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中医药联合VSD引流术在静脉曲张溃疡创伤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使用VSD技术联合中医中药治疗静脉曲张溃疡护理的18例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接受VSD技术联合中医中药治疗的静脉曲张溃疡转折的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创面均治愈,治疗时间18~40 d。结论采用VSD技术联合中医中药治疗静脉曲张溃疡可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感染,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葛根牵正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比临床疗效、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治愈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动态观评分、静态观评分均有改善,以研究组更显著(P<0.05);研究组治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葛根牵正汤加减治疗疗效较佳,可短时间内促进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走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施以针刺加走罐的方法予以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愈者48例,占68.6%;好转者10例,占14.3%;有效者8例,占11.4%;无效者4例,占5.7%。结论针刺加配合走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将1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西药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脑心通胶囊和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仅应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19.65%,总有效率96.42%;对照组基本治愈率8.16%,总有效率71.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脑心通联合丹红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针刺放血为主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观察组则同时运用针刺放血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止疱、止痛和结痂时间、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以及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和结痂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D3和CD4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5天,观察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10天,两组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以针刺放血为主,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见效快、止痛作用明显、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陈爱穗  韩献琴  曹恒海 《医学信息》2009,22(1):85-85,88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盆腔脓肿的诊治与预防。方法给予抗感染、手术、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盆腔脓肿。结果12例全部治愈,其中保守治疗4例,手术治疗8例。结论抗感染、手术、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是治愈本症的有效方法;严格筛查官内节育器放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预防本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凡临床诊断为周围性面瘫者,以单纯针刺组60例、针刺与中药并用组120例、针刺与中西药联合应用组145例进行比较。结果针刺与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和针刺与中药并用组。结论针刺与中西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加速了神经肌肉的功能恢复,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运用聚维酮碘、康复新联合利福平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Ⅲ期压疮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22例院外带入的Ⅲ期压疮患者采用随即分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运用聚维酮碘、康复新联合利福平局部用药,比较两组压疮疗效.结果 实验组压疮治疗时间缩短,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维酮碘、康复新联合利福平治愈Ⅲ期压疮疗效较好,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2.63针刺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刺合谷、曲池、大肠俞、天枢、中脘对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确切临床疗效及其机理. 方法选取45例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三组:针刺治疗组、生物反馈治疗组和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从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征(如粪便量、及硬度等)、助排方法的使用(如泄剂或灌肠等)、结肠传输时间、直肠肛管压力检查和胃电图、核素扫描胃排空试验等多角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抽取2014年1月~3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200例,按照入院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给予实验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纯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定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中风偏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满意,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抗生素加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0例治愈27例,好转2例。治愈率90.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患者治愈24例,好转3倒,治愈率80.0%。总有效率9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的治疗效果肯定,值得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10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过高压氧治疗分为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组及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与单纯药物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4%(54/56)和87.5% (4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36,P<0.05),后遗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4%(2/56)和12.5%(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63,P<0.05).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平均治愈为14.8天,单纯药物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2.1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丹参粉针加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102例气虚血瘀型脑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针刺组34例给予丹参粉针治疗;中药组34例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针药联合组34例给予丹参粉针静脉滴注加补阳还五汤内服。结果针刺组治疗有效率为61.8%,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为64.7%,针药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88.2%。针药联合组治疗有效率较针刺组和中药组高(P<0.05)。三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针药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丹参粉针加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F-rTMS)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联合组、rTMS组以及针刺组每组2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配合常规康复治疗,rTMS组给予常规康复和LF-rTMS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LF-rTMS治疗,刺激部位为健侧半球的M1区(大脑运动皮质的上肢运动功能代表区),刺激频率为1.0 Hz.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部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评分评价疗效.结果:rTMS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和WMFT评分分别为4.65±1.66,7.45±2.63和0.85±1.57,10.05±4.02,针刺组分别为4.45±0.89,5.80±1.74和0.6±1.23,6.75±2.07,联合组分别为4.60±0.75,13.55±2.56和0.95±2.06,8.95±3.90.3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和WMFT评分均有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发现,治疗后rTMS组WMFT评分优于针刺组,FMA评分不优于针刺组;联合组FMA评分和WMFT评分均优于针刺组和rTMS组,组间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1 Hz rTMS可显著促进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针刺合谷、曲池、大肠俞、天枢、中脘对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确切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 选取 4 5例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 ,分为三组 :针刺治疗组、生物反馈治疗组和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 ,从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征 (如粪便量、及硬度等 )、助排方法的使用 (如泄剂或灌肠等 )、结肠传输时间、直肠肛管压力检查和胃电图、核素扫描胃排空试验等多角度研究。结果 针刺疗法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有效率为 5 3 3% ,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 6 6 7% ;针刺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排便困难、粪便太…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灸法治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灸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55%,显著率80%,对照组治愈率35%,愈显率56.67%.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的观察比较,对照比较治疗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配合灸法治疗面瘫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姜兰 《医学信息》2010,23(18):3364-3365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中医中药治疗女性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确诊为女性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患者,采用腹腔镜配合腹腔注药治疗并加用桂枝茯苓丸,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38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腹腔镜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女性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麻风病联合化疗(MDT)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麻风病患者按照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进行定期监测和长期随访。结果91例患者完成化疗并治愈,MDT规则治疗率为100%,治愈率100%,平均临床治愈时间3年,全程细菌密度指数(B1)BT型年均下降0.6,BL、LL分别为0.58和0.63,疗程中发生麻风反应12例,新发畸残4例。治愈后监测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通过对91例麻风患者联合化疗疗效观察,MDT疗效确切,疗程短,复发低,是治疗麻风病的有效方法。应加强麻风病的联合化疗,提高规则治疗率,及时处理麻风反应,减少畸残,治愈患者。  相似文献   

19.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并同单一运用甲氨喋呤进行比较.方法以单用甲氨喋呤组为对照治疗组,比较2组间包块缩小、症状消失、管形蜕膜排出、血及尿HCG 2w下降率及达治愈标准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30例,治愈率83.3%,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13例,治愈率65%,无效7例,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用药优于单一用药,经济简便,易于接受,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超短波联合中医耳尖放血治疗早期麦粒肿的疗效.方法 将麦粒肿患者135例(164眼)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口服抗生素阿莫西林颗粒或阿莫西林胶囊、局部滴氯霉素滴眼液或利福平滴眼液.治疗组(81眼)用超短波局部照射+中医耳尖放血治疗;对照组(81眼)仅给予中医耳尖放血治疗,统计分析其疗效.结果 经过3d和1W治疗后,治疗组中治愈分别为52眼(64.2%)和58眼(71.6%),好转分别为13眼(16.0%)和18眼(22.2%),总有效率(治愈+好转)分别为80.2%和93.8%.对照组经过3d和1W治疗后,治愈分别为12眼(14.8%)和30眼(37.0%),好转分别为19眼(23.5%)和29眼(35.8%),总有效率分别为38.3%和72.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中、远期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超短波联合中医耳尖放血治疗早期麦粒肿可以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