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维忠  孙兴会 《江西医学检验》2000,18(3):154-155,159
尿蛋白定量测定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1.目前,尿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有,磺基水杨酸比浊法(SSA)、双缩脲比色法、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结合法(CBB)等.SSA法虽操作简便,标本用量少,但准确性和精密度差;双缩脲比色法显色稳定,重复性好,对白球蛋白反应较一致,但灵敏度低,且钨酸钠不能完全沉淀蛋白质:CBB法灵敏度高,显色稳定,但线性范围窄,易粘附比色杯2.氯磺酚S是一种测定稀土离子的试剂3,我们在实验中发现,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4个磺酸基,在酸性条件能够与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形成不溶性染料-蛋白复合物而沉淀,…  相似文献   

2.
测定类风湿因子以前主要用乳胶结合、羊红细胞凝集等方法,现在已发展用RIA、FIA、EUSA、散射比浊等方法,而RIA、FIA 的临床实用性不强,故多采用ELISA 和散射比浊法,在欧洲多选用一种或两者并用。作者将此两法和胶乳结合法作平  相似文献   

3.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的方法虽有多种但各有其缺点.如比浊法灵敏度低,并在高浓度(1g/L 以上)时蛋白沉淀极易聚合不稳定.染料结合法都有与白、球蛋白呈色不一致及比色皿难洗净的缺点。免疫学方法虽灵敏高度、特异性强、但不适用于常规工作.我们配制的高浓双缩脲试剂可直接测定脑脊液中总蛋白,适用于手工及自动分折仪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考马斯兰染料结合法巳用于临床实验室测定原蛋白,最近还实现了自动化测定。在进行比较的所有六种测定尿蛋白的方法中,综合各种因素来考虑,则以考马斯兰法是最好的两种方法之一。作者在试图找出比浊法和染料结合法测定尿蛋白的相关性中,发现蛋白的数值随分析前对尿标本的稀释倍数而不同。在所检查的24份标本中,有16份与稀释呈显著相关。下表总结了六份不同标本的实验结果,并可看出由稀释引起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尿蛋白质的定量测定有比浊法、比色法和染料结合法。近代染料结合技术用于尿和脑脊液中蛋白质测定的常规分析有许多优点。虽然该法测定尿蛋白质的结果高于比浊法,但对这种差别的原因至今未进行过仔细研究。作者借助凝胶过滤对两种方法测定尿蛋白质的结果作了比较。磺基水杨酸(SSA)法是取0.2ml尿与3.0mlSSA溶液(30g/L)混匀,10分钟后,在分光光度计上取660nm波段,比测消光度。考马斯亮兰(CBB)法是,1升试剂中含0.2g考马斯亮兰G-250、0.5g甲基纤维素、0.3mol盐酸及0.3mol醋酸钠。取尿20μl,加此试剂3.0ml,在  相似文献   

6.
尿中微量白蛋白测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尿中微量白蛋白测定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子痫及各种因素所至于致的肾小球损伤都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早期肾损伤监测和追踪重要生化检测指标。本文对放射免疫测定法,免疫比浊法,荧光免疫测定法,酶免疫测定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间接胶乳凝集试验,Micral-Test,激光-荧光法和溴酚蓝染料结合法测定mAlb的基本原理,进展及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常健康小儿在尿中可排出微量蛋白 ,包括白蛋白、糖蛋白、β2 微球蛋白等 ,约一半来自血浆 ,其余为脱落上皮细胞、细菌、腺体分泌物及肾小管分泌的Tamm -Horsfall粘蛋白。正常排泄量约为 30~10 0mg d ,定性检查为阴性 ,当超过 15 0~ 2 0 0mg d ,则为异常[1] 。尿蛋白定量检测方法常用的有比色法、沉淀法、染料结合法及比浊法四类 ,这些方法均需采集 2 4h尿标本 ,充分摇匀后 ,取其中的 3~ 5ml尿液 ,记 2 4h总尿量 ,送检。临床上收集小儿 2 4h尿液标本比较麻烦和困难 ,特别是婴幼儿 ;另一方面 ,尿量增减或浓缩、稀释对测定都有影响。故一…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CSF)总蛋白测定有比浊法、双缩脲法、色素结合法及免疫化学法等,作者指出,比浊法悬液颗粒不均一且不稳定;双缩脲法蛋白种间反应差小,但敏感度低;色素结合法简便、敏感度高,然而蛋白种间有呈色差;免疫学方法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高,能测各种蛋白,但作为常规CSF 总蛋白测定受到限制。作者改良的BPB 丙酮法,补充  相似文献   

