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比较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表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利用DispaseⅡ酶、胰酶消化,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无血清培养基(DK-SFM)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细胞计数仪计数以及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角蛋白19(K19)和角蛋白10(K1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经快速粘附法筛选的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银屑病组细胞核大、体积不均一;免疫荧光显微镜下K19阳性表达及K10不表达,初步证实分离出的细胞为ESCs。结论成功建立了银屑病ESCs分离、纯化和培养的方法,ESCs可能在银屑病皮损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一种新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的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连接系统,对24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进行研究。结果;在银屑病进展期,EGFR阳性细胞分布于表皮全层包括角质层,在汗腺及毛囊外根鞘上皮细胞也有EGFR的表达;而静止期患者EGFR明显减少,主要分布于颗粒层和棘层,角层阴性。 相似文献
3.
4.
用一种新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的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连接系统(LSAB),对24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进行了研究。结果:在银屑病进展期,EGFR阳性细胞分布于表皮全层包括角质层,在汗腺及毛囊外根鞘上皮细胞也有EGFR的表达;而静止期患者EGFR明显减少,主要分布于颗粒层和棘层,角层阴性。EGFR阳性表达率及阳性细胞密度,进展期患者明显大于静止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GFR在银屑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白疕软膏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5%心得安乳剂建立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观察白疕软膏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皮损中细胞因子IL-2、IL-6、IL-8的水平,观察白疕软膏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皮损中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白疕软膏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组织病理改变有治疗作用。结论:白疕软膏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治疗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对细胞因子的调节而发挥作用。白疕软膏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外用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研究表明表皮Langerhans细胞(Lcs)是一种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其参与同种皮肤排斥反应。如消除移植物内Lcs,可延长异体皮肤存活。本研究系利用ATPase染色,抗人HLA-Dr抗原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萤光及免疫酶标(ABC)染色,观察了人表皮细胞(Ecs)培养中Lcs的密度及形态变化。并通过混合表皮细胞淋巴细胞培养反应(MEcLR),检查了培养前后Ecs的免疫刺激能力。发现在Ecs培养过程中,存于Ecs内的Lcs培养3天即显著减少同时明显变形;7天后Lcs减少达90%以上;培养14天或更长时间Ecs内Lcs基本消失。在培养新生的Ecs内自始未发现Lcs。培养7天后的Ecs及新生Ecs在MEcLR 中失去刺激异体淋巴细胞转化的能力。这些结果表明通过Ec体外培养可以消除Ecs内携带Ⅰ级抗原的Lcs,提示本培养系统培养的同种人Ecs如用于异体移植,其存活的时间可能延长。 相似文献
9.
研究脂多糖在建立内毒素感染细胞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从大肠杆菌中制备LPS ,经凝胶色谱纯化 ,用纯化的LPS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 ,建立内毒素感染的细胞模型。方法 :收集培养的大肠杆菌 ,洗去菌毛 ,冻干研磨成菌粉 ,经沸水浴提取 ,蛋白酶K消化 ,制成初提物。再用SephadexG -75色谱柱洗脱 ,收集纯化的组分。将纯化的LPS ,稀释成不同的浓度加入长有巨噬细胞的培养板中 ,刺激一定的时间后 ,收集上清液。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的TNF -α含量。结果 :纯化的LPS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扫描 ,呈单一吸收峰 ,并能被鲎试剂特异检出。用2.5μg/ml和5μg/mlLPS诱导巨噬细胞 ,24h后 ,培养上清液中的TNF -α含量分别为(8.13±1.25)pg/ml和(7.50±4.51)pg/ml(x±sn=4)。结论 :本法制备的LPS纯度较高 ,对鲎试剂高度敏感 ,有较好的内毒素活性 ,能满足建立内毒素感染的细胞模型的需要。该法简便、快速、适合实验室小量制备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诱导的慢性炎性反应性皮肤病,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分别发挥着主导作用,炎性反应细胞浸润皮肤并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启动及加重银屑病皮损的发生。趋化因子是一大类具有控制炎性反应细胞定向迁移的细胞因子,多种趋化因子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CCL17及CCL27在T淋巴细胞归巢至皮肤的过程中发挥作用;CCL2、CXCL8等参与了角质细胞增生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此外,CCL2、CX3CR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银屑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青叶霜外用治疗银屑病皮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青叶霜外用对银屑病皮损微观结构的影响,以青叶霜外涂小鼠尾部,18d后观察各组小鼠尾部表皮颗粒细胞数的变化。结果:青叶霜组小鼠尾部表皮颗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单纯霜组。提示该药能改善银屑病皮损的病理形态,并使其向正常转化。 相似文献
12.
