05;ACS患者IL-10水平[(3.94±1.91)ng/L]明显低于SAP患者[(6.31±4.26)ng/L]和对照者[(7.76±2.82)ng/L],P均<0.05.强化治疗组与标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强化治疗作用更强(P<0.05).结论 ACS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但IL-10水平明显降低,提示机体斑块不稳定与促炎和抗炎失衡有关.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明显降低hs-CRP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示其稳定斑块的作用可能与改善促炎和抗炎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张辉 《中国校医》2020,34(2):141-142
目的 探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2例,采取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同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PC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高切黏度(WBLSV)和血浆黏度(P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PCV、HBV、WBLSV和PV变化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治疗后FIB、D-D与APTT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PT(16.13±2.03)s高于对照组(12.68±2.97)s;观察组临床效果(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P<0.05)。结论 治疗脑血栓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以及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动脉硬化程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56例和瑞舒伐他汀组144例。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两组血脂指标;分别对两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斑块积分;分别检测两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计算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患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分别为(6.48±1.86)%、(6.51±1.93)%;治疗后分别为(8.26±1.70)%、(8.58±1.9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动脉硬化程度及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效果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确诊为UA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观察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硝酸甘油停减情况及血脂变化,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减少硝酸酯类与降低血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柴陷丹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4例CHD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柴陷丹参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hree acyl glycerin,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及HDL-C水平分别为(61.36±6.14)%、(2.36±0.74)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53.69±5.87)%、(1.67±0.63)mmol/L,LVESV、LVEDV、TC、TG、LDL-C水平分别为(106.32±10.25)、(151.32±11.36)ml/m2、(5.12±0.46)、(1.62±0.30)、(2.12±0.63)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19.65±11.74)、(167.25±12.63)ml/m2、(6.01±0.42)、(2.07±0.32)、(2.97±0.7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柴陷丹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D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20mg/d。共治疗观察4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第2周及第4周进行实验室检查和不良事件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性良好,抗炎、调脂、抗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