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索现数据库中有关中药抗过敏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严格筛选,分类归类,综述近10年中药抗过敏作用实验研究的概况。结果显示,多种中药制剂及其有效成分抗过敏具有增强免疫力、整体调控和多靶点、多方式调节为主要特点,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祛风中药抗过敏的研究已受到较高的重视,发现多种祛风中药复方和单味祛风药及其提取物或有效成分具有抗过敏作用,能在抑制IgE产生、保护  相似文献   

3.
综述近年来有关中药抗过敏作用机制的研究情况,通过介绍作用机理较清楚的单味中药及复方制剂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显示中药的抗过敏反应是多环节的整体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对肾炎的临床研究,自1954年起,开始由中西医共同观察并系统总结;1958年以后,由于各地广泛学习中医中药,对肾炎方面的治疗观察更深入一步,有的单位并开展了中药对肾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迄1962年底,国内共报导有关运用祖国医学在肾炎临床治疗研究方面的文献约200余篇,其中关于辨证论治70余篇,单方、单味药60余篇,针灸7篇,外治法7篇,中西医综合治疗10余篇,文献整理20余篇,对尿毒症的治疗20余篇。由于中西医药方法合治者疗效较难说明问题,兹将单纯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的文献,择其主要者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鲜药是中药临床应用的特色及特殊形式,应用范围广且形式多样,追溯医史,鲜药的应用贯穿于中医药学起源和整个发展过程。中药鲜品和干品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鲜药在解热镇痛、抗炎抑菌、止血、抗肿瘤、抗过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药效优势。对中药鲜药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有助于中药鲜药的开发和利用。文章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的中药鲜药相关内容的文献资料,对中药鲜药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药鲜药资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临床应用研究团队,拥有中药制剂、临床药学、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药理等多学科研究人才,是集临床服务和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研究团队,团队负责人宋英教授长期从事中药药剂与炮制、中药临床应用研宄,在医院中药生产、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30余年,期间承担课题30余项,发表文章80余篇,研制上市新药2个,注册新医院中药制剂15个用于临床,发明新压制中药饮片100余个品种并产业化,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7.
全国首届中药药理学术会议于1985年10月22~26日在重庆召开。会议共有400余代表参加,收到论文300余篇。这次会议既有老一辈的药理学家,也有不少中青年药理工作者,大家云集在重庆,共同讨论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学。会议盛况空前,体现了中药药理研究的日益昌盛,也展示了中药药理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为了使中药的临床应用建立在更科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水平,同时  相似文献   

8.
全国首届中药药理学术会议于1985年10月22~26日在重庆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四百余人,还有欧、美及澳大利亚的药理学家出席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500余篇,会上交流了115篇。整个会议,气氛热烈,学术空气浓厚。会议期间,经多方协商和大会通过,产生了中国中药药理  相似文献   

9.
叶祖光 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中药室主任,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药研究与信息》杂志编委。 一直从事中药药理毒理研究工作,并负责筹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GLP)。在中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工作中,总计承担了20余项各种级别的研究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7 项,牵头课题 7 项,获奖课题 9 项。发表论文近50 篇,其中在国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 12 篇。编写著作 5 部。 主要研究项目: 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1986 年获一类新药证…  相似文献   

10.
皮肤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皮肤病,西医多用抗组织胺、钙剂、抗过敏药及激素治疗,往往停药后易复发.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药内服并外洗方法治疗皮肤湿疹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于1993年11月12~14日,在西安市召开了全国中药药剂研究学术讨论会,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医院,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制药厂以及解放军各单位的代表共计164人。其中医院代表占51%,科研院所代表占27%,大专院校占(?)%,其它单位占5%。大会共收到论文600余篇,经专家评审,录取400余篇,并将论文编辑成会议“论文集”。大会选出98篇论文分专题进行了发言,内容涉及到中药药剂的新方法,新设备,新工艺,新辅料的研究,传统中药药剂的剂型改进研究,质量控制及规格标准的研究,中药药剂的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以及中药药剂的临床研  相似文献   

12.
新书消息     
《陕西中医》2006,27(4):413-413
由全国著名的中药专家吕兰薰、顿宝生、赵和熙主编的《中药药理与临床》一书,2001年11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收集了2000年末以前有关中药药理及临床新用方面的资料7000余篇,收集约700余味中草药,按照药理分类归纳为34章。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药学会贵州分会主持召开的西南五省(区)中药、天然药及民族药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5月24~29日在贵州省麓铜仁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70余名。大会收到论文101篇,内容包括中药资源与开发利用,中药栽培,药物化学,中药鉴定与质量标准,中药炮制和制剂,民族药等。代表们通过交流,一致认为西南地区药学人材荟萃,知识密集,信息畅通,横向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相关理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近年来中药药动学研究的方法及其相关理论。方法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30余篇文献,进行分析评述。结果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方法以血药浓度法和生物效应法为主,相关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已涉及中医理论、血清药理学等领域。结论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及有关理论已初具规模;今后应融合相关学科进行研究,发挥血药浓度法和生物效应法各自的优势,并注重引入新技术新方法,以获得更多的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5.
应用苍耳子散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观察祛风通窍、抗过敏、增强免疫力中药的治疗作用与临床疗效。结果认为,在祛风通窍方的基础上加入抗过敏、增强抗病能力的药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中西医结合清热解毒药研究学术讨论会纪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中药研究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10月27~31日在杭州召开了成立大会,同时召开了全国中西医结合清热解毒药研究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150篇,大会报告10篇,分组交流78篇,其余作书面交流。现将这次会议学术内容报道如下。一、清热解毒药的临床研究清热解毒药是中药中极为重要的一类药,在当前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中药基础方剂学研究文献分析(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近千种生物医学期刊,其中有关中医、中药、针灸、按摩、保健、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文献,从1984~2000年已收录约37万条,近年来每年文献量增加约4万篇。 使用主题词“中药配伍”检索1990~1999年10年间有关中药配伍研究的文献,共查出1 785篇,其中1990年162篇,1991年160篇,1992年224篇,1993年215篇,1994年199篇,1995年185篇,1996年166篇,1997年148篇,1998年150篇,1999年178篇。 从文献分布的趋势看,1992、1993年有关中药配伍的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以2007年1月~2012年12月为检索时限,通过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期刊全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组成、功效、频率等.结果:对检索筛选所得文献进行整理,获得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文献69篇,其中与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药复方有34篇,43个处方,涉及中药103味,使用中药总频数为475次,核心中药为黄芪、当归、丹参、川芎、瓜蒌、水蛭、半夏、党参、红花、薤白;与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药口服类药有15篇,有胶囊、片剂、滴丸、散剂、气雾剂5类共15种药物.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为使用较多的口服药;与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药注射剂有20篇,13个药品,以丹红注射液使用最多.在69篇论文中与中药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西药检索出9类27个药品,使用225个药品次,统计后硝酸酯类药使用最多,为58药品次,占25.78%,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抗缺血治疗的主药.结论: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揭示了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于1993年11月12~14日,在西安市召开了全国中药药剂研究学术讨论会,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医院,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制药厂以及解放军各单位的代表共计164人。大会共收到论文600余篇,经专家评审,录取400余篇。大会选出98篇论文分专题进行了发言,内容涉及到中药药剂的新方法、新设备、新工艺、新辅料的研究,中药剂型改进、质量控制及规格标准,药效学、毒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我省中药天然药研究取得可喜成就。山东省中药天然药学术会议1986年12月在淄博召开,来自全省教学科研、药品生产、药材经营、药品检验、医疗等单位的13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入选论文134篇,涉及内容广泛,反映了我省中药天然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