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谈肺阳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阴阳学说的有关论述,结合历代文献记载及临床观察,提出“肺阳虚”证候。说明“肺阳虚”是存在的,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雌雄激素与中医阴阳及抑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从三方面进行分析:1雌雄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及雌雄激素的生理周期变化;2男、女,雌激素、雄激素在中医阴阳学说中的属性;3抑郁障碍在中医学阴阳学说中的归类。结论:1、抑郁障碍与持续高水平的雌激素有直接关系,雌↑→5-HT↓→传导↓→抑郁。2、雄激素水平降低与抑郁障碍有直接关系,雄↓→5-HT↓→传导↓→抑郁。3、在中医阴阳学说中,女属阴,男属阳,雌激素属阴,雄激素属阳。4、抑郁障碍属中医学阴阳学说中的阳虚阴盛。5、降低雌激素、补充雄激素,中医温补阳气法可能为治疗阳虚抑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肺阳浅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玉环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10):436-437
从阴阳学说、气虚与阳虚的关系、临床实践几个方面论述了肺阳存在的依据,并论述了肺阳的生理功能,肺阳虚的病因病机、施治原则及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4.
胡佐鸿  强鸥 《新中医》2011,(8):166-167
探讨应用中医阴阳学说在细菌性阴道病菌群特征的辨证情况,认为阴道优势菌乳酸杆菌的减少属于阳不足,而阴道厌氧茵的过度增殖属于阴太盛,从而得出细菌性阴道病属于阴阳失衡、阳虚阴盛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正>"热(火)"是中医六淫之一,"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因而火热之象多见于阳盛或阴虚。如果在阳气虚弱的情况下,出现身热、面红、烦躁、疮疡、口渴、脉大等,就可称之为阳虚热象,在产生机理与治疗上均有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做了大量验证工作。如美国对《内经》中的“道”、“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和有关诊治法则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代病理生理学提出的应激学说、闸门控制学说及第二信使学说等,都以各自的理论说明了阴阳学说中对立与统一的某些内容。应激学说涉及的亲炎激素与抗炎激素的不同变化,反映了阴阳学说所概括的四种生理和病理类型(即阴平阳秘、阳盛阴虚、阴盛阳虚、阴阳两虚)。第二信使学说认为,cAMP与cGMP在细胞内的浓度变化相反,两者对不同的细胞起着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医阴阳学说及临床实践,从阳主阴从的角度论述了阳虚失眠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田青  包祖晓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20-1021
从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的季节性、神经生化机制等方面探讨二者的医病机特点:躁狂发作属于中医的阳证范畴,阳盛阴虚是其主要病机特点;抑郁发作属于中医的阴证范畴,阳虚阴盛是其主要病机特点。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的关系符合中医阴阳的基本特点和阴阳学说的“对立”“转化”“互根”“消长”内容,可用于研究中医的阴阳学说。  相似文献   

9.
从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等角度分析历代医家多言"肺气"而少言"肺阳"的原因,并探讨"肺阳""肺阳虚"与哮喘寒饮蕴肺证病理机制的联系以及"肺阳虚"状态对哮喘寒饮蕴肺证的影响。据此提出"肺阳虚"可以抑制机体的自噬水平,使得气道炎症水平升高进而导致哮喘寒饮蕴肺证的发病这一科学假设。  相似文献   

10.
少阳学说是中医儿科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也是中医儿科临床治疗特色理论之一。其思想内涵为小儿阴阳平衡是阳气占据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徐荣谦教授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把"纯阳"和"稚阴稚阴"建立在对立统一的"少阳学说"之中。认为其内容包括纯阳学说、潜涵、稚阴稚阳学说、纯阳而非孤阳等,包括肝肾同源、阴阳和、肝脾和,对少火学说与少阳学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深入探究,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