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匹多莫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炎性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石桥医院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儿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匹多莫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和基础组(氯雷他定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同时期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P0.05);用药前两组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15 d后联合组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用药后两组IL-4、IL-5水平均下降,TNF-α、IL-12均上升,且联合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用药前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可有效提高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与T淋巴细胞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选取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应用舌下粉尘螨滴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0例。常规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比较两组通气功能指标、血清炎症介质含量。结果:治疗6、12个月,实验组PEF、FVC、FEV1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实验组IL-2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IL-33、IL-17、IL-5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应用舌下粉尘螨滴剂联合氯雷他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改善通气功能,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服孟鲁司特与鼻用布地奈德联合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患儿118例,按照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随机分为3组,口服孟鲁司特联合鼻内吸入布地奈德鼻喷剂为A组共40例;口服氯雷他定联合鼻内吸入布地奈德鼻喷剂为B组共38例;口服孟鲁司特及氯雷他定为C组共40例。疗程均为8w,分别在第4w和第16w(结束治疗的第4w)对变异性鼻炎的喷嚏、流涕、鼻堵、鼻痒等4项临床症状以评分形式进行评估。结果经治疗后3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比较,在第4w评估时,A、B组临床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无差异(P0.05);在第16w评估时,A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B组和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变异性鼻炎,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且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485-1486
目的研究保儿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经鼻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保儿宁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哮喘的症状变化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鼻炎、哮喘的症状相较于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儿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10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2例采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组53例采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地氯雷他定,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舌下粉尘螨滴剂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确诊为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儿5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分别采用缓慢递增方法(3个月递增期)与常规递增方法(3周递增期)进行舌下脱敏治疗1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结果:在治疗递增期与维持期中,试验组的耐受性、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舌下免疫治疗粉尘螨滴剂缓慢递增的给药方法其耐受性和依从性优于常规递增给药法,可适合于儿童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高敏患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和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维生素D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被确诊为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粉尘螨滴剂治疗,观察组给予粉尘螨滴剂和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对比观察治疗12个月后疗效,临床症状与体征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5、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维生素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显著高于对照组[75.47%(4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及IL-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12及TNF-α水平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和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和提高血清维生素D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道高反应性与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全身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两组患儿进行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其气道高反应性,常规实施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组有气道不良反应者较变应性鼻炎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道高反应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高反应性与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全身不良反应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60例作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布地奈德鼻喷剂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和症状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症状(鼻塞、流涕、喷嚏、鼻痒)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IL-8、IL-10、IL-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IL-8、IL-12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IL-10水平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促进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且对炎症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泛福舒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行吸入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口服泛福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T淋巴细胞、辅助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4~+/CD8~+比例显著降低,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h1、Th1/Th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h2水平显著降低,研究组治疗后Th1、Th2、Th1/Th2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福舒联合吸入布地奈德能显著改善急性期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T淋巴细胞水平,纠正体内免疫细胞失衡,调节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58-3759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26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流涕、喷嚏及鼻痒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IL-4、IL-10较治疗前降低,IFN-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可促进临床症状缓解,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联合电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2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0例,观察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鼻阻力(NAR)、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糖精清除时间)、鼻腔分泌物嗜酸粒细胞(EOS)计数检测结果,以及治疗1年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及NAR、糖精清除时间、鼻腔分泌物EOS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T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NAR、糖精清除时间及鼻腔分泌物EOS计数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两组则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联合电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优于单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糠酸莫米松与氯雷他定联用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耳鼻喉科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19例小儿变应性鼻炎患者,按照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单药糠酸莫米松治疗的59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另外接受糠酸莫米松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的6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小儿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56/60)高于对照组(81.3%,4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62,P<0.05)。观察组喷嚏、鼻塞、流涕、鼻痒等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4/60)低于对照组(15.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95,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调节患儿机体血清学指标,减少不良反应产生,其安全性、有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对儿童大叶性支原体肺炎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接诊的120例大叶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抗炎治疗,观察组患儿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观察组CD4~+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TNF-α、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叶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T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还能减轻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益生菌对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Th17/Treg免疫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ACT、鼻炎症状肺功能、血清细胞因子、Th17/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治疗前,两组C-ACT、鼻炎症状肺功能、血清细胞因子、Th17/Treg细胞百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实施益生菌治疗,患儿肺功能有效得到好转,鼻炎症状得到缓解,Th17/Treg免疫平衡有效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个体化治疗儿童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90例重度变应性鼻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行皮下注射脱敏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展开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完成为期1年的治疗,观察组患儿依从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且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个体化治疗儿童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依从性更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330-3331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氯雷他定联合辛芩颗粒治疗,参考组仅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参考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体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征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治疗前,两组IL-2、IL-4、IL-8及IFN-γ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2、INF-γ水平明显提高,IL-4、IL-8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P>0.05),观察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为过敏性鼻炎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20年5月收治的儿童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炎症介质表达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鼻痒、鼻塞、流涕、喷嚏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4低于对照组,γ干扰素、白介素-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结论:针对儿童季节性变应性鼻炎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氯雷他定治疗,能降低患儿炎症介质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氨肽冻干粉口服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过程中对外周血IgG、IgA、IgM、IgE水平及T细胞亚群影响。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脾氨肽冻干粉口服,对照组患儿仅采取常规治疗。分析患儿治疗效果及对患儿外周血IgG、IgA、IgM、IgE水平及T细胞亚群影响。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IgG、IgA、IgM、IgE水平及T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前后及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IgG、IgA、IgM水平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相比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gE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IgE水平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gE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CD3~+、CD4~+、CD4~+/CD8~+升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升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CD8~+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8~+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8~+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冻干粉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且能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功能,降低IgE水平,调节免疫平衡,利于控制喘息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