9.
尿中微量白蛋白测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中微量白蛋白(mAIb)测定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子痫及各种因素所致的肾小球损伤都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早期肾损伤监测和追踪的重要生化检测指标。本文对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免疫比浊法(IT)、荧光免疫测定法(FIA)、酶免疫测定法(E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间接胶乳凝集试验、Micral—Test、激光──荧光法和溴酚蓝(BPB)染料结合法测定尿mAlb的基本原理、进展及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一些测定蛋白浓度的方法,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缺陷,有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却不高,有的方法灵敏度较高,却又太繁琐,而且抗干扰性都不强。一九七六年以来,人们开发了一种新的蛋白浓度测定法,即蛋白一染料结合法,也叫 Brandford 方法,是由 Marion.M.Brandford 最先介绍的,其原理是基于考马氏亮兰—G250与蛋白结合,其最大吸收波长由465nm 移至595nm,这样,通过测定反应后溶液在595nm 光吸收的增加,便可通过吸光系  相似文献   

11.
刘晓艳 《检验医学》2002,17(4):246-248
目的了解溴甲酚绿(BCG)和溴甲酚紫(BCP)染料结合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结果的差异.方法在日立仪器上使用BCG和BCP试剂,对体检人员、急性胆囊炎和骨折病人、肝硬化或晚期肿瘤病人的血清进行对比测定.同时以免疫散射比浊法予以验证.结果在任何情况下,BCP的白蛋白结果均和免疫散射比浊结果一致.体检人员BCG的白蛋白均值较BCP白蛋白均值低3.5 g/L(BCP均值为47.8 g/L).手术病人的BCG白蛋白均值为32.9 g/L,和BCP白蛋白均值无明显差异.肝硬化和肿瘤晚期病人BCG的白蛋白均值较BCP白蛋白均值高2.1 g/L(BCP均值为23.5 g/L).结论 BCP的染料结合法的白蛋白测定结果较BCG方法可靠性强.尽管大多实验室已经采用BCG速率法,以克服血清中非白蛋白组分参与显色,使白蛋白结果偏高;但是在低白蛋白的状况下,结果仍偏高.同时在参考区间内的白蛋白含量处,白蛋白结果偏低.应该引起临床重视.每个实验室必须自行建立白蛋白的参考区间,不可任何方法用相同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2.
血清(浆)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测定是临床生化常规项目。应用染料结合法分别测定它们的含量,国内外已有报道。但在同一试验中联合测定它们的含量则少见。我们应用BCG测定血清(浆)白蛋白之后,再加入酸性甲醇以改变球蛋白的氨基酸残基,使之加强与BCG结合的能力,进一步测定总蛋白的含量。经多次实验研究提示,本法具有微量、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可在中小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两种染科结合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溴甲酚绿(BCG)和溴甲酚紫(BCP)染料结合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结果的差异。方法:在日立仪器上使用BCG和BCP试剂,对体检人员,急性胆囊炎和骨折病人,肝硬化或晚期肿瘤病人的血清进行对比测定,同时以免疫散射比浊法予以验证。结果:在任何情况下,BCP的白蛋白结果均和免疫散射比浊结果一致,体检人员BCG的白蛋白均值较BCP白蛋白均值低3.5g/L(BCP均值为47.8g/L),手术病人的BCG白蛋白均值为32.9g/L,和BCP白蛋白均值无明显差异,肝硬化和肿瘤晚期病人BCG的白蛋白均值较BCP白蛋白均值高2.1g/L(BCP均值为23.5g/L),结论:BCP的染料结合法的白蛋白测定结果较BCG方法可靠性强,尽管大多实验室已经采用BCG速率法,以克服血清中非白蛋白组分参与显色,使白蛋白结果偏高,但是在低白蛋白的状况下,结果仍偏高,同时在参考区间的白蛋白含量处,白蛋白结果偏低,应该引起临床重视,每个实验室必须自行建立白蛋白的参考区间,不可任何方法用相同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评价ECL检测Anti-CCP的诊断性能。方法选取173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93例对照组人群,分别用ECL、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清Anti-CCP、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结果 173例RA组患者中用ECL检测Anti-CCP阳性167例,诊断灵敏度为96.53%;用免疫比浊法检测RF阳性163例,诊断灵敏度为94.22%。93例对照组中,检测Anti-CCP阳性为9例,故诊断特异度为90.32%(84/93)。对照组患者检测RF阳性为22例,故诊断特异度为76.34%(71/93)。Anti-CCP和R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9,0.959,当Anti-CCP水平等于17.50U/mL时,诊断R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5%和90.3%。结论采用ECL检测Anti-CCP特异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高,对RA的诊断效能优于RF,能有效识别早期RA或排除RF假阳性反应,为RA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另一全新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手工胶乳凝集法和全自动免疫比浊法对血浆D-二聚体进行测定,探讨全自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用手工胶乳凝集法和全自动免疫比浊法对130例住院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经配对四格表χ2检验,胶乳凝集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比浊法较胶乳凝集法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  相似文献   

