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毫针刺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针刺法历代分数繁多,但它们之间有着系统的联系,本文试以针刺操作的次序为纲目,以各种刺法的作用为主线,将各种刺法按照其作用性质进行系统归纳,使之融汇贯通,层次分明,以利于临床和教学的应用及针法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3.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双吟  李小云  庄祥龙 《海南医学》2005,16(11):112-112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播疾病,近年呈上升趋势,因此需要快速、简单、敏感而且特异的血清学试验方法协助诊断,本文就RPR、TPPA、金标法三种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每种方法的适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被后世医学界尊为“医方之祖”。今之医林,众多临床医师所推崇的是仲景的“内服经方”,殊不知这位医圣也曾留下了许多外治经验,他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中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  相似文献   

5.
6.
尿糖定性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尿糖定性试验进行了三种方法的比较,并探讨了一些影响结果的因素。结果,仪器法较二者敏感,斑氏法除法除葡萄糖外,也受其它糖类和一些非糖述原物质的影响,氧化酶法也有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8.
ELISA双抗原夹心法在梅毒检测中的重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三种实验方法对梅毒进行检测。方法:应用TRUST、ELISA和TPPA实验检测80例献血者血液。结果:80例ELISA法阳性TRUST法阴性标本中TPPA阳性为72例(90%),阴性8例(10%)。结论:实验结果说明ELISA法对梅毒检潮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古代浅刺针法在临床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刺针法是指在毫针刺法中 ,将针体刺入穴位内组织较浅部位的一类针刺方法。它是针刺手法的基本要素 ,正如《素问·刺要论》中说 :“病有浮沉 ,刺有浅深 ,各至其理 ,无过其道。”就是说不同部位、组织的疾病对针刺的深度而需要不同的浅深刺法。旱在《灵枢·官针》篇中就有关于“浅内而疾发针 ,无针良肉 ,如拔毛状 ,以取皮气”的半刺法 :“刺浮痹于皮肤”的毛刺法 ;“傍入而浮之”的浮刺法 ;“刺小络之血脉也”的络刺法 ;“引皮乃刺之”的直针刺法 ;“正内一 ,傍内四而浮之”的扬刺法等浅刺法的详细记载 ,为后世医家在临床中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便秘从肺论治五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便秘属大肠病变,唐宗海《医经精义·脏腑之官》中云“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又《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大肠司燥金,喜润而恶燥……与肺相表里,故病多治肺之法治之。”验之临床,言中肯綮,今就便秘从肺论治总结五法如下。1宣肺通秘法肺的宣发功能是保证津液、水谷精微布散全身的关键。肺与大肠相表里,经脉上相互络属,肺的正常宣发是大肠濡润和运化的基础。肺失宣发,津不布肠,临床见大便干结不通,腹满胸闷,咳喘气逆,咯痰白粘或黄,口干不欲饮水,苔白厚而干等。治当宣发肺气,润肠通便。方用《类证活人书》桔…  相似文献   

11.
关于肝病的治法,历代医家的论述繁多,但是一直到清代对肝病治法才有了比较丰富的内容,其中王旭高的《西溪书屋夜话录》中仅存的《肝病证治》一篇,专门阐述治肝三十法,可以说是总结了历代肝病的治法。现将其归纳为四类八法,笔者以其中的清肝法、泻肝法、养肝法、温肝法作研究。笔者遵循中医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辨证,以“整体观念”分析彼此之间的逻辑与哲理,达至临床上选用适当的“治肝法”。  相似文献   

12.
HPLC法分析优选黄连提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景早的古典医学作《内经》、《灵枢,、《准经》《金匮要略》书中均有描述;同时对心血管疾病的揭示,认识、诊断治疗,预后推测与现代某些心脏疾病是十分相似和吻台的。鉴于此,吾在从事临床心血管疾病诊疗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气、血、痰、浊、阴、阳几方面的病理改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甚为密切,在临床治疗上,初步理顺出通脉六法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近六十年来关于中医汗法的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和深入分析,总结了汗法的理论渊源、内涵、运用、适应症以及汗法的现代研究,指出汗法不仅能起到透达表邪的作用,而且能使深层之邪向浅层转出、导邪从表而出、透邪外出,既引邪外透、消除病因,又畅达气机而流畅气血、和调营卫而达到病机学治疗目的。从中发现优势和不足,探讨中医汗法的研究现状,为发现新的研究思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毫针刺法历代分类繁多,但它们之间有着系统的联系。本文试以针刺操作的次序为纲目,以各种刺法的作用为主线,将各种刺法按照其作用性质进行系统归纳,使之融汇贯通,层次分明,以利于临床和教学的应用及针法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文献角度全面探讨清代名医王旭高治肝八法之疏肝法、柔肝法、镇肝法和平肝法在治疗肝病的治法与方药。本文共搜集实验研究、临床运用、名医案例、合共396例。应用疏肝法共有276例,柔肝法有93例,镇肝法有6例,平肝法21例。通过文献整理并与王旭高在《西溪书屋夜话录》记相参照探讨疏肝法、柔肝法、镇肝法和平肝法在临床中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进行ABO、RhD正反定型手工微柱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对门诊送检血样同时采用手工微柱凝胶法及手工盐水试管和玻片法进行ABO、RhD正反对比定型鉴定。结果:一次性正确率,手工微柱凝胶法正定型为100%、反定型为99.92%;试管法分别达到99.92%、99.83%;玻片法正定型率正确率为98.91%。结论:手工微柱凝胶法操作简单、快速,易于观察。其灵敏度高于试管法与玻片法。血型标本便于保存,利于事后复查,值得在二甲以上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重点分析了《血证论》中应用泻火与滋阴两大方法治疗血证的经验。(1) 泻火法:胃、脾、心之实火所致上窍出血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主;肺中实火所致上窍出血或尿血以人参泻肺汤为主;肝经实火,上逆下迫引起的各种出血证用当归芦荟丸。(2) 滋阴法:五脏皆重,依证灵活选用补肺阴法、补心阴法、补脾胃阴液法、补肝阴法、补肾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