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根素与依那普利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其发生首先以微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起点,继而发生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扩展为特征的肾小球硬化,据欧美、日本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占35%。自2003年以来,我们应用静脉滴注葛根素并配合口服依那普利治疗DN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N的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损害,最终导致肾衰竭,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DN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不明,  相似文献   

3.
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性微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DN是ESRD的首位原因(30%~40%),在我国位居第2位。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延缓DN患者的病程进展,延长ESRD出现时间,从而改善DN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硬化的一种肾脏疾病,又称糖尿痫肾小球硬化症。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和精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肾衰竭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据1999年上海市肾脏病登记系统的统计资料,DN约占慢性肾衰竭的14%,既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DN发病机制复杂,早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特征,此期及早采取措施、积极治疗,可延缓或阻止其进入临床蛋白尿期。  相似文献   

6.
利湿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2DM)微血管严重并发症,随着DM的发病率增高,DN也成终末期肾病主要原因,而一旦检出明显蛋白尿时已属DN3期~4期,若不能有效控制,肾功能损坏转快。笔者自2004年6月-2006年6月用中药利湿化瘀法治疗2期、3期DN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我国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DN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足细胞损伤直接参与DN的发病过程,而DN进程中足细胞损伤的机制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美国2009年的数据显示由DM导致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占ESRD需要透析治疗患者的54%。一旦发生DN,其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速度比一般肾脏疾病快14倍之多。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理为临床研究热点。有关DN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变化与氧化应激(OS)关系及舒血宁对其影响的研究国内尚少报道。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不同疗法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的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多数研究表明30%~60%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在欧美,糖尿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病因;国内随着DM患病率每年以0.1%的速度增加,因糖尿病导致的肾衰竭亦逐年增高且已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本病伴有代谢紊乱及常合并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其治疗远较一般肾病复杂。因此,如何控制和治疗DN已成为医学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通过临床分组对照分析的方法,探究治疗DN的有效途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DN早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特征,此期采取措施、积极防治,可延缓或阻止其进入临床蛋白尿期。而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则肾功能损害的速度加快。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蛋白尿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格列齐特、二甲双胍在治疗早期DN方面的疗效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性微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DN是ESRD的首位原因(30%~40%)[1],在我国位居第2位[2]。本科自2005年开始,采用黄葵胶囊联合小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现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糖尿病肾病的炎症发病机制备受关注,而中医认为热邪是DN的重要病因,热邪与DN的炎症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因此,探讨热邪在DN的致病作用及治疗方法极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均是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是目前成人终末期肾病(ESRD)和致盲的重要原因,两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平行性,又存在不平行性。DN和DR可预测彼此的发生、发展,但目前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因此,本文就DN与DR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的炎症机制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性微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DN是ESRD的首位原因(30%~40%),在中国为第二位。DN的机制并不明了,相关推论甚多,有非炎症机制与炎症机制两大类,前者包括代谢紊乱、高血压与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作用,后者主要是炎症系统各成分的异常与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现已成为终末期肾衰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我们认为其发病主要与高血糖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有关,而非炎症性疾病,但实验发现即使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情况下,一部分患者仍进展为终末期肾衰,因此推测可能有其他因素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炎症反应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炎症反应重要介质-TLRs( Toll-Like receptors)家族成员尤其是 TLR4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危害微血管病变最大的疾病之一,更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糖尿病患者病死率的27%~31%,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原因。 DN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血栓素增多、血小板功能亢进、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血液高凝、血流变明显异常,这与祖国医学血瘀证相互吻合。所以活血化瘀是治疗糖尿病肾病重要的治疗原则,而且目前以活血化瘀通络类中药为主的药物在 DN 的治疗中已得到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而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性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DN是ESRD的首位原因,在我国为第2位。DN的发病机制并不明了,RAS与一氧化氮异常便是其中一条重要机制。Apel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调节肽,具有调节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水盐代谢平衡、介导免疫反应及参与肥胖、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就Apelin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P-选择素、内皮细胞-巨噬细胞黏附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DM)是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终末期肾衰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近40%的透析患者是DN。DN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仍然是一大难题。肾脏是典型的微血管器官,DN是DM微血管并发症与重要死因。DN基本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堆积、基底膜增厚与肾小球硬化,单核/巨噬细胞在肾组织广泛浸润是DN进展的组织学特点。新近观点认为,DM是一种慢性炎症,P-选择素及其介导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黏附在DN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