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患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但也可无急性炎症病史。由于病程长,病情较顽固,症见虚实复杂.且易复发,甚至影响生育。作自1993年以来,运用自拟活血化瘀药内服结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18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液中降钙素原(PCT)以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比率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9月该院的70例胰腺炎住院患者,其中急性胰腺炎患者5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17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组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断与分级标准”。另外收集5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血液。应用西门子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 PCT 浓度;使用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 hs-CRP 检测仪测定 hs-CRP 浓度;迈瑞公司 BC-66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中性粒细胞比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的 PCT、hs-CRP 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均高于慢性胰腺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 <0.01);以 PCT>0.5 ng/mL,hs-CRP>10 mg/L 为阳性检测值,急性胰腺炎的 PCT 和 hs-CRP 的敏感度分别为96.2%和94.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T 对急性胰腺炎的特异性为98%,高于 hs-CRP 的特异性(90%)。结论PCT 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联合 hs-CRP 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G反应蛋白(Hs-CRP)在乳腺炎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快速生化分析仪对100例不同乳腺炎症患者和50例非乳腺炎症患者进行Hs—CRP定量检测。结果乳腺急性炎症患者Hs-CRP值显著高于乳腺慢性炎症患者(P〈0.01),乳腺慢性炎症患者Hs-CRP显著高于非乳腺炎症患者(P〈0.01);乳腺急性炎症患者的wBc及中性粒细胞比值显著高于乳腺慢性炎症患者和非乳腺炎症患者,而乳腺慢性炎症患者与非乳腺炎症患者比较,WBC和中性粒细胞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s-CRP在诊断乳腺炎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方面优于传统的WBC及中性粒细胞值等感染指标。  相似文献   

4.
颜玲  周俊兰 《上海护理》2011,11(4):43-45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病程长,反复发作,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院自2009年5月-2010年5月运用中西医结合加红外线对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将86例患急性、非特异性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分别采用“微波加中药皮肤透入疗法与常规抗生素疗法治疗,比较二种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  相似文献   

6.
朱小东  张阳根  谢志雄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07-2307,2309
目的分析10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VCS参数的变化,了解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细胞体积(V)、高频电流传导(C)、激光散射(S)技术来测定100例细菌感染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中性粒细胞体积(NEV)、中性粒细胞核浆比例(NEC)、中性粒细胞颗粒大小及密度(NES)。结果感染组的NEV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NE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EC则无明显改变。结论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可作为细菌感染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C-反应蛋白对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炎症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全血快速CRP分析仪对114例疾病中的炎症性疾病和非炎症性疾病患者进行CRP定量检测。结果炎症性疾病患者的CRP值显著高于非炎症性疾病者(P〈0.01),急性炎症患者CRP值显著高于慢性炎症者(P〈0.01);慢性炎症患者CRP值显著高于非炎症性疾病者(P〈0.01),而血沉(ESR)、WBC及中性粒细胞相差不大(P〉0.05)。结论 CRP诊断炎症性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优于传统的感染指标ESR、WBC及中性粒细胞。CRP检测在炎症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变化、疗效观察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形态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中性粒细胞形态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针70例AOPP患者按诊断标准分组,分别常规取血制片,瑞氏染色后,观察中性粒细胞改变,并分类100至200个中性粒细胞,计算毒性指数和核突积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所有AOPP患者中性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中毒改变,细胞大小不一,同一患者相差可达1们以上(最大直径18.2μm,最小直径8.4μm);(2)中性粒细胞中均有毒性颗粒出现,且中毒越严重,病程越长,毒性指数就越高,中毒颗粒在细胞中的分布亦愈多,预后越差;(3)胞核有多种形态的核突出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病情越重,差异越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值小于0.01和0.005);(4)重症中毒患者和死亡病人,基中性粒细胞常常表现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核肿胀,甚至破碎,溶解等退行性变。结论:观察AOPP患者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形态变化,对了解中毒程度,判断预后及转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诊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腹腔镜对诊治妇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176例妇科急腹症病人应用腹腔镜诊断及治疗作回顾性总结。结果:其中异位妊娠137例,占77.8%;急性盆腔炎15例,占8.5%;卵巢破裂13例,占7.4%,出血性输卵管炎9例,占5.1%,输卵管扭转2例,占1.2%。所有病人均在镜下明确诊断,除2例中转开腹外,余全部手术成功,成功率98.8%。对于既往传统药物保守治疗的急性盆腔炎和出血性输卵管炎,腹腔镜手术取得良好疗效。结论: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尤为安全、适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用ELISA法测定38例急性脑梗死、33例恢复期脑梗死(RSCI)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sICAM-1、sVCAM-1。同时测定末梢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脑梗死体积。结果:ACI组血浆sICAM-1、sVCAM-1浓度明显高于RSCI组及正常对照组,ACI患者血浆sICAM-1、sVCAM-1浓度与脑梗死体积、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结论:sICAM-1、sVCAM-1参与了ACI病理生理发展过程,sICAM-1、sVCAM-1可作为ACI后监测病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妇科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及头孢噻肟钠治疗4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1例,用药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血象、阴道分泌物及进行妇科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妇科急性盆腔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疗效优于头孢噻肟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由Beckman—Coulter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产生的VCS参数一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DW),是否能作为新的急性细菌感染指标。