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制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冬虫夏草制剂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N模型组、冬虫夏草组.虫草组予人工冬虫夏草粉5.0g/(kg·d)进行干预.第2、4、6周处死大鼠(每组5只).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水平和肾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CTGF、Ⅳ胶原(ColⅣ)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ColⅣmRNA的表达.结果DN模型组尿蛋白排泄明显增加(P<0.01),SCr水平上升(P<0.05)同时肾组织内细胞基质增多,TGF-β1、ColⅣ和CTGF出现高表达.冬虫夏草制剂干预,与DN模型组比较,虫草干预组尿蛋白排泄明显减少,SCr水平降低,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并且肾组织中TGF-β1、CTGF、ColⅣ表达均有下调(P<0.05或P<0.01).结论冬虫夏草制剂对DN具有一定肾保护作用及抗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使TGF-β1、CTGF的表达下调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漏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漏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TGF-β1和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肾脏5/6切除术建立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非治疗组(NT组)和漏芦治疗组(RR组).RR组每天予以漏芦(15 g/kg)灌胃.治疗4 w后,检测各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硬化指数,通过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观察肾组织TGF-β1和CTGF的表达.结果 NT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脏硬化指数较C组明显增加(P<0.01),而RR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脏硬化指数较NT组减少(P<0.05).NT组大鼠肾组织TGF-β1、CTGF表达较C组明显增加(P<0.01),RR组肾组织TGF-β1、CTGF表达较NT组减弱(P<0.05).结论 漏芦可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水平,减轻肾组织硬化,抑制肾组织TGF-β1和CTGF表达.漏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TGF-β1和CT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微量白蛋白尿发生前后应用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单侧肾切除的链脲霉素(STZ)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组、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组分别于糖尿病模型建立后即刻或第9周起开始给予氯沙坦20 mg.kg-1.d-1灌胃,疗程均为8 w。第16周时,观测肾组织形态学及肾功能变化,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DN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持续上升;血肌酐(Scr)、肾脏肥大指数(KW/BW)、肾小球平均体积(MGV)、系膜面积比(FMA)以及肾脏TGF-β1、CTGF、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而肌酐清除率(Ccr)已开始下降。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氯沙坦可通过下调肾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起到肾脏保护作用;但在微量白蛋白尿出现之前进行干预并不比在微量白蛋白尿出现之后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剂量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间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结果 将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贝那普利组(B组)、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组(C组),B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kg-1·d-1灌胃,C组给予贝那普利5 mg·kg-1·d-1、氯沙坦10 mg·kg-1·d-1灌胃,8 w后免疫组化观察各组肾小管间质TGF-β1、CTGF表达,RT-PCR测定TGF-β1、CTGF mRNA表达.结果 B组、C组大鼠小管间质TGF-β1、CTGF表达及mRNA表达较A组均明显下调(P<0.01),同时C组与B组比较其表达表达也显著下调(P<0.05).结论 中剂量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比单用贝那普利能更有效下调DN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1、CT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缬沙坦联合丹参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肾小球平均体积、肾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及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两药联用的肾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缬沙坦与丹参联合治疗组(联合组).8 w后观察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β2微球蛋白排泄率(β2-MG)等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肾小球的平均体积、电镜观察并测定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血糖、HbAlc、Ccr、UAE、β2-MG均显著上升(P<0.01);肾小球平均体积、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均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中TGF-β1的蛋白质表达显著上调(P<0.01).缬沙坦和(或)丹参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除血糖、HbAlc外均被显著抑制(P<0.05或0.01),联合组优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丹参对DM大鼠具有改善肾脏病理结构的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Ⅳ型胶原(Col-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DM组:链脲佐菌素(STZ)70 mg/kg腹腔注射;氯沙坦干预组(氯沙坦组):氯沙坦30 mg·kg-1·d-1灌胃,检测各组在2、4、8 w的尿白蛋白及肾脏肥大指数;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TGF-β1、FN、Col-Ⅳ mRNA表达.