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脑血栓患者的特点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智 《吉林医学》2008,29(24):2421-2421
脑血栓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在治疗护理期间,应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和早日康复可起到良好的效果。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恐惧心理、悲观心理、厌倦心理、变异心理、焦虑心理。现将护理措施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梁玉侠  郑云舫 《吉林医学》2008,29(20):1733-173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并发脑血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老年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并发脑血栓病人积极做好抢救工作,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脑血栓护理。结果:28例老年病人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均康复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并发脑血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们为了探讨对血栓和栓塞性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了口服蚓激酶胶囊并静点低分子右旋糖研治疗IOO例脑血栓病人,现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工.互病例选择。治疗组10o例,为口服蚓激酶胶囊并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研2周脑血栓的病人。对照组1()0例,为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前、维脑路通和胞二磷胆碱2周的脑血栓病人。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相似。(临床诊断依据均按1995年全国神经内科学会所定统一标准)。l·2治疗方法。两组病人治疗方法同上所述。2结果疗效标准均依据1995年全国神经内科学会所定统一标准,疗效及化验指标见表…  相似文献   

4.
郭春霞 《大家健康》2016,(12):240-240
目的:观察白血病病人进行化疗时的心理状态,分析在白血病病人进行化疗时实施心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进行白血病化疗的白血病病人138例,所有病人按照随机数表,一组分为干预护理组,一组分为传统护理组,两组病人均包含69例。138例病人在进行化疗时均需观察研究病人的心理状态,传统护理组69例病人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护理组69例病人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实施护理措施一段时间后,对病人发放心理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分析调查数据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在护理干预后的调查问卷数据对比方面,干预护理组69例病人中,6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抑郁,5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焦虑,2例病人对护理过程较为反感,整体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好心理状态为18.84%;而传统护理组69例病人中,12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紧张,8例病人在人在化疗过程中表现较为焦虑,4例病人对护理过程较为反感,整体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好心理状态为34.78%;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对传统常规护理而言,分析白血病病人在化疗时出现的不良好心理状态,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以避免白血病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好心理状态影响化疗过程,其具有良好的护理临床效果,所以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存在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意外患者因病后遗留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从而产生自卑,烦恼孤独,绝望等心理状态的改变,对疾病的康复影响较大,而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从1995年6月~1996年6月我们对36例瘫痪病人恢复期进行了心理状态分析,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获得了一定效果。1;临床资料选择1995年6月一1996年6月住院患者中经Ch证实为脑血管意外的36例,男22例,女14例,35一85岁,平均60岁,住院时间回一5个月,其中脑出血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梗塞16例,脑血栓7例。2不良心理状态的分析通过对36例瘫痪病人的护理观察,归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早期康复治疗中对脑血栓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的急性脑血栓患者70例,研究对这些脑血栓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结果:针对全部患者的行为方式以及心理状态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快了患者病情恢复的态度。结论:在早期康复的过程中,针对患者的目前状况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7.
周婧  李妮 《福州总医院学报》2005,12(6):431-431,421
健康的含义既包括躯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内临床得到较大的发展,也成为临床护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心理护理是临床护士在对“有病的人”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所进行的互动交流。护士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影响和改变着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50例年轻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将其“隔离”治疗所引起的3种不同心理状态:①自疑自卑、焦虑急燥;②病人角色难以适应;③孤独寂寞、悲观失望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结论针对3种不同心理状态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和临床护理,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很快得到康复。结果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尤其是在传染科护理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低能量He┐Ne激光治疗脑血栓100例分析(摘要)吕翠荣毛永芹1996~1997年,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能量He-Ne激光治疗脑血栓病人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0例病人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41~72岁。全部病人均...  相似文献   

10.
2002年8月-2003年1月,我们采取护理程序对13例脑血栓病人实施了整体护理,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归纳总结如下。本组病人13例,均经CT检查确诊为脑血栓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38-68岁,平均49岁;原有高血压病史9例,糖尿病史4例,发病至入院时间3-28小时,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脑血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80例脑血栓病人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实验组选择优质护理。结果经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参考组高,且患者住院时间也要比参考组短。结论对于脑血栓病人选择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成效,促进身体康复,改善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期间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0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并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加强心理护理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0例,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320例,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期间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加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科从1993年3月至1999年3月,共收治60岁以上患脑血管病病人125例,体会到此类病人如能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使病人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不同程度的康复,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我国关于老年人界限划分,60~89岁为老年期[1],本文共收集125例老年脑血管病人,其中60~64岁年龄组,男52例,女5例;;65~69年龄组,男19例,女3例;;70岁以上年龄组,男36例,女10例。脑血栓99例,占79.2%;;脑出血12例,占9.6%;;脑栓塞14例,占11.2%;;82%为离退休人员。2心理护理2·1老年脑血管病人共同的心…  相似文献   

14.
恶性血液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活动是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和了解的过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研究患者心理状态与疾病的相互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恶性血液病由于其治疗上的难度及预后较差,因此该类病人往往表现出恐惧、忧郁等情绪,直接影响着治疗和护理的实施。因此,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因人而异地施行心理护理,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更好地落实计划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38例恶性血液病人的临床护理观察,分析各种心理状态、具体安排落实护理措施。1.资料与方法病人38例,均为1995年9月至1996年1月在本科住院病人。其中男22例,女16例。38例中再障4例…  相似文献   

15.
长期卧床病人易产生并发症是临床护理中的最大难点之一。对病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则是充分发挥护理在配合临床治疗中的基本作用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和方法。现就1例卧床3年的鼻咽癌病人元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的心理活动存在于疾病的整个过程,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重症肝病病情复杂且变化大,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临床常见良好的护理工作,积极配合治疗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性格特征在整修病理中有着比较明显正反两面影响。1998年1~12月我们对40例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针对病人各种心理反应,采取以关心病人为主的各种护理措施。让患者以最佳心境接受治疗,促进疾病的恢复,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40例患者中男34例(85%),女6例(15%),年龄21~72岁,平…  相似文献   

17.
张迎利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443-3444
目的:探讨老年性脑血栓的临床护理要点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0例老年性脑血栓患者,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专门护理后,治疗效果良好,未出现致残致死现象,身体各功能状态恢复良好,而且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为优。结论护理人员对老年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致死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对急性心肌梗塞(简称心梗)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良好的心理护理还能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病人早日康复。我们对50例急性心梗患者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根据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历和心理需要,给予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 我科1991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急性心梗病人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岁,经积极治疗和良好的心理护理治愈44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2例。其突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否认、孤独、紧张恐惧、焦虑等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脑血栓患者的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查脑血栓病人在接受整体护理后肢体活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0例脑血栓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早期恢复训练。结果实施整体护理后,两组病人肢体活动能力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整体护理有利于恢复脑血栓病人肢体活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加之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营养膳食的不合理 ,老年人患病率和住院率不断升高。在我院康复门诊收治的病人中 ,有80 %以上的是老年人。通过治疗观察发现 ,对老年患者不仅需要加强对所患疾病的护理 ,而且要重视心理护理 ,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 ,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结合笔者的经验 ,将老年病人的心理及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1 老年病人的常见心理状态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院共收治老年病人 1782例 ,通过与老年病人交流谈心 ,询问病情 ,了解家庭、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 ,了解到老年人患病的心理状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