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头低倾斜位模拟失重时的心血管效应,观察和比较了16名健康青年被式者分别在平卧和头低位两种体位下、平行秋千摆动诱发运动病易感性的差别及头低位1h期间的反应症状;在实验前、中、后测试了心输出量、心率和血压。结果表明,头低位下的秋千运动病易感性比平卧位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头低位模拟失重状态对前庭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头低位模拟失重对运动病症状、垂直视动眼震(VOKN)及体液重新分配的影响,在头低位-10°的模拟失重状态下,采用大视野的垂直视动刺激,观察18名正常人的运动病症状、VOKN、激素(AVP、VIP、CORT、ALDO)的反应特点。结果表明,头低位-10°状态下的大视野垂直视动刺激可以诱发出明显的运动病症状,头低位-10°的垂直视动刺激比坐位更容易诱发运动病。坐位状态VOKN慢相速度有明显的方向性不对称,敏感组VOKN方向性不对称有显著差异(P<0.05)。头低位-10°时VOKN的不对称现象不明显,向下方向运动的VOKN慢相速度显著增加。分析指出,头低位-10°状态下垂直视动刺激比坐位和秋千刺激的贡献率大。尿中CORT(皮质醇)在秋千和头低位的垂直视动刺激前后有显著性增加。提示:大视野的垂直视动刺激与头低位-10°两种刺激的结合可能成为预测空间运动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倒视与平行秋千诱发运动病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倒视诱发运动病的特点。方法 10名健康国性在间隔为5-7d的不同日期分别进行戴两种倒视镜步行试验和平行秋千摆试验。观察倒视引起民平衡、倒视和平行秋千诱发运动病症状;计算被试者倒视刺激耐力指数(RVTI)和秋千刺激耐力指数(LATI),分别表示倒视和秋诱发运动病易感性。结果 步行倒视试验可引起明显的姿态失平衡和运动病症状,失平衡程度与运动病易感性有相关性。与秋千诱发运动病症状比较,倒视诱发运  相似文献   

4.
磁穴—按摩防治头低位秋千诱发运动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穴和按摩是传统的中医疗法。本实验采用头低位(10°)躺卧1h后平行秋千摆动方法诱发运动病,观察16名年轻被试者用磁穴-按摩防治秋千诱发运动病的效果。每一被试者做两种秋千试验:对照试验和防治试验。采用自身对照、拉丁法排列顺序和双盲法,两次试验间隔5~7天。根据被试者所耐受的秋千摆动时间和运动病症状程度,综合确定个体的运动病稳定性指数(MSSI)。在两种试验中都记录了胃电图和皮肤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磁穴-按摩可明显提高被试者对头低位秋千诱发运动病的稳定性,MSSI平均增加28.3(p<0.01),防治有效率为62.5%。其中,具有中等以上稳定性被试者的防治有效率达71.4%。在运动病症状出现时有胃电幅度增大和皮肤温度降低的趋势,这可作为评价运动病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运动病中某些激素和无机盐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平行秋千前庭刺激和大视野45°/s的垂直视动刺激下,观察了10名男性健康人诱发的运动病症状和刺激前后尿中7种激素:抗利尿激素(AVP)、皮质醇(CORT)、醛固酮(ALDO)、血管活性肠肽(VIP)、甲状腺素T4、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五种无机盐:钾(K)、钠(Na)、钙(Ca)、镁(Mg)、磷(P)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秋千和垂直视动刺激的两种不同刺激方式,在诱发运动病的敏感性程度上有不同的影响。平行秋千诱发的运动病症状严重程度高于垂直视动刺激;在秋千刺激下,8名被试者出现严重程度的(MⅠⅠⅠ)运动病症状;而视动刺激下,7名被试者只有轻度(M1)运动病症状。秋千实验后尿中AVP、CORT有显著性增加(P<0.05)。秋千刺激下,尿中AVP含量增加与运动病症状之间有相关性。在视动刺激下,尿中ALDO、VIP有显著性增加。甲状腺素T4、E、NE和五种无机盐(K,Na,Ca,Mg,P)在秋千或视动刺激下未见显著性改变。结果提示,运动病中内分泌指标的测定对空间运动病的预测和航天员的选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秋千诱发运动病过程中胃电图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体表胃电图和运动病恶心综合症的关系,对32名被试者平行秋千诱发运动病的胃电图进行功率谱分析。20名被试者胃电间期主频则实验前每分钟3次上移至胃运过速;间期主频、胃动过速段功率值的百分比和主频变异系数有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秋千停摆后即刻被度者运动病症状明显,结果表明:胃电图可以用来检测运动病恶心综合症。  相似文献   

