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易腐有机垃圾作为居民生活垃圾的主体部分,在分类收集的大背景下,其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点和难点.垃圾分类是在粗放式垃圾回收的模式出现较大诟病时顺势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在传统垃圾收集方式基础上的改革创新,是垃圾能否得...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城市有机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调查发现,深圳市2006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万t/d,有机垃圾约5000t/d。其中主要包括果蔬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和餐厨垃圾。卫生填埋和焚烧是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有机垃圾的整体资源化利用率较低。有机垃圾总量较大,随着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和有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资源化利用程度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分类收集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易腐垃圾分离的二级分类收集运输模式,分别对有机易腐垃圾完全混合收集、70%分类收集和100%分类收集3种不同分类模式下的收运系统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对不同模式的收运效率进行比较,发现有机易腐垃圾100%分类收集的收运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置技术初探——以太湖流域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太湖流域为例,分析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现状,对当前的处理模式进行评估,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与其他废物的“以废治废”构想,建议开展以农村生活垃圾分拣预处理,以其中易腐有机成分的肥料化、沼气化处理,其他成分填埋和回收为主的方式较为适合。开发以易腐有机成分和辅以农村秸杆类废物为骨料,加以农村畜禽粪便为营养,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流动分配养分的厌氧发酵技术实现农村废物的共处置目标,最终达到强化产沼和加速骨料腐熟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垃圾分类的基本情况,总结上海、浙江等典型地区农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的先进经验,分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仍存在制度不全、意识薄弱、职责不清、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等问题,提出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需因地制宜、易于操作、技术经济可行、保障资金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源分类有机生活垃圾堆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源分类的重要性,同时对源分类城市有机生活垃圾进行两组不同物料配比的堆肥实验,在堆肥周期内对堆体的重要影响参数(水分、有机分、灰分、堆体温度、pH、堆体质量等)进行了测定,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堆肥实验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1)沈阳市生活垃圾含水率偏高不利于直接进行堆肥,添加秸秆作为填充剂进行堆肥是可行的;(2)沈阳市城市生活有机垃圾和秸秆混合后进行为期21 d堆肥处理,其堆肥最终生物降解率为60%~74%.其物料的含水率对生物降解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东省东莞市某小区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出的易腐有机垃圾研制出1套集稳定堆肥、生物除臭为一体的生活垃圾消化反应器处理装置。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可使垃圾减量化达70%以上,无二次污染,能耗低。菜心盆栽试验显示,添加30%的肥料,菜心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长势好。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变化的主要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方法对1984~2000年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变化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变化的主要有煤灰、厨渣、果皮、塑料和纸张;(2)垃圾湿基低位热值月份间差别不是很显著,年间变化增长速度较快;(3)城市生活垃圾可回收废物中,纸张、塑料、玻璃和毛骨的变化率较大且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据了解,浙江省正在积极探索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置和利用,使之变废为宝。目前,浙江省通过资源化方式处理生活垃圾约10000吨/日,约占全省生活垃圾产量的20%。  相似文献   

10.
减量化产生、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三化”目标。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城市垃圾的成分很复杂,但大致可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和可回收废品等。属于有机物的垃圾主要是动植物的废弃物,属于无机物的垃圾主要为炉灰、庭院灰土、建筑垃圾中的碎砖瓦、废水泥块等,可回收的废品主要为金属、橡胶、塑料、废纸、玻璃等。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城市垃圾每年排出约1亿吨左右。  相似文献   

11.
生物预处理过程中有机质与水分对垃圾热值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生活垃圾生物预处理过程中混合垃圾的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变化及其对垃圾热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预处理会降低垃圾有机质和水分;热值与有机质呈正相关(r=0.964),与水分均呈负相关(r=-0.865)。为了提高垃圾热值,建议预处理主要以水分去除为主,减缓有机物降解,采用短期的通风干燥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12.
静态好氧堆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工艺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活垃圾堆肥装置——好氧静态立式发酵仓具有温度控制、通风自动控制系统。用该装置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了堆肥试验,对堆肥过程的温度、pH值、含水率、耗氧量和有机质等参数进行监测,表明堆肥过程能顺利进行,堆肥产品的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堆肥过程中含水率和有机质VS含量明显减少;通过对堆肥的通风加热,能加快温度提升,加快堆肥过程。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生活垃圾有机质酸化的研究进展和目前生活垃圾厌氧降解的微生物学研究现状.提出了当前有机垃圾厌氧降解理论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现有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情况 ,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费用计算模式。该模式可用于确定某种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最佳服务半径和多种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之间的费用比较。对其它城市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费用计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堆肥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基本上是混合收集,经水路运至填埋场,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如建设综合处理厂,对垃圾中的有机质进行堆肥,可以改良土壤,回收利用资源,并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6.
对有机垃圾焚烧、制作生物颗粒燃料、厌氧发酵产沼气热电肥联产等技术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论述其作为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的可行性,其中园林垃圾制作生物颗粒燃料和混合有机垃圾产沼气热电肥联产是优选的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分2-3次随机采集北京市城八区的5个垃圾转运站及宣武区、丰台区8个功能区共48个生活垃圾样品,分别测定垃圾的有机质含量、含水率、密度、pH和C/N指标,用Fisher判别法初步评价48个垃圾样品堆肥的适宜性并建立堆肥适宜性的判别函数。用小武基和马家楼转运站筛分后粒径15~60mm的垃圾堆肥适宜性的判别函数进行检验,准确率达100%,8周堆肥的腐熟度指标变化验证了判别函数。通过判别函数推出决定垃圾堆肥的主要因素为垃圾的含水率和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