结果 DM组和氯沙坦组中TGF-β1,Col-Ⅳ和FN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氯沙坦组TGF-β1 mRNA在4、8 w均低于DM组(P<0.05或P<0.01);氯沙坦组Col-Ⅳ在4、8 w时均低于DM组(均P<0.05);氯沙坦组UAER在4、8 w时均低于DM组(均P<0.05);氯沙坦组肾肥大指数在各时间段均略低于DM组(均P>0.05).结论 氯沙坦具有抑制DM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栾健  王艳  马瑞霞 《山东医药》2010,50(17):28-29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模型组和缬沙坦治疗组。高脂高糖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DN模型。缬沙坦治疗12周后,检测大鼠血糖(BG)、血肌酐(sCr)、肾质量(KW)、肾肥大指数(KW/BW)、TC、TG和24 h尿白蛋白(UAL)。用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实时定量PCR检测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24 h UA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N模型组高于缬沙坦治疗组(P〈0.01)。缬沙坦明显改善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DN模型组肾组织TGF-β1 mRNA表达上调(P〈0.01),BMP-7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缬沙坦可显著抑制肾组织TGF-β1过度表达(P〈0.01),部分上调BMP-7的表达(P〈0.01)。结论缬沙坦可减少蛋白尿及细胞外基质,改善肾脏病理,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GF-β1及恢复BMP-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DN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组和NAC组.8周后测定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TGF-β1的表达水平,观察肾脏标本病理变化.结果 (1)DN组和NAC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1268.3±297.5)μg/24 h和(315.9±86.8)μg/24 h比(31.2±8.9)μg/24 h,q值分别为29.85、16.76,均P<0.01];肾皮质TGF-β1表达水平升高,肾小球系膜区免疫组化指数7.35±1.17和3.87±0.71比1.95±0.34(q值分别为l0.75、5.82,均P<0.01),肾小管间质区免疫组化指数21.21±3.78和10.67±1.86比3.62±0.79(q值分别为15.20、11.36,均P<0.01),肾皮质mRNA表达量0.72±0.06和0.45±0.05比0.23±0.04(q值分别为9.13、7.45,均P<0.01),肾脏病理改变明显;(2)与DN组比较,NAC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减少(q=8.17,P<0.01),肾皮质TGF-β1的表达水平降低[肾小球系膜区免疫组化指数(q=4.97,P<0.01),肾小管间质区免疫组化指数(q=6.86,P<0.01),肾皮质mRNA表达量(q=3.69,P<0.05)]和肾脏病理病变轻;(3)NAC组大鼠肾皮质TGF-β1 mRNA的表达量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正相关(r=0.749,P<0.05).结论 NAC对DN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与抑制TGF-β1表达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acetylcysteine (NAC) on the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in renal cortex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rats.Methods A rat model of DN was established.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DN group and NAC group.After 8 weeks treatment,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 was determined.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in renal cortex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RT-PCR analysis.Patho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renal cortex were observed.Results (1)The levels of UA 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N group and NAC group [(1268.3±297.5) μg/24 h and (315.9-±86.8) μg/24 h] than in control group [(31.2±8.9) μg/24 h,q-29.85,16.76,both P<0.01].The groups of DN and NAC versus group of control showed the increased levels of activity of TGF-β1 in renal cortex [immune-histochemistry index of glomerular mesangial area:7.35±1.17 and 3.87 ± 0.71 vs.1.95±0.34,q= 10.75,5.82,both P<0.01];immune-histochemistry index of renal tubulointerstitium [21.21± 3.78 and 10.67±1.86 vs.3.62±0.79,q=15.20,11.36,both P<0.01];the expression of mRNA in renal cortex[0.72±0.06 and 0.45±0.05 vs.0.23±0.04,q=9.13,7.45,both P<0.01].The patho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 significant in DN group and NAC group.(2)The NAC group versus DN group showed a decreased levels of UAER (q=8.17,P<0.01),activity of TGF-β1 in renal cortex [immune-histochemistry index of glomerular mesangial area:q= 4.97,P<0.01]immune-histochemistry index of renal tubulointerstitium (q = 6.86,P < 0.01 );the expression of mRNA in renal cortex (q= 3.69,P<0.05) and showed improvement of pathomorphology in renal cortex.(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xpression quantity of TGF-β1 mRNA in renal cortex and UAER level in NAC group(r= 0.749,P<0.05).Conclusions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NAC on the kidney of DN rats may be partly related with inhibi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相似文献   

9.
