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提高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质量的结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行V-EEG监测癫痫患者160例按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前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行专项护理控制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方法。对两组癫痫患者监测成功率、伪差报告发生率、睡眠剥夺率、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V-EEG监测成功率(97.50%)高于对照组(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伪差报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睡眠剥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电极松动与导联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EEG监测电线损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疹和外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8.75%)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可有效提高癫痫患者V-EEG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6例胃穿孔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各48例,观察2组患者的消化道生活质量评分(GIQLI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IQL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胃穿孔手术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食管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焦虑、抑郁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整体情况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有益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行开放性手术的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腹胀、便秘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组腹胀、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QO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SDS、S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腰椎骨折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腹胀、便秘情况,有助于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杨荣  李丹  曹珊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583-584,60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房颤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干预组(n=30)及对照组(n=30),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2 d、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进行评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房颤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房颤治疗疗效,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身心康复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心理康复、疾病预后和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改善疾病预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联合流程优化护理在静脉肾盂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300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风险管理联合流程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VAS、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查完成率、检查成功率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联合流程优化护理可有效缓解静脉肾盂造影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疼痛,提高检查完成率、检查成功率及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降低神经外科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异位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置管异位情况、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置管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接受PICC置管期间,对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置管异位,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其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循证护理干预用于支气管哮喘护理的可行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哮喘治疗评估问卷(ATAQ)得分、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得分。结果护理后干预组哮喘病情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后焦虑症状较护理前改善,且干预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EORTC QLQ-C30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循证护理干预对哮喘病情的控制具有促进作用,能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集束化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集束化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撤机成功率、气管切开率、患者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血气指标及护理质量。结果:集束化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气管切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区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及文书书写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负性情绪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为拓宽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明显低于对照组(t=5.463,6.038,P0.05);呕吐持续时间、腹胀持续时间、进食恢复时间、胃瘫综合征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6.450,7.935,8.883,6.736,P0.05);病人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χ=4.114,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负性情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1日~2019年8月31日8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观察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d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5 d CRP和W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中,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免疫功能水平,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将80例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F-12生活量表,两组护理干预后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压力管理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改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法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本院心内科住院部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8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压力管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西雅图心绞痛自评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受压力管理干预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受常规护理干预后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程度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等5个维度的SA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受压力管理干预后5个维度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受常规护理干预后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管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操作的15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CRBSI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CRBSI持续时间。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RBSI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BSI持续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CVC置管患者中,可显著降低CRBSI发生率,促进机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KAP(信息-知识-观念-行为)模式护理干预对双胎妊娠妇女分娩结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双胎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孕妇均接受常规健康产检及健康教育,其中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孕妇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KAP模式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记录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顺产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顺产率为74.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9%,且顺产妇产后2h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KAP模式护理能有效减轻双胎妊娠妇女的负性情绪,这对于提高临床顺产率及产妇产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语言交流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CCU)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于本院CCU病房住院的92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护理过程中的交流以语言交流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语言交流护理,包括仪表管理、表情交流、辅助工具运用、身体姿势及手势交流等。采用护理满意度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生活质量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36,SF-36),分别对2组患者满意度、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护理干预后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CU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运用非语言交流,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焦虑、忧郁的心理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足下垂的预防作用。方法纳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预防足下垂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足下垂发生情况(干预有效率)及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FMA下肢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足下垂的发生,为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中重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急诊收治住院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67例、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系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自制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QOLI-74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QOLI-74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GQOLI-74量表得分、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中重度烧伤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改善病人睡眠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14年1月—6月256例重症监护室病人(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其内容包括睡眠健康知识培训、环境的管理、规范医疗护理操作行为、病理生理因素干预、积极心理学干预;对2013年6月—12月240例重症监护室病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估病人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病人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有效改善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状况,真正促进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主动预防重症监护室病人睡眠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