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玲  吴华慧  王倩  于江宏  张春光 《河南中医》2019,39(10):1596-1600
高血压病与血液流变学存在相关性,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与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高血压病情越严重,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趋势越明显,不同高血压病人群血液流变学表现不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于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发展、预后、预防及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中医临床研究判定疗效提供依据。H型高血压是一种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特殊类型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患者血液黏度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明显增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更高。目前,对H型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直接联系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H型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160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痛汤)和对照组(维生素B1+脑益嗪)。观察治疗前后及不同类型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头痛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经头痛汤治疗后不但疼痛好转(总有效率88.75%),且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0.01),重度及高血压病头痛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最明显。结论:头痛患者治疗前存在严重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头痛汤具有明显缓解疼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参龙降压灵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并发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并发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血脂、血液流变性、氧自由基水平的变化,以及中药参龙降压灵胶囊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2例高血压病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者)及观察组(西药合参龙降压灵胶囊治疗者)各26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氧自由基水平的变化,并选择部分指标与健康人及一般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结果高血压病CRF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氧自由基水平等明显高于一般高血压病患者(后者又高于健康人)。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性及氧自由基等均有明显改善或降低(P<0.01或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病并发CRF可能与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异常改变、氧自由基引发脂质过氧化损伤等因素有关。应用参龙降压灵胶囊治疗可明显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及氧自由基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针刺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陈琼,周逸平(指导)本文观察了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及针刺对其影响,并从血液流变学的角度对针刺降压的作用原理进行了探讨。临床资料:按高血压病诊断分期标准[1],     ...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对105例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病确有瘀血存在,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高血压病之瘀血实质;化瘀承气汤降压效果与复方降压片相当,具有疏通微循环、降低血粘度、改善微血流灌注、维持血流供求平衡、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从瘀论治刍议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认为血瘀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之一,并认为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异常,红细胞变形力减弱,是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病理基础,为治疗高血压病血管并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的病机病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痰浊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之一,认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和微循环障碍,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血管紧张素Ⅱ和心钠素浓度低下,是高血压病普症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刺络放血法对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刺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三棱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38例,观察其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此法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其血液粘滞性。提示:刺络放血法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确切,且能降低心力衰竭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复方鬼箭羽汤对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鬼箭羽汤的降压和改善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口服复方鬼箭羽汤加卡托普利,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血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与其治疗前比较不仅血压明显下降(P<0.01),而且FINS明显降低(P<0.05或P<0.01),ISI显著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IN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压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鬼箭羽汤对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有明确的改善作用,且能改善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0.
轧维 《天津中医药》2000,17(1):42-43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增高,同时由于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病人明显增多.高血压病与卒中、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有直接联系,而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较中青年患者明显加大.因此,近年来,对老年高血压病已引起高度的重视.因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粘度增高与高血压病理生理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川芎嗪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所以笔者观察了川芎嗪治疗4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3例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侯延丽 《陕西中医》2002,23(8):703-70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在关系。方法 :对1 63例患者检测其证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 ,并结合其中医分型进行分析 ,且与 4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高血压病各证型之间因虚实表现和阴阳盛衰不同 ,其血液流变学变化亦异 ,指标测定值总趋势为肝阳上亢 >阴虚阳亢 >正常对照 >肝肾阴虚 >阴阳两虚。两两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此结果对高血压病之中医辨证分型实现客观化 ,标准化提供一些依据 ,指导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平肝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210例,按照分层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5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症状、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三大常规的变化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改善症状,纠正血脂、血糖代谢紊乱,降低血液黏稠度(P<0.05,P<0.01);肝肾功能和三大常规均无异常变化。结论:平肝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降粘散治疗高粘滞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粘滞血症是血液粘稠度增高,以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异常为特征。笔者于1996年3月~1998年3月,应用降粘散治疗高粘滞血症并与西药治疗相对照,其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病例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3~74岁,平均56岁;合并冠心病15例,高血压病7例,脑梗塞12例,无其他合并症8例。对照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5岁,平均54岁;合并冠心病12例,高血压病4例,脑梗塞9例,无其他合并症5例。两组治疗前均衡性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高血压病从瘀论治浅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老年人高血压病多有瘀血阻络之病机特点,并认为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等原因是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病理基础。而且通过临床报道中活血化瘀法的运用及疗效,说明了老年人高血压病从瘀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心脉通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雄根  龙益连  李秋云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04-1204,1222
目的探讨心脉通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3例患者采用心脉通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60d后观察服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心脉通片能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从而改善局部缺氧状态。结论心脉通片可用于高血压病和高黏滞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气虚证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虚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 ,其实质是心功能减退、自由基代谢失衡、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异常及平衡失调 ,其证候表现有内在规律 ,治则有补益脾气和补益肾气的不同 ,从而为补气法治疗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Ⅱ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国内报导不多.为此,我们对33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观察其变化情况.并探讨它与高血压的关系.观察对象:患者来自本院高血压病专科门诊23人,住院部10人,其中女13人,男20人.  相似文献   

18.
伲福达与银杏叶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伲福达与银杏叶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及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作用,对34例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服用伲福达与银杏叶治疗8周,观察患者血压、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结果:伲福达与银杏叶联用降压作用显效率85.29%,其中对Ⅰ、Ⅱ期高血压病疗效更好(P<0.001或0.01);心肌缺血有效率93.94%,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伲福达与银杏叶两药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有很好降压疗效,能预防或减少高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害,减少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通过对82例病人的检测,发现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凝血因子I等有异常,且中医辨证病情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之间呈正相关趋势,而经中医辨证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临床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正相关,亦证明了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结论: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改善其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不少学者在血液流变学方面进行了研究,表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整个过程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纠正高粘血症、改善血液流变性成为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鉴于此,我科应用光量子氧透射液体疗法治疗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中西医科1999年4月~2000年4月住院病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52~76岁;冠心病32例,脑梗塞10例,高血压病24例,糖尿病8例,脑供血不足6例,以上病例均参照有关标准确诊[3]。 2 方法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