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韩其政  郭其森  贾慧  亓梅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1):1563-1566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与CD44s在NSCL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整合素α5β1和CD44s的表达情况,用卡方检验对各指标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用Spearman分析探讨NSCLC组织中整合素α5β1和CD44s表达强度的相关性。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NSCLC中整合素α5β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50%和30.77%,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s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腺癌,表达率分别为46.87%和14.29%,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NSCLC组织中CD44s的表达率分别为54.55%和23.0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NSCLC组织中整合素α5β1与CD44s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s=0.502,P<0.001)。结论:整合素α5β1和CD44s在NSCLC的表达呈正相关,是预测NSCLC病人预后的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6例NSCLC的肺癌组织和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NSCLC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且随临床Ⅰ~Ⅳ期的顺序明显上升(P<0.05);同时有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肺癌临床Ⅰ~Ⅳ期的顺序明显上升(P<0.05);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VEGF在NSCLC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并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其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VEGF是NSCLC生长、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44V6与CK1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肺癌及20例正常良性病变肺组织标本中CD44V6与CK19的表达状况.结果:CD44V6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且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P<0.05.CK19在NSCLC组织(85.0%)和正常肺组织(90.0%)中均为高表达,与病理类型,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等无关.结论:CD44V6高表达与NSCL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转移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CK19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4.
E-cadherin、CD44v6和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ng MX  Wu CH  Yang XP 《癌症》2008,27(2):191-195
背景与目的:上皮钙依赖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CD44v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恶性肿瘤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E-cad、CD44v6和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NSCLC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6例NSCLC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E-cad、CD44v6和PCNA的表达,并分析与NSCLC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E-cad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3.5%(46/86),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0.0%)(P<0.05),且与NSCLC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4.2%(38/86),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且在鳞癌中的表达率(54.0%)显著高于腺癌(30.6%)(P<0.05),并且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8.8%(42/86),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且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r=-0.554,P<0.05),而CD44v6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r=0.688,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cad、CD44v6及PCNA的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cad与临床分期是有意义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E-cad、CD44v6及PCNA的表达与NSCLC的侵袭和转移相关。在NSCLC中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survivin及CD44v6的表达及意义,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及CD44v6在53例NSCLC组织、13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53例NSCLC癌组织中survivin、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0.38%和69.81%,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表达(P<0.01).二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survivin的表达与临床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CD44v6在鳞癌的表达率远高于腺癌(P<0.05),与临床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survivin与CD44v6之间无相关性(r=-0.058,P>0.05).结论 survivin有望作为评估NSCLC病变进展的指标,CD44v6可用来鉴别诊断NSCLC中的鳞癌,二者有可能成为预测NSCLC转移的指标.survivin、CD44v6可能是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独立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s Ⅸ,CA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4例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AⅨ和VEGF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CAⅨ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60/84)和66.7%(56/84),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0),χ2=9.33,χ2=7.29,P<0.01。CAⅨ的表达与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鳞癌患者的CAⅨ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患者,χ2=8.36,P<0.05;且随临床分期Ⅰ~Ⅳ期的顺序明显上升,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CAⅨ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表达率[80.8%(42/52)]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3.8%(14/32)],χ2=10.75,P<0.01;Ⅰ~Ⅱ期VEGF阳性表达率[55.8%(24/43)]明显低于Ⅲ~Ⅳ期[78.0%(32/41)],χ2=9.00,P<0.05。CAⅨ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5,P<0.01。结论:CAⅨ和VEGF高表达均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有关,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VEGF和CD44表达与乳腺癌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CD44在不同分期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共收集79例手术标本和12例正常乳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用免疫组化图象分析系统进行结果处理。结果:乳腺癌中VEGF和CD44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Ⅰ期与Ⅱ期及Ⅲ期之间相比,VEGF和CD44的表达水平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并且随分期越晚表达越强(P<0.05);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以及肿瘤的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VEGF与CD44的表达水平与乳癌分期成正相关,在排除创伤和炎症的前提下,可能提示肿瘤的活跃生长以及潜在转移。  相似文献   

8.
倪健  徐妍  鲁冰 《肿瘤》2010,30(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NSCLC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和ECM成分--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Ⅳ, cⅣ)的表达,并分析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VEGF与Fn、cⅣ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织中VEGF、Fn和cⅣ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8%和50%,前2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 Fn表达及VEGF强阳性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 VEGF阳性表达与Fn、cⅣ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1.00,P<0.001); VEGF强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弱阳性表达患者(P=0.022),Fn阴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46).结论:VEGF及ECM成分Fn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生存率有关;ECM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其参与肿瘤血管生成,有望成为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治疗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44V6 mR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及其与CK19 mRNA在外周血中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NSCLC癌组织中CD44V6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44V6 mRNA与CK19 mRNA的表达情况.采集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正常肺组织和外周血作对照.结果 CD44V6 mRNA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正常肺组织(P<0.001),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病理分期间、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各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44V6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病理分期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 mRNA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与外周血中表达呈正相关,NSCLC外周血中CD44V6 mRNA与CK19 mRNA表达呈正相关;CD44V6 mRNA与CK19 mRNA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5.0%,优于单基因检测(P<0.05).结论 NSCLC外周血中CD44V6 mRNA的高表达与其侵袭转移有关,CD44V6 mRNA可作为检测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肿瘤标志物,并有望成为判定NSCL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CD44V6 mRNA与CK19 mRNA联合检测可提高NSCLC血行微转移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0.