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给予槲皮素100mg*kg-1*d-1,治疗共8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肾小球蛋白激酶C活力.RT-PCR检测方法观察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观察槲皮素对肾小球形态及病理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存在肾小球高滤过,尿白蛋白排泄率、肾重/体重、肾小球细胞膜蛋白激酶C活力明显升高.肾脏皮质TGF-β1基因表达显著增加,肾小球肥大.给予槲皮素治疗2周及8周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肥大均较糖尿病未治疗组显著降低,肾小球细胞膜蛋白激酶C活力及TGF-β1基因表达显著下降.肾脏病理改变不显著.结论槲皮素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力可以纠正糖尿病早期肾脏高滤过、高灌注,并同抑制肾脏皮质TGF-β1基因过度表达有关,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对防治糖尿病肾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非治疗组、糖尿病药物治疗组,观察血糖、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肾组织光镜下PA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下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及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肾组织TGF-β1、PPAR-γ表达增加(P<0.01),病理改变明显.而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肾组织TGF-β1、PPAR-γ表达低于糖尿病组(P<0.05),病理改变减轻.结论罗格列酮可活化PPAR-γ,下调TGF-β1,减少糖尿病大鼠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缬沙坦联合丹参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肾小球平均体积、肾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及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两药联用的肾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缬沙坦与丹参联合治疗组(联合组).8 w后观察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β2微球蛋白排泄率(β2-MG)等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肾小球的平均体积、电镜观察并测定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血糖、HbAlc、Ccr、UAE、β2-MG均显著上升(P<0.01);肾小球平均体积、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均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中TGF-β1的蛋白质表达显著上调(P<0.01).缬沙坦和(或)丹参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除血糖、HbAlc外均被显著抑制(P<0.05或0.01),联合组优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丹参对DM大鼠具有改善肾脏病理结构的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肾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并设立正常对照(NC)组;DN对照(DN)组,苦参碱治疗组(MT)(100 mg·kg~(-1)·d~(-1)),腹腔给药8 w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苦参碱对DM大鼠肾功能的影响,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NC组大鼠比较,DN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增多,肾小球体积增加,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升高,肾组织TGF-β1表达上调(P<0.01).苦参碱明显减少DN大鼠尿蛋白排泄量,降低血清BUN、Cr水平(P<0.05,P<0.01),肾小球体积明显改善,肾组织TGF-β1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 苦参碱显著改善抑制肾脏TGF-β1表达,改善肾小球肥大,减轻蛋白尿,对DM大鼠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Exendin-4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1 (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高糖高脂饲料结合小剂量的链尿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Exendin-4低剂量治疗组[4 μg/(kg·d)]和Exendin-4高剂量治疗组[20 μg/(kg·d)],治疗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24 h蛋白尿、血糖、血脂,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两种方法检测TGF-β1的表达.结果 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相比,Exendin-4治疗组的血糖、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均下降(P<0.05),高剂量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相比,Exendin-4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的TGF-β1表达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的TGF-β1表达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Exendin-4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14.
Liu BC  Luo DD  Sun J  Ma KL  Ruan XZ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5):320-323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大鼠糖尿病模型肾脏肥大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糖尿病肾病组(A组)、伊贝沙坦治疗组(B组)、健康对照组(C组),A和B组大鼠制成糖尿病模型,B组予以50mg/kg伊贝沙坦灌胃。观察第4、8、12周大鼠的血糖、体重、尿白蛋白、24h尿蛋白的改变及第12周时的肌酐清除率(Ccr)、肾重、肾脏肥大指数、肾组织总蛋白含量、肾小球面积和体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厚度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观察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l的表达。结果 A组和B组大鼠血糖较C组明显升高且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P<0.01)。A组大鼠的体重较C组明显下降,B组有所增加(P<0.05)。随时间的推移(第4、8、12周),A组大鼠尿蛋白、尿白蛋白逐渐增加,B组明显减少(P<0.01)。A组大鼠Ccr较C组显著升高(P<0.01),B组Ccr明显下降(P<0.05)。至第12周时,A组大鼠肾脏重量、肾脏肥大指数、肾组织总蛋白含量、肾小球面积和体积均较C组明显增加(P<0.01),B组均较A组降低(P<0.01,P<0.05)。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显示,A组大鼠CTGF与TGF-βl的表达均高于C组(P<0.01),B组明显低于A组(P<0.01,P<0.05)。A组大鼠GBM较C组明显增厚(P<0.01),B组较A组明显变薄(P<0.01)。肾小球CTGF、TGF—βl的表达与肾脏体积呈正相关(r=0.83,r=0.83;P<0.05)。结论 早期应用伊贝沙坦可抑制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肥大和CTGF表达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脂联素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吡格列酮治疗组[15mg/( kg·d),PT组].