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规范化防治儿童哮喘。方法对本科收治110例反复发作住院2次以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因、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儿童哮喘发作多于冬春季节(77.19%),诱因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有家族史、个人过敏史、过敏体质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而不规范化的激素治疗常导致重症发作(63.63%),严重损害肺功能。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与季节、呼吸道感染、家族史、个人过敏史、过敏体质、规范化治疗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性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指导临床预防和控制.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儿童哮喘患者88例为哮喘组,另取正常儿童88例为对照组,两组儿童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对两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统计学研究显示,造成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包括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呼吸道感染、家族遗传哮喘史、个人过敏史、家庭成员吸烟等.结论 为避免呼吸道感染、个人过敏史等危险因素使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性发作,应加强对居住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控制、提高父母文化教育程度、坚持母乳喂养和儿童补充鱼肝油,加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与引起儿童哮喘发作的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从而为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提供依据。方法:挑选本院近1年约3000例哮喘患儿为病例组,同时挑选无支气管哮喘的3000例患儿为对照组,运用单因素χ2检验分析法,研究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家里饲养宠物、家族哮喘史、家族鼻炎史、过敏体质、呼吸道感染、使用地毯、家人吸烟、居住环境差。为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母乳喂养为保护因素。结论:对于存在哮喘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尽量避免危险因素,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查找过敏原并减少与过敏原接触,避免被动吸烟等。  相似文献   

4.
不同情绪状态下平喘药物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华 《河北医药》2008,30(7):991-992
支气管哮喘(哮喘)属于心身疾病,诱发因素有:变态反应性过敏原、感染和精神因素.研究表明,哮喘的发作是3种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一种因素可单独导致发病,但有精神因素参予的占70%,精神因素占优势引起哮喘发作的比例在30%以上.目前,在制定哮喘防治措施时,也主要基于这3个方面去考虑,但在临床上,应用各种平喘药治疗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时,医护人员很少考虑患者精神因素对平喘药物疗效的影响,从而造成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甚至加重[1].我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初步观察了患者情绪因素对平喘药物疗效的影响,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大多数人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有关的疾病,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在环境因素中,某些特异性过敏原导致哮喘的发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我院自1996~2003年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皮试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本地区哮喘过敏原情况。  相似文献   

6.
浅谈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一支气管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简称哮喘。目前认为本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我国患病率为1%-4%,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城市高于农村,老年患病率有增高趋势。40%的患者有家族史。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护理措施是:  相似文献   

