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目前临床最常见且止血效果较好的材料为可吸收性止血棉和凡士林纱条。目的:对比可吸收性止血棉和凡士林纱条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填塞效果。方法:纳入100例鼻窦炎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6-61岁,病程5个月-23年,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组,观察组在功能性内镜手术治疗中采用可吸收性止血棉填塞术腔,对照组在功能性内镜手术治疗中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术腔。对比两组填塞期的不适感、术后48 h抽出填塞物时的出血情况及术后24 h内的鼻腔渗血情况。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未发生与可吸收性止血棉相关的不良反应,说明可吸收性止血棉具有较高的组织相容性。观察组患者的不适反应率、术后48 h抽出填塞物时的出血率及术后24 h的鼻腔渗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可吸收性止血棉具有较好的止血功能,能有效减少鼻窦炎患者术后鼻腔出血量,缓解术后不适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鼻腔通气管在鼻中隔矫正术后鼻腔填塞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鼻中隔偏曲患者99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37.1岁。对照组49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9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37.5岁。全部病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术后双鼻腔总鼻道内各填塞一根高膨胀海绵,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填塞基础上加填一根鼻腔通气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鼻腔出血量、鼻塞、鼻胀痛及头痛,以及总体舒适度。结果在术后出血、鼻塞、口干及总体舒适度,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鼻部胀痛及头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鼻腔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2.160,P0.01)。结论鼻腔通气管应用于鼻中隔矫正术后填塞可显著改善鼻塞、口干症状,减少术后出血,提升患者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2种鼻腔填塞材料的疗效,寻找术中中鼻道填塞材料,指导临床鼻腔手术中填塞材料的选择.方法 选择我科2008年--2010年鼻窦手术中应用凡士林纱条、生物止血棉填塞材料的病例120例,所以病例来自同一手术治疗组,采用相同的手术设备及相同的术后随访方式,手术器械,鼻内镜监视系统,所有手术均在鼻内镜监视系统下实施.选取同型病例比较术后中鼻道填塞材料,在达到术后止血的前提下,比较术后三天、一周、一月的术腔情况.结果 三天:纱条组术腔血痂及分泌物填塞,生物止血棉组血性液体渗透;一周:纱条组:术腔纤维粘性渗出物,生物止血棉组:呈果胶状,暗红色,部分填充于术腔;一月:纱条组:术腔基本上皮化,中道粘连较高<10%,生物止血棉组:术腔基本上皮化,中道粘连率<2%.结论 止血棉在应用于慢性鼻窦炎(Ⅰ、Ⅱ型患者)中道填塞中,术后一月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鼻内镜术后联合置管冲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用鼻内镜术后行鼻腔冲洗的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8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40例和对照组400例。实验组术后配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500 ml置管冲洗术腔,1次/d,持续14 d;对照组则在术后配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500 ml常规冲洗术腔,1次/d,持续14 d。比较两组患者鼻内镜术后1月、2月、3月及6月鼻腔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1、2、3及6月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月实验组痊愈率为4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手术术后,采用常规综合治疗配合置管冲洗术腔,能够很好地把术腔分泌物及痂皮冲出,减轻鼻腔、鼻窦的炎性反应,缩短鼻窦上皮化的时间,恢复保护和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5.
