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2月25日宣布,泰柬边界地区出现的对青蒿素具有耐药性的疟原虫可能会严重影响全球疟疾防治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2.
2002年11月16日,广东省发现首例“非典”病例。此例被证实为全国首例“非典”病例。2003年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首先在广东发现的疾病改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它的英文缩写,就是后来为人们熟悉的SARS。3月下旬,广东和北京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疫区。3月22日,香港大学最先宣布分离出了引起SARS的一种未知冠状病毒。4月2日,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组织专家制定非典防治技术方案 (试行)。4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尚予 《求医问药》2011,(10):1-1
在2010年第6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各国政府一致通过了关于设立“世界肝炎日”的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7月28日为世界肝炎日。今年的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第一个世界肝炎日。在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消息称,目前全球约有1/3(合20亿)的人感染过肝炎病毒,而每年因患肝炎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人。  相似文献   

4.
2012年9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证实了一种引起症状类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存在,它既能引起普通感冒,也能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该病毒能否像SARS病毒一样在全球造成人际间传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预防控制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因素。为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规定这一天世界各地既不吸烟也不售烟。自此,世界各国广泛宣传戒烟的意义,世界性的控烟运动取得了巨  相似文献   

6.
西欧自1972年起在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办事处倡导下每年举行一次“药物控制的临床药学评价”座谈会,已有九次,引起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以外各国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一)1982年6月27日至7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在英国剑桥召开了人类对病毒的免疫反应最新进展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英国、美国、荷兰、中国、日本、比利时、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的科学工作者、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和工作人员共41人.世界卫生组织传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我国也于同年将世界镇痛日所在的一周定为“国镇痛周”。镇痛日和镇痛周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和社会的关注,同时促进疼痛医学的发展,为最终消除和控制疼痛而努力奋斗。今年的主题是对抗癌痛,而且此主题将持续一年。  相似文献   

9.
预防艾滋病     
沈广林 《开卷有益》2013,(12):11-11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儿童死亡原因的最新资料表明,在1990年有43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急性呼吸道感染。 1991年底,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国际儿童急症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署共同组织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讨论如何更好地控制急性呼吸道感染。会议代表指出,应当研制更有效的抗肺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疫苗。这是引起致死性肺炎的主要细菌。专家们讨论了控制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战略方针,并提出了以下方案: 观察体征,如呼吸加快和胸部凹入等,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9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呼吁减轻全球癌症负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癌症是全世界首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如不进行干预,2005年至2015年期间将有8400万人死于癌症。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癌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而且这一趋势在较不发达世界也正在显现,在南美和亚洲的经济转型国家或中等收入国家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2.
人类健康正由于普通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受到威胁,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由此发布了一项旨在控制抗生素耐药的全球策略,英国也提出了一项针对抗生素耐药问题的策略和行动计划。所有行动的基本原则就是,正确理解抗生素处方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在抗生素处方最多的社区医疗机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6年的“世界癌症日(WCD)”之际再一次号召全球抗击癌症。首届“世界抗癌高峰会议”于2000年2月4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同时启动了抗击癌症的“巴黎千年宪章(2000)”;为纪念这一重要的日子,每年的2月4日被定为世界癌症日。  相似文献   

14.
别致的胸针打破了黑色外套的沉闷,精心打理过的短发延续着她一贯的干练。2007年11月2日,应卫生部部长陈竺的邀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来到卫生部发表演讲。这是她就任总干事后首次正式访华,也是第一位在中国卫生部演讲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相似文献   

15.
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今年3月12日发出关于非典型肺炎(atypica l pneumonia)的全球性警告 ,经过WHO的组织协调,3月17日成立了一个全球性的合作研究网络,由10个国家和地区的11个顶级实验室组成[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研究所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于3月28日加入该研究网络[2].该网络启动后,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香港大学最先于 3月22日宣布分离出了引起SARS的一种未知冠状病毒[3].  相似文献   

16.
杨珍  张宝珍  曾玉 《吉林医学》2013,(26):5461-5463
<正>近年来,患者安全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于2004年10月宣布成立"患者安全世界联盟",旨在减少因安全问题导致的疾病、伤害和死亡。在2007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患者安全的10个事实中报道,在发达国家每10例患者中即有1例患者在接受医院治疗时受到伤害,而发展中国家患者在医院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要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战略目标,首先要发动和造就一批为实现这一目标工作的、有领力的领导人员。为此,卫生部委托北京医科大学于1986年11月10~21日在北京召开,有来自黑龙江、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省、北京市的各级政府及卫生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教授参加的“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领导干部研讨会”。卫生部各司局的领导也到会参加研讨。此外,在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下,还邀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关于寨卡病毒的全球警告。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兴的蚊媒传播性疾病,主要在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地区流行。寨卡病毒感染可引起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并可引起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最近在南美洲发生的疫情提示寨卡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相关,已经引起了公共卫生领域全球性的关注,本文对寨卡病毒生物学特性、流行现状、潜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有效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殊规划处(WHO/TDR)于1980年8月29~30日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召开图书情报专题讨论会。应缴参加的代表有泰国、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喀麦隆、尼日利亚、肯尼亚、古巴、巴西、秘鲁和英国的图书情报工作者共11人,世界卫生组织也派出3名有关人员参加会议。这是一次  相似文献   

20.
白冰 《国外医学情报》2003,24(4):6-6,31
截止到2003年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最近1周内共接到150多例新的可疑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病例报告。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其致病因子目前尚未被最终确定。目前,加拿大、中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以及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均报告发现有该疾病的流行。近日,在一架由美国纽约飞往德国法兰克福的航班上,发现1名患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