7.
正哮喘是由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原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疾病,以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易反复发作,暂时性及严重的呼吸困难,发作时患者极其痛苦,因此,做好病人的护理,减少患者痛苦非常重要.选择我科2015年~2016年共收治2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护理中略有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襄樊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与常见过敏原的相关性,有效预防哮喘发作。方法观测1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IVT701和IVT702试剂盒检测体外的过敏原。结果支气管哮喘阳检率达90.6%,其中以螨、霉、鱼虾等为高。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显著增加。结论支气管哮喘病因复杂,不同环境不同触发因素。螨、霉、鱼虾是我地区哮喘的多种触发因素,动物皮毛呈上升趋势,避免接触以上过敏原是治疗和预防哮喘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本院治疗的哮喘患儿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9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的哮喘患儿287例,调查其既往哮喘诊断情况,分析其发生哮喘的可能原因(家族史、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结果:①家族哮喘史:287例患儿中,存在一级家族哮喘史97例,二级家族哮喘史64例。②过敏史:哮喘患儿中有过敏性鼻炎者151例,痒疹(包括湿疹、荨麻疹等)31例,树草花粉过敏者26例,药物过敏者9例,食物过敏35例。252例有过敏史的患儿中217例过敏源点刺实验阳性。③呼吸道感染:本次调查的287例哮喘患儿中197例患儿进行了呼吸道病原检测,发现其中存在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21例。以4岁为分界点分析发现,5~14岁的哮喘患儿其存在过敏史率明显高于0~4岁患儿(P<0.05);同时,5~14岁患儿发病时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率也高于0~4岁(P<0.05)。仅家族史方面,不同年龄的患儿其分布相近(P>0.05)。调查中有42例存在早产或出生低体重史儿童,此类儿童在过敏史及呼吸道感染史人数上均高于正常生产的儿童(P<0.05),而家族史方面人数分布相近(P>0.05)。结论:本次回顾性分析中患儿过敏史、家族史及呼吸道感染情况是患儿哮喘发作的主要病因,患儿年龄越大,越有可能是过敏史及呼吸道感染所致,对于年龄偏大儿童且存在过敏史及呼吸道感染,或伴有哮喘家族史者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平邑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2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过敏体质、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史、气候变化、应用空调、被动吸烟及接触刺激性气体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家族史、过敏体质、被动吸烟、气候变化是诱发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危险因素较多,在日常生活中要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减少危险因素暴露及哮喘发作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6岁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哮喘相关因素。方法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3~6岁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儿童90例进行基本信息收集和血常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钙磷镁、过敏原测定,随访1年,其中28例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为观察组,另外6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剖宫产、IgE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发生有关(P<0.05),而母孕年龄、胎龄、出生体质量、血常规、钙磷镁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发生无关(P>0.05)。结论 3~6岁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为剖宫产、IgE水平高于50 IU/mL的儿童易发生支气管哮喘,提示临床医师在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37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重症支气管哮喘包括哮喘急性重度发作、哮喘持续状态等。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37例,通过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平喘药、积极控制感染、维持水电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九江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敏原种类和阳性率。方法选用德国阿罗格过敏原17种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组胺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分别对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对过敏原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皮肤过敏原检查阳性,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有77例对吸入性过敏原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6.3%(77/80)。其中有67例患者又对食入性过敏原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83.8%(67/80)。2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敏原以吸入性为主,常对4种,10种吸入性过敏原同时过敏。结论皮肤过敏原检查(皮肤点刺试验)可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寻找病因,减少过敏原检查的种类,九江地区过敏原检查时可以选择常见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如粉尘螨、屋尘螨、多主枝孢、特异青霉、梧桐花粉、早春花粉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花生、大螯虾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过敏原IgE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19年9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展开研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过敏原sIgE、总IgE测定,对呼出气一氧化氮同过敏原IgE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FeNO≥35ppb者、TIgE100IU/mL者均为5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随着血清TIgE浓度的升高而增加,3组的FeNO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呼出气一氧化氮同过敏原IgE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公认的医学难题。哮喘患者常常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而且这些症状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过敏原是引发或加重哮喘的重要因素,常见的哮喘过敏原有哪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支气管哮喘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1-2012年103例应用激素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比较依从性好(对照组)及依从性差(观察组)两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缺少支气管哮喘知识、不良心理反应、激素吸入不良反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激素吸入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较差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大、缺少支气管哮喘知识、不良心理反应和激素吸入不良反应,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过敏原监测。方法:对56例厦门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皮肤变应原过敏试验。结果:吸入性抗原是支气管哮喘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致病和诱发因素;屋坐螨是哮喘主要抗原;本地区花粉阳性率低;与气候相关;霉菌抗原阳性率有上升趋势;吸烟与烟气也是哮喘发生的原因。结论:过敏原随地区气候有差异,过敏原皮试与支气管激发试验具有相关性,对哮喘患者进行过敏原监测,有助于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是多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其中过敏因素尤为重要,本课题选择我院2006—12~2007-11资料完整的门诊及住院的确诊支气管哮喘病例53例,对其血常规中嗜酸细胞、吸入性及食如入性过敏原测定及评价,以明确大庆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种类,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哮喘是由过敏原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导致气道敏感性增高,当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出现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变窄,呼气受限,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好转或经治疗后好转。虽然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但有效的治疗可以控制哮喘症状,维持人体正常运动能力,保持肺功能水平接近正常,预防哮喘急性加重和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到2012年2月所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别从密切观察病情、吸氧及雾化护理、避免诱发因素、解痉平喘药的护理、激素药物的护理、持续状态的护理、饮食护理对患者进行了护理。结果 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综合性的护理,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在稳定后出院,有效率达到了100%。结论由于支气管哮喘非常难以根治,发病也不可预测,经常反复发作,但是这就意味着该病给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为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复发率,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