16.
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多种蛋白成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比浊法在临床上应用于多种蛋白抗原的检测,具有准确,快速的优点。其中散射比浊法虽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所用仪器还未在基层普及,而使用一般分光光度计的透射免疫比浊法(即浊度法)似更适合我国广大  相似文献   

17.
在急性感染症中测定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清CRP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感染疾病的辅助诊断.但受测定方法和抗血清质量的限制,致使CRP测定灵敏度和准确性欠佳.本文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了常见感染症治疗前后的血清ClIP水平,并与其他感染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血清CRP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感染疾病的辅助诊断.但受测定方法和抗血清质量的限制,以致CRP测定灵敏度和准确性欠佳.本文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了儿科常见感染症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水平,并与其他感染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萍珠  印美娟 《检验医学》2013,(11):1033-1033,1037
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E,IgE)主要是用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arti—cleenhancedimmunoturbidimetricassay,PETIA)和免疫散射比浊法(particleenhancedimmunonephe—lometryassay,PENIA)。这2种方法是目前公认的最为理想的方法。过去人们大多认为用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的分析灵敏度较高,而传统免疫透射比浊法的分析灵敏度较低。因此,我们分析了这2种方法检测IgE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凝胶成像斑点密度扫描的以聚偏氟乙烯(PVDF)膜为载体的测定尿微量清蛋白的染料结合法。 方法:在PVDF 膜上先加甲醇,再加清蛋白标准品和待测尿样本,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液染色,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斑点密度扫描,制作斑点密度与清蛋白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对方法学进行评价。 结果:标准曲线为Y=5.122X+539.84,r2=0.994,P<0.01;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9.1%和10.0% (50 mg/L)、5.6%和9.6%(100 mg/L)及5.0%和7.4%(200 mg/L);与速率散射比浊法有良好的相关性(r2=0.86),但结果比其高(P<0.05);检测低限15 mg/L;线性范围12.5~600 mg/L;Hb、Bil、IgG对方法有正干扰;pH 4.6~8.8对结果无影响。 结论:此法灵敏度高,经济,简便,可用于微量清蛋白尿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