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iemens Sonata 1.5T MR扫描仪的T_1WI、T_2WI及SWI等序列对34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所见为参照标准,将SWI图像与常规MRI图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4例脑血管畸形患者共41个病灶,包括海绵状血管瘤19例,动-静脉畸形9例,脑静脉畸形6例.SWI图像对脑血管畸形病灶的显示与DSA或手术所见相一致.结论 SWI对脑血管畸形病灶显示清晰、准确.结合其他MR序列可以应用于临床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及影像检查证实的36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行头颅MRI横轴面T1WI、T2WI、SWI扫描。比较各序列对脑血管畸形病灶的检出及表现,评价SWI在脑血管畸形检查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SWI分别检出海绵状血管瘤、发育性静脉畸形和AVM病灶73个、8个、10个,明显高于T1WI和T2WI检出的病灶数,且病灶边界显示更加清晰,发现更多、更小的病灶。在SWI图像上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明显低信号,发育性静脉畸形表现为一条边界清晰低信号影,显示更多细小静脉向引流静脉集中呈星芒状,AVM表现为异常粗大的血管迂曲扩张,呈明显的低信号。结论:SWI对脑血管畸形的检出具有极高的敏感性,能够检出更多、更小病灶,且病灶显示更加清晰,可作为脑血管畸形检查的常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可呈阳性显像MRI的DWI、FLAIR及常规SE序列T2WI的不同特点,并比较分析出这些不同检测方法对诊断急性脑梗死敏感度的高低.方法:对经MR检查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急性脑梗死中DWI序列测出48例,FLAIR序列测出42例,T2WI加权测出40例,其中有5个梗塞灶只在DWI序列测出.DWI序列的47个病灶信号的大小边缘及强弱均较FLAIR及T2WI加权像更为明显.结论:DWI序列能尽早显示病灶并准确诊断急性脑梗死,其灵敏度高于FLAIR、T2WI序列,为临床诊断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蒋春峰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15-15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静脉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脑静脉畸形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T1WI(A组)、T2WI (B组)及SWI序列(C组)和增强T1WI.比较三组对脑静脉畸形的检出率,评价SWI序列较其他常规平扫序列对显示脑静脉畸形的优越性.结果 A组检出病灶6例(27.3%);B组检出病灶8例(36.4%);C组检出脑静脉畸形22例(100.0%),并且清晰地显示所有扩张的髓静脉及粗大的引流静脉,呈特征性“水母头”状.SWI与其他常规MRI序列相比,病灶检出率更高(P<0.01).结论 SWI是能敏感地显示脑静脉畸形的脉冲序列,可以作为MRI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5,(9):1117-111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检查在儿童创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创伤性颅内出血患儿,均采用MR进行SWI与FLAIR序列与常规T1WI、T2WI序列扫描检查,对比分析常规T1WI、T2WI扫描与SWI、FLAIR扫描结果的差异,分析儿童创伤性颅内出血的信号特点。结果 SWI序列检查发现脑实质微出血病灶数明显高于常规MR序列与FLAIR序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LAIR序列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灶数明显多于常规MR与SWI序列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查方法发现的硬膜外出血、脑室内出血病灶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序列检查比常规MR扫描可发现患儿微小出血病灶,FLAIR序列检查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查结果优于常规MR序列,综合利用MR序列扫描检查结果有助于患儿颅内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隐匿性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脑外伤患者24例,均行常规T1WI、T2WI、FLAIR及SWI。结果 24例头部CT平扫、MR平扫T1WI、T2WI、FLAIR像阴性,SWI清楚地显示了脑内微出血灶。结论在隐匿性脑外伤患者中,SWI较常规扫描序列更多的显示微出血状况,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作为隐匿性脑外伤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与MRI常规序列(T1WI、T2WI)的对比研究,探讨3.0T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2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及SWI扫描,分析比较病灶在各序列上的表现特征及检出率。结果 SWI对病灶检出率为100.0%,T2WI检出率为70.5%、T1WI检出率为55.7%。SWI序列对ICA病灶的检出明显优于常规T2WI、T1WI序列,病灶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MRI常规序列SWI在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罗正德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5046-504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有颅脑病变的脑部疾病患者72例,其中脑外伤33例,脑血管畸形11例,脑梗塞17例,脑肿瘤9例,帕金森病2例.