方法采用LH750血液分析仪测定124例菌血症患者和129名健康人的NDW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DW值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见于白细胞数正常或者低于正常的菌血症患者。结论在辅助诊断细菌感染方面,NDW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中性粒细胞VCS参数——NDW将有可能作为辅助诊断细菌感染又一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可用于临床检测中性粒细胞抗体的方法,为诊断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提供依据,并减少临床标本用血量。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对正常人群和不同类型患者群的全血标本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特异性抗CD16抗体和非特异性IgG型抗体。结果:正常人群中CD16表达>90.78%,相对荧光强度>3255.66。IgG非特异性结合<4.07%,相对荧光强度<11.74。20例临床非自体免疫性患者中性粒细胞抗体检测19例阴性,5例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检测到3例阳性,6例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2例阳性。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抗体方法简单,初步结果较为可靠,有临床应用和扩大检测项目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其病情较为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本院妇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西药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盆腔炎(CPID)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常因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慢性盆腔炎的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工作。2004年8月至2006年2月,本院采用高频热疗辅以中药汤剂治疗慢性盆腔炎9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及研究盆腔炎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反应蛋白(CRP)、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前炎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盆腔炎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58名健康同龄妇女为对照组,然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MCP-1、CRP、GM-CSF、前炎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观察组中急性和慢性、不同严重程度者的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MCP-1、CRP、GM-CSF、前炎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盆腔炎患者高于轻度与中度盆腔炎,中度盆腔炎则高于轻度盆腔炎,而急性盆腔炎患者仅血清前炎因子及CRP高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盆腔炎患者血清MCP-1、CRP、GM-CSF、前炎因子及血液流变学均呈现较高的状态,并且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由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产生的VCS参数—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DW),是否能作为新的急性细菌感染指标。方法采用LH750血液分析仪测定124例菌血症患者和129名健康人的NDW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DW值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见于白细胞数正常或者低于正常的菌血症患者。结论在辅助诊断细菌感染方面,NDW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中性粒细胞VCS参数——NDW将有可能作为辅助诊断细菌感染又一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炎,根据病程长短可分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可以迁延成为慢性。慢性盆腔炎由于反复发作,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作者采用中药红藤汤加普鲁卡因低压高位灌肠治疗盆腔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近5年来对急慢性盆腔炎100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牟菁华 《现代护理》1997,3(5):63-64
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慢性盆腔炎(Chronic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因患者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病程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而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和心理压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盆腔炎的防治。几年来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过程中,我们结合临床认真观察与探讨比较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法,自1993年3月~1996年12月我院妇科其中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共计104例,她们曾多次采取西药抗菌素静滴消炎与理疗等方式治疗效果均不明显,而后当我们改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孙红  朱杰  林云华 《检验医学》2012,27(12):1027-103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在急性细菌感染和心脑血管意外、大手术术后及急性消化道出血等应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28例急性细菌感染患者、56例急发性心脑疾病患者、51例大手术术后患者、42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及50名健康对照者中的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包括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平均高频传导率(MNC)、中性粒细胞平均激光散射值(MNS)及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DW)。结果急性细菌感染组的MNV、MNC、MNS、NDW分别为(154.90±7.61)fL、146.02±2.56、134.13±6.18、24.88±3.57;急发性心脑疾病组分别为(144.50±6.52)fL、146.64±2.60、139.00±3.50、20.40±2.34、;急性消化道出血组分别为(147.42±5.00)fL、147.00±3.10、138.00±3.91、21.51±2.50;大手术术后组分别为(150.84±5.96)fL、146.20±3.13、136.80±4.87、22.75±1.99;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40.22±4.27)fL、147.21±2.05、142.42±6.18、18.56±1.15,急性细菌感染、急发性心脑疾病、急性消化道出血、大手术术后组与对照组的MNV、MNS、N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急性细菌感染组的上述各参数变化最为显著。应激性疾病组(包括急发性心脑疾病患者、大手术术后患者和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MNV、MNS、NDW分别为(147.50±6.29)fL、137.50±4.70、21.66±2.54,与急性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的VCS参数能反映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与应激性疾病时血液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细菌感染疾病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