每周测量体重,每两周测定血糖,于实验第8周末处死大鼠后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相关生化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同时留取肾皮质液氮冻存与福尔马林固定,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脂联素受体、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血尿素氮、24h尿量及尿微量白蛋白、肾肥大指数明显升高(P<0.01),血肌酐含量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DM组比较,PT组仅在实验前期出现短暂的血糖降低,后期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T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P<0.05),血尿素氮、24 h尿量及尿微量白蛋白、肾肥大指数等指标明显下降(P<0.01).实时RT-PCR结果显示,与NC 组比较,DM组的脂联素mRNA表达量下降,而TGF-β1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DM组相比,PT组脂联素mRNA水平升高(P<0.05),而TGF-β1 mRNA表达明显受抑制(P<0.01).结论 脂联素对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作用,吡格列酮可以通过增加脂联素在肾脏的表达来抑制TGF-β1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对肾脏发挥独立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鹿茸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鹿茸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基因水平探讨鹿茸方疗效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鹿茸方小剂量治疗组、鹿茸方中剂量治疗组、水飞蓟宾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干预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R)、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肾皮质TGF-β1;用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UAER、肾皮质TGF- β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均较正常大鼠显著上调(P<0.05);鹿茸方中、小剂量组显著降低模型UAER、肾皮质TGF- β1含量,显著下调肾皮质TGF- β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鹿茸方及对照药物水飞蓟宾均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肾皮质TGF-β1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Ⅳ型胶原(CⅣ)水平的影响。方法63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9例)采用糖尿病(DM)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疗程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CⅣ和尿TGF-β1、CTGF水平,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CⅣ和尿TGF-β1、CTGF水平下降(P〈0.05或P〈0.01),UAER明显降低,Scr、血脂指标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降低早期DN患者TGF-β1、CTGF水平而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小剂量雷帕霉素治疗糖尿病肾病(DN)大鼠,观察雷帕霉素对DN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雷帕霉素干预组。第5周起雷帕霉素干预组予雷帕霉素1 mg·kg-1·d-1干预8 w。12 w末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alb)、肾重/体重等的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肾小球平均体积及系膜基质扩张指数。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及雷帕霉素干预组大鼠血糖、Ccr、24 h Ualb均显著上升,大鼠肾脏明显肥大,肾小球平均体积、系膜基质扩张指数、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均显著增加;肾皮质TGF-β1、FN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雷帕霉素干预后,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部分被抑制。结论小剂量雷帕霉素能够减轻肾脏肥大,抑制系膜外基质聚集,下调TGF-β1、FN的表达,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对糠尿病肾病(DN)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糖尿病组、雷帕霉素组.第5周起雷帕霉素组予雷帕霉素1 mg·kg-1·d-1干预8 w.12 w末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Ualb)、肾重/体重等的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肾小球平均体积及系膜基质扩张指数(EMMI).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皮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及雷帕霉素组大鼠血糖、Ccr、24hUalb均显著上升,大鼠肾脏明显肥大,肾小球平均体积、EMMI、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均显著增加;肾皮质CTGF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雷帕霉素干预后,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部分被抑制.结论 小剂量雷帕霉素能够减轻肾脏肥大,抑制系膜外基质聚集,下调CTGF的表达,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C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尿中的排泄情况及贝那普利的干预效果.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C)、DN模型组(DN)和DN 治疗组(DN 贝那普利).DN 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灌胃,NC和DN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饲养4 w后观察大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尿中的MCP-1在排泄量、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肾脏组织中MCP-1的表达水平.将第5代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NC)、高糖组(HG)和高糖 治疗组(HG 贝那普利),观察系膜细胞内MCP-1 mRNA表达.结果 DN组和DN 贝那普利组大鼠血糖较NC组显著升高(P<0.01). DN组大鼠肾重、肾脏肥大指数、尿白蛋白(UAlb)/尿肌酐(Ucr)、尿MCP-1/Ucr及肾组织内MCP-1的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与DN组比较,上述指标在DN 贝那普利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显示DN组病理改变较DN 贝那普利组重.细胞实验显示,HG组所培养的系膜细胞内MC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但用贝那普利处理后MC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MCP-1在早期DN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尿中的排泄均增加,MCP-1的监测有望成为早期DN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