行常规T1WI、T2WI、DWI、SWI序列和/或增强T1WI、MRA、PWI、DTI.评价SWI对显示小的出血灶、小的静脉及含铁血黄素、钙化等顺磁性物质的优越性. [结果] SWI在海绵状血管瘤,能鉴别出血与血管,发现更多的小出血灶.在静脉畸形,能够发现更多的细小的静脉向大静脉引流.在脑梗死时,SWI可发现小的出血灶及鉴别皮质层状坏死,在脑肿瘤,SWI显示出小的引流静脉及肿瘤内出血.在脑外伤疾病中,可以发现更多的出血灶及发现CT不能发现的微小出血灶. [结论] SWI是显示低流量血管畸形、小的静脉结构、多发细小的出血以及铁钙沉积十分敏感的新型脉冲序列,可以做为MRI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发病时间进行分期。结果:52例急性脑梗死病例中,超急性期10例,DWI显示新发病灶100%,T1-FLAIR未见显示,T2WI、T2-FLAIR像只有2例部分显示病灶。急性期42例,T1-FLAIR、T2WI、T2-FLAIR及DWI像均能100%显示病灶。在急性期DWI像上较T1-FLAIR、T2WI、T2-FLAIR像上病灶显示更清晰、更直观。结论:DWI技术在急性脑梗死的部位及病程方面较常规MRI优越,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敏感性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HIE的新生儿患者66例并用1.5 T超导型MR扫描仪对所有患儿进行颅脑检查,检查前30 min需进行灌肠或者服用10%水合氯醛将患儿催眠。在常规MRI(DWI、T1WI以及T2WI)横向扫描的基础上加用SWI横向扫描。将MRI与SWI对患儿检出率及病灶范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WI诊断脑出血病灶的数目、病灶范围以及病变部位清晰程度明显优于DWI、T1WI以及T2WI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技术诊断新生儿HIE在检测出血病灶数目及范围方面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上可推荐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不同序列在胰腺检查中的不同特点及合理应用多种技术对胰腺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胰腺疾病行T1WI脂肪抑制序列,T2WI HASTE序列,及3D-VIBE动态增强扫描检查,26例行MRCP检查,21例行CE-MRA腹部血管成像检查。对获得的图像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及不同序列的特点。结果胰腺病变中胰腺癌3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癌2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胰腺单纯囊肿4例。3D-VIBE动态增强扫描及脂肪抑制T1WI对病灶的显示最为清晰、信噪比好,其中又以胰腺实质期病变组织与正常胰腺显示最清晰;MRCP用于显示胰胆管扩张的程度及形态最为直观,本组伴有胰胆管扩张的病例全部得以显示;CE—MRA显示胰腺肿块及胰周血管关系最好,有利于病灶术前评估。结论合理应用多种MR检查技术有利于病灶的检出及术前评估,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人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研究收集了在新生儿监护室内51例临床表现怀疑有颅内出血的患儿进行头颅MK!常规序列(T1WI、T2WI)和SWI序列的扫面。结果51例新生儿中常规MRI检出颅内出血29例,SWI检出41例。其中经swI序列共检出颅内出血病灶96个,常规序列T1WI序列仅检出病灶65个,T2WI序列仅检出病灶47个。结论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中,应用SWI序列检出的阳性率、出血灶数目和大小均优于MRI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出血的影像诊断中,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临床及影像资料对58例面积较大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后续跟踪,对磁共振SWI序列显示梗死后继发出血的患者行CT扫描,并对两者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8例脑梗死患者中,磁共振SWI检查显示10例有出血表现,部分出血信号持续数周,CT检查显示5例有出血表现,3例1d后显示出血表现。结论对于脑梗死后继发出血的影像诊断,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明显优于CT,可及早显示梗死灶内出血及微出血,并可显示不同时期出血。SWI是诊断脑梗死后继发出血的可靠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的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临床确诊弥漫粟粒型脑结核患者的MRI特点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MR检查采用常规轴位SE T1WI和FSE T2WI、T2FLAIR序列,Gd-DTPA增强扫描包括轴位和冠状位、矢状位SE T1WI序列;抗结核治疗后进行MR随访。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结果 MR平扫对早期结节显示不佳,T1WI、T2WI呈等信号结节,增强扫描结节明显强化,分布较均匀,大小相仿,直径1~5mm。经抗结核治疗,早期表现为水肿程度减轻,随后结节缩小、强化程度减弱或消失。将14病例T2FLAIR及T2WI两个序列显示病灶数进行对比,经统计分析显示:T2FLAIR发现病灶数为39.285±11.371,T2WI为35.000±10.648,配对t值为9.523,P=0.000(P〈0.05),两种序列对显示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病灶数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MRI能为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的影像诊断及其疗效观察提供客观形态学依据,其中T2FLAIR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较T2WI敏感、清楚,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5例HIE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MRI常规序列及SWI序列诊断,对比不同序列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及SWI序列中不同病理分级的检出率。