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OX-2蛋白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的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酶(S-P)法检测85例NSCLC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CD34表达情况。结果NSCLC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56.5%,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0%(P<0.05);在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5.0%)显著高于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40.0%)(P<0.05);在高、中、低分化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8%、35.7%、66.7%;在高、低分化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0.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37.1%)(P<0.05);COX-2阳性组MVD值(50.44±9.09)显著高于COX-2阴性组MVD值(34.60±7.24)(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876,P<0.01)。结论COX-2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揭示了COX-2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指标。COX-2表达与MVD呈正相关,推测其可能具有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PC4(deleted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locus4,DPC4)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NSCLC组织、19例相应的癌旁正常肺组织中DPC4、VEGF的表达,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DPC4在肺癌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5%(33/52),与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9.5%(17/19)相比,DPC4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DPC4与组织学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52例NSCLC中,DPC4的表达与VEGF、MVD值均呈负相关(r=-0.303,P=0.020)。结论:DPC4的低表达可能是肺癌发生过程的早期事件,可促进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促进肺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表皮-钙黏附素(E-CD)和Snail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CD和Snail蛋白在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及14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CD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为90.0%,明显高于其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63.3%和41.5%,P<0.05).Snail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1%,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7%和26.7%,P<0.05).E-CD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均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类型以及Duke's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E-CD蛋白与Snail蛋自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8).E-CD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术后1、3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Snail蛋白阴性表达者的术后1、3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E-CD和Snail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大肠癌独立的预后指标(均P<0.05).结论 E-CD和Snail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明显相关,E-CD蛋白表达降低和Snail蛋白表达增强的大肠癌患者病期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细胞粘附因子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43例术前未进行化疗和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切除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肺癌组织中的VEGF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鳞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 62 .5 0 % ( 15 / 2 4) ,腺癌组织中为 68.42 % ( 13 / 19) ,鳞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 5 8.3 3 %( 14 / 2 4) ,腺癌组织中为 68.42 % ( 13 / 19)。VEGF及CD44v6的阳性表达与肺癌淋巴结的转移、肺癌的病理分期有密切关系 (P <0 .0 5 ) ,且与肺癌术后发生转移密切相关。VEGF阳性表达者的 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19.2 3 %及 6.41% ,阴性表达者为 64 .71%及 5 8.82 % ,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CD44v6阳性表达者的 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8.67%及 10 .67% ,阴性表达者为 67.83 %及为 5 3 .5 0 % ,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VEGF的阳性表达和CD44v6的阳性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VEGF和CD44v6表达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术后转移复发的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 ,并有利于指导术后多学科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COX-2、VEGF在NSCLC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85例肺癌和20例肺良性病变标本,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VEGF蛋白及MVD的表达并作相关分析。结果COX-2、VEGF、MVD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COX-2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VEGF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OX-2、VEGF、MVD呈两两正相关。结论COX-2、VEGF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促进肺癌的血管新生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Guo QS  Jia H  Han MY  Yu JM  Zhong WX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46-749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和上皮钙黏连素(E—C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NSCLC组织及12例正常肺组织的石蜡标本中α5β1及E-CD的表达情况。结果整合素α5β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58.5%)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16.7%),E—CD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32.1%)显著低于对照组(91.7%)。整合素α5β1表达与病理分级(P=0.021)、淋巴结转移(P=0.006)、临床分期(P=0.002)相关。整合素α5β1阳性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23.0%)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40.6%,P=0.041)。E-CD的表达与病理分级(P=0.010)、淋巴结转移(P=0.002)呈负相关。E-CD阴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19.9%)低于阳性表达组(4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素α5β1表达与E—CD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整合素α5β1高表达促进了NSCLC的侵袭、转移,E-CD高表达抑制淋巴结转移,两者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癌耐药蛋白(LRP)、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RP、P-gp和GST-π蛋白的表达结果 .并分析3者与NSCLC各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癌组织中LRP、P-gp和GST-π蛋白阳性表达率(76.67%,51.67%,78.33%)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6.67%,20.00%,3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P-gp和GST-π蛋白在中低分化程度(65.00%,48.33%,75.00%)和Ⅰ~Ⅱ期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56.67%,40.00%,71.67%)均分别显著高于高分化(1.67%,0,5.00%)和Ⅲ~Ⅳ期癌组织(10.00%,6.67%,8.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P-gp和GST-π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43.33%,26.67%,40.00%)与无淋巴结转移(40.00%,20.00%,4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P、P-gp和GST-π蛋白表达水平NSCLC组织高于癌旁组织,并且与NSCLC的病理分级和TNM分期有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TS-1与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在肺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1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距肿瘤3 cm以上的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ETS-1与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TS-1与N-cadherin、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2/110)、56%(62/110)、34%(37/110),明显高于正常癌旁肺组织的6%(3/50)、8%(4/50)、2%(1/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41%(45/110),明显低于正常癌旁肺组织中的84%(42/50)。ETS-1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E-cadherin的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N-cadherin和Vimentin的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ETS-1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ETS-1与N-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ETS-1与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和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其检测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