7.
倒视诱发运动病及其适应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倒视诱发运动病的敏感性和适应性特点,为从反应敏感性和适应性两方面改进运动病易感性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受试者12名,每人做:①倒视加头动试验:戴倒视镜面对视野做规定的头动,有明显恶心感即终止。在不同的日期重复该试验5次。②平行秋千摆动试验:秋千的摆长6m,摆角45°。出现明显的恶心感即终止。秋千试验在倒视头动系列试验前、后一周各做1次。根据头动套数、摆动时间和症状分值,分别计算两种运动病的敏感性指数(MSSI)。结果①倒视运动病发生率为83.3%。主要症状为头晕和恶心综合征。②在重复倒视头动试验中的MSSI均值逐次增加,有明显的适应效应。③倒视试验后秋千试验的MSSI值比前一次的值有所提高,表现出适应性由倒视刺激向秋千刺激的转移现象。④倒视加头动与平行秋千诱发运动病敏感性比较,两者有明显的一致性;而运动病的敏感性与适应性之间无明显一致。结论倒视诱发运动病敏感性与基础的秋千运动病敏感性基本一致。人体对重复倒视刺激有明显的适应效应,并有一定的可转移性。倒视加头动刺激方法简便易行,是检测个体运动病敏感性和适应性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脉图方法观察2.5h头低位15°倾斜期间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为了解航天员航天初期心血管功能的动态变化,用脉图方法观察了19名被试者在2.5h头低位15°倾斜期间的心血管功能。结果表明,HDT期间心血管指标变化可分为现时期:急性反应期和反应期。  相似文献   

9.
新药ST93—1抗运动病效果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新药ST93-1对正常人前庭-植物神经反应的影响,比较ST93-1与东莨菪碱的抗运动病效果。方法15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平行秋千摆动(摆长6m,摆角45°,频率0.22Hz)刺激下诱发出运动病。运动病症状严重程度用Graybiel运动病症状数字评分法评定;测定心率、皮肤温度。采用自身对照、双盲和安慰剂技术,以3-拉丁方排列顺序服药。在试验前30min分别口服ST93-12mg,东莨菪碱1mg和乳糖(安慰剂)。二次服药间隔7天~10天。结果ST93-1的保护率80%,比东莨菪碱保护率高(73.3%);从秋千摆动刺激的耐受时间和运动病症状分值看,新药ST93-1、东莨菪碱与安慰剂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ST93-1的副作用比东莨菪碱少。ST93-1对体温没有明显影响,对心率有调节作用。结论新药ST93-1是一种副作用小、有效的抗运动病药。  相似文献   

10.
24h头低位卧床对心血管功能及立位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24h头低位卧床对心血管系统功能和头高位倾斜心血管反应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男性学员6名,年龄22~23岁,进行了24h头低位卧床实验,卧床期间用阻法测量了心脏泵血功能指标,并观测了卧床前后头高位倾斜时的心血管反应和卧床期间尿量的变化。结果 在卧床期间受试者心率较卧床前(立位)显著减慢,第6、12、18h的心率较卧床开始时(0h)显著降低。SV和SI在卧床0、6、12和24h较卧床前显著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