结果105例患儿被检出颅内出血37例;SWI序列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高于DW1、T1WI、 T2WI (P <0.05)。SWI对Ⅱ、Ⅲ级颅内出血、静脉血管扩张及颅内出血合并静脉血管扩张的检出率高于Ⅰ级(P <0.05)。结论采用MRI SWI序列诊断HIE可显著提高其病灶检出率,同时对于不同病理分级患者可更精准地诊断出其脑组织损伤程度,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与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核磁共振成像方式对早产儿颅脑损伤的诊断结果,探讨有效诊断早产儿颅脑损伤的核磁共振成像方式。方法对453例早产儿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不同成像方式对颅脑损伤的检出结果。结果 453例早产儿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为颅脑损伤者共287例,占63.35%,其中出血性颅脑损伤132例,缺血性颅脑损伤108例,脑出血合并缺血47例;共检出病灶596个,其中缺血性病灶305个、出血性病灶291个。T1WI、T2WI、DWI检出的早产儿缺血性颅脑损伤病灶数分别为168、128、305个,3种方式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002,P0.05)。T1WI、T2WI、DWI、SWI检出的早产儿颅脑出血性病灶数分别为139、101、216、291个,四种方式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2.981,P0.01)。结论不同的核磁共振成像方式对早产儿颅脑损伤病灶的检出情况有差异,其中DWI对缺血性颅脑损伤的检出率最高,而SWI对出血性颅脑损伤的检出率最高,DWI和SWI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早产儿颅脑损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微出血在磁共振成像不同序列上的影像特点,并评价不同序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187个病灶)微出血病例影像资料.对比DWI和T2*WI、SWI和T2*WI对微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扩散加权成像和T2*WI、SWI和T2*WI对微出血的检出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微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查过程中发现怀疑有微出血的病例,需加扫SWI或T2*WI.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于脑出血以及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以脑出血为诊断结果(患者37例,共50个病灶)以及脑梗死为诊断结果(患者83例,共107个病灶)且均接受DWI以及SWI序列检查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不同序列对两种疾病的检出率及不同组别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相位值(PV)。结果:在常规序列扫描下两种疾病检出率相比,无差异性(P>0.05)。在DWI序列检查下脑梗死病灶检出率高于脑出血,而SWI序列检查下脑出血病灶检出率高于脑梗死(P<0.05)。相较脑出血患者,脑梗死患者病灶周围ADC值较低,PV数值、病灶中心ADC值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的诊断中,以DWI及SWI序列检查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且对两种疾病的检出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9.
MRI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 I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手术前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正常对照组,1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病例均行盆腔、骶尾部MR检查。观察肛门内、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形态,肛门直肠本身发育缺陷以及骶椎、泌尿生殖系统等畸形。结果本组MR显示耻骨直肠肌、括约肌群发育好13例,发育较好3例,发育差3例,T1W I不抑脂序列为显示肛周肌群较好的序列。7例合并骶尾椎畸形,5例合并泌尿系统畸形。结论MR I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从形态上了解盆底肌的发育,并能明确骶骨、椎管、泌尿系统等畸形,在确定手术方式及评价手术疗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及MRI各序列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5例脑梗塞患者共检出病灶52个,其中38个为超急性或急性梗塞。14个为陈旧性病灶。在急性或超急性病灶中,T2WI显示病灶28个,阳性率为73.7%,T1WI仅显示病灶22个,阳性率为57.9%。T2WI不能准确判断病灶的发生时间。DWI显示病灶38个阳性率为100%。14个陈旧性病灶均呈长T1、长T2信号,DWI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结论:DWI技术在急性梗塞的部位以及判断病程方面,较常规MRI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