背景:在腭裂修复手术中,以往多采用碘仿纱条来填塞腭裂术后两侧松驰切口及覆盖创面。临床中作者发现,采用这种方法处理的患者,术后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异物感、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为避免或减少腭裂患者术后出现以上并发症,使用明胶海绵填塞双侧松弛切口,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目的:对比腭裂患者修复术中创面不同处理方法对伤口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将110例腭裂手术患儿分为2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腭裂患儿54例为实验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腭裂患儿56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明胶海绵填塞创面,对照组应用碘仿纱包及碘仿纱条填塞创面,评估患儿术后精神、饮食、体温、创口出血及愈合等情况。术后4周复查,测量患者松弛切口处瘢痕条索宽度。结果与结论:(1)实验组精神、饮食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发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发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术后出血、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术后4周,实验组患儿松弛切口处瘢痕条索宽度明显窄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表明,明胶海绵止血可靠,术后反应轻,伤口愈合快,不影响进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蓝 《医学信息》2008,21(10):1844-1845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后不同填塞物的疗效.方法 选择70例鼻内镜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于手术后采用无痛止血海绵和凡士林油纱条进行填塞,比较填塞效果.结果 观察组头痛、鼻部肿痛、鼻腔局部渗血、心理承受和舒适度、取出填塞物后创面出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痛止血海绵使用简单,分布均匀,可防止鼻腔感染,止血效果好,要注意辅以个性化护理,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鼻腔填塞是治疗鼻出血和防止鼻腔鼻窦术后出血粘连或再狭窄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鼻腔填塞材料多种多样,哪一种材料更适合填塞鼻腔,填塞材料能在鼻腔留置多长时间,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目的:综合分析鼻内镜下术后应用不同止血材料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揭示其各自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8-01/2008-12关于医用生物敷料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鼻腔;止血敷料;明胶海绵;纱布;藻酸钙敷料”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创伤修复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4篇文献,中文82篇,英文42篇,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2篇文章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不同填塞材料各具优点,也各有其局限性。术后应该针对各类鼻腔手术方式,范围、大小,出血性质不同,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不同止血材料的生物学特性,选择不同材料实行混合填塞和重点填塞。如何既能快速固定、有效止血,又可以减轻或避免止血后对鼻腔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快伤口愈合、减轻伤痛是鼻腔微创止血和材料填充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减少卧床老年骨科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的护理措施 .方法 骨科手术 5 0例为实验组 ,予综合护理措施 ;4 4例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 .结果 实验组呛咳、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加强对骨科全麻病人术后 3天的体位变换、功能锻炼、呼吸道管理和饮食管理等综合护理方法 ,可有效防止呛咳、减少和预防吸入性肺炎 ,提高老年病人的生命质量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术腔冲洗应用改进的冲洗液对术腔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耳鼻喉科2008年2至12月收住的302例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在给予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术腔冲洗。实验组为0.02%呋喃西林500 mL加复方薄荷油20 mL加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冲洗液为生理盐水50 mL加庆大霉素32万IU加地塞米松10 mg,依据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及术腔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行术腔冲洗前各组疾病分期、分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腔冲洗后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及术腔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喃西林、地塞米松和复方薄荷油冲洗液能有效改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术腔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在矫形外科和颅面重建中已有脱钙骨基质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应用,但用于乳突腔填塞尚缺乏研究。 目的:探寻异种脱钙骨基质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植入乳突腔的成骨效能。 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近交系雌性豚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股骨头松质骨制备牛髂骨脱钙骨基质。20只豚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脱钙骨基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植入鼓泡腔的实验组和取自体髂骨植入鼓泡腔的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植入1个月后两组的成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植入后2个月实验组成骨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说明异种脱钙骨基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植入乳突腔能有效促进乳突填塞后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后油纱条不同抽取时间对患者术后鼻腔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9年鼻内窥镜手术835例患者术后油纱条抽取时间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诊断为鼻窦炎并鼻息肉,麻醉方式均为局麻加强化;手术方式均采用鼻息肉摘除及鼻窦开放术,均选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1998年至2005年355例为A组,A组为1次性抽完或分2次抽完,时间为1~2 d;2005年至2009年480例为B组,抽取时间为4~5 d,每日逐渐抽取1根,直至抽完。结果对出血、鼻腔粘连以及鼻腔脓性分泌物进行比较,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将两组患者头昏头痛时间进行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对油纱条抽取时间的研究发现,延长纱条抽取时间能减少术后出血与鼻腔粘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放性乳突病变切除术后加速乳突术腔上皮化及缩小乳突术腔的有效办法。方法63例行开放性乳突病变切除术的患者按照复查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异种脱细胞真皮组36例,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术腔,碘仿纱条组27例,以碘仿纱条填塞术腔。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对比观察术腔愈合情况和上皮化时间。结果异种脱细胞真皮组术腔上皮化时间为2~4周,平均2.2周;碘仿纱条组术腔上皮化时间为9~35周,平均13.7周,异种脱细胞真皮组的上皮化时间短于碘仿纱条组(P〈0.01)。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促进上皮组织再生,减少术后感染及肉芽发生,加速乳突腔上皮化,提高开放性乳突病变切除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刘爽 《医学信息》2019,(15):104-105
目的 探讨鼻腔扩容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咽部软腭长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OSAHS患者,均行鼻腔扩容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鼻阻力变化及软腭长度。结果 术后患者AHI为(26.89±20.73)次/h,低于术前的(48.32±17.64)次/h,最低SaO2水平为(90.24±7.40)%,高于术前的(80.59±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鼻阻力、软腭长度分别为(0.30±0.12)Pa/(cm3·s)、(37.28±5.46)mm,均低于术前的(0.43±0.15)Pa/(cm3·s)、(45.68±7.30)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采用鼻腔扩容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增加鼻腔有效通气,同时降低鼻阻力,改善软腭长度。  相似文献   

14.