复方银屑颗粒治疗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方银屑颗粒对小鼠银屑病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灌服给予复方银屑颗粒后,观察药物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以及鼠尾鳞片表皮颗粒细胞数的变化。结果:复方银屑颗粒能明显降低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鼠尾表皮颗粒细胞形成。结论:复方银屑颗粒对小鼠银屑病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在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上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尤其是对分子免疫学基础的认识不断深入,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靶向干预制剂———新型生物制剂。它们主要分为两类:抗细胞因子治疗和抗T细胞治疗,且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及银屑病型关节炎患者。虽然,生物制剂的短期疗效尚令人满意,但它们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水胺硫磷对人皮肤表皮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高效有机磷农药水胺硫磷对人皮肤表皮细胞膜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浸泡式培养的人皮肤表皮细胞为生物材料 ,以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 (L DH)为指标 ,检测在不同染毒浓度条件下漏入培养基中的 L DH活性 ,并同时检测培养基中碱性磷酸酶 (AL P)的活性。结果 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 ,培养基中 L DH活性降低 ,与阳性及阴性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显著 (P<0 .0 5或 P<0 .0 1)。各组培养基中的 AL P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水胺硫磷对人皮肤表皮细胞无直接刺激损害 ,但对人皮肤表皮细胞中的 L DH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提示水胺硫磷和其它大部分已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一样 ,可经完整的皮肤进入机体 ,在未发生皮肤损害时就可造成机体中毒 ,因此劳动防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银屑1号对HaCaT细胞的总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用银屑1号的含药血清体外干预HaCaT细胞株,采用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检测,筛查中药复方银屑1号影响HaCaT细胞增殖有关的差异性代谢物.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中药复方银屑1号组的代谢物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对羟基苯乙酸、胆固醇、脱氧次黄苷含量降低,而甘油磷酸胆碱、碘化酪氨酸、7-去氢胆固醇、醛固酮含量增高.结论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代谢组学研究可显示中药复方银屑1号对HaCaT细胞的代谢表型影响及作用靶点,为银屑1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机理研究提供代谢水平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兔角膜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表皮生长因子是细胞生长因子之一。应用本室自制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加入培养的兔角膜上皮细胞中,观察对角膜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实验组比未加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对照组的上皮细胞数目明显增加。本文提出了快速、简单、大量培养上皮细胞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凉血解毒中药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凉血解毒中药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以小曩尾部鳞片模型。观察凉血解毒汤(主药:生地黄、紫草、生槐花、大青叶等)和复方青黛丸(主药:青黛、土茯苓、丹参、白芷等)对表皮颗粒层鳞片数的影响。结果:凉血解毒汤能诱导曩尾表皮颗粒细胞的形成。并使颗粒细胞数增加。复方青黛丸的作用则不明显。提示凉血解毒中药对小曩银屑病模型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高,临床上治疗方法繁多,但至今尚无根治的方法。窄谱中波紫外线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较满意,尤其与其他药物或物理疗法合用,不但提高疗效,而且还降低不良反应。加上其克服了传统长波紫外线对皮肤的致癌倾向,并可应用于面部等易感部位和儿童、孕妇等,从而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现对近几年国内外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