张艺莹  宋广斌 《医学信息》2018,(15):97-98102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在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中的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2月入院治疗的复发性鼻窦炎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经鼻外径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鼻窦CT Lund Mackay评分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对两组手术前、手术后疼痛及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手术后鼻中隔和下鼻甲粘连、下颌窦开口狭窄、眶周软组织淤血发生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VAS评分(1.27±0.31)分、鼻窦CT Lund Mackay评分(6.82±1.28)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5.98±1.21)分,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3.43±0.46)分、鼻窦CT Lund Mackay评分(9.41±1.45)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7.86±1.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鼻中隔和下鼻甲粘连、下颌窦开口狭窄、眶周软组织淤血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鼻内镜手术用于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中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症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藻酸盐辅料应用于低位单纯肛瘘术后创面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我院诊断低位单纯性肛瘘,并行低位肛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1例。观察组术后换药应用藻酸盐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换药次数、创面清洁度和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为(9.03±3.86)次,少于对照组的(13.47±3.9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Ⅰ级清洁率(76.03%)高于对照组(13.22%),Ⅱ、Ⅲ级清洁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7.67±5.37)d,短于对照组的(25.32±3.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藻酸盐敷料应用于低位单纯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可显著减少换药次数、创面分泌物,愈合时间较传统敷料明显缩短,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藻酸盐和自粘型聚亚安酯敷料于中厚皮片供皮区,加速创面愈合的方法。方法烧伤后瘢痕整形中厚皮取皮术后,实验组19例以藻酸盐和自粘型聚亚安酯敷料顺序联合应用覆盖供皮区创面,对照组17例以传统的凡士林纱布加棉垫绷带加压包扎供皮区创面,受术者于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10天揭除敷料时就供皮区疼痛程度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并对敷料对术后活动的影响、术后10d揭除敷料难易程度进行评价,记录两组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时间。结果术后第1天、第2天及术后第10天揭除敷料时,实验组受术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中36.8%受术者术后活动不受限,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0d,实验组揭除敷料更为容易,且实验组供皮区愈合时间平均为9.8d,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藻酸盐敷料和聚亚安酯敷料联合应用于中厚皮片供皮区,具有降低术后疼痛,减轻术后活动不便,操作方便,缩短供皮区愈合时间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术式的改良及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2014年1月~2017年7月100例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改良组采用鼻内镜下改良切口鼻中隔成形术新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手术方法,针对两组患者术后的鼻中隔病变、症状消失率、伤口出血、肿胀,疼痛、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鼻塞、头痛等症状改善,改良组患者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治疗满意度高。结论 采用鼻内窥镜下改良切口个性化鼻中隔成形术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手术方式,具有出血少、粘膜张力小、视野广、愈合好、微创、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更符合鼻腔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下鼻中隔术中穿破的及时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及时修复鼻中隔术中对穿性破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6月~2005年6月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的病人,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28岁。行鼻窦手术和鼻中隔手术,术中出现鼻中隔黏骨膜对穿性破损,17例立即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破损修补术,术中取自体鼻中隔或者鼻甲薄骨片封闭穿孔,复位破损黏骨膜进行修复,采用指套凡士林纱条填塞;2例在头灯照明下常规手术以鼻中隔软骨进行修复,1例未作处理。结果17例立即在鼻内镜下进行修复的病人,随访6个月,术后没有出现鼻中隔穿孔;2例在头灯照明下修复的病人于术后7、10d发现鼻中隔穿孔;1例未处理的病人于术后5周发现鼻中隔穿孔。结论鼻内镜下及时修复鼻中隔手术中出现的对穿性破损,视野清晰,修补可靠;术后局部应慎用激素或者开始使用激素的时间应当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