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部第二外科田边达三教授的研究小组表明,在预防血凝的药物中有的具有抑制癌细胞转移的功能。防止癌细胞转移是癌症治疗的最大课题。主要以预防血栓为目的的这种药物没有副作用,可望作为预防癌细胞转移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2.
消炎痛的副作用──痉挛到93年11月份上,已发现有8名患者因使用消炎痛(indomethacine)药物而引起痉挛等副作用。日本厚生省向全国发出“医药品副作用情况通报”.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消炎痛时,引起重视。消炎痛属非甾族化合物类镇痛消炎药物,该药物...  相似文献   

3.
药物性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报告逐渐增多,使用的药物种类越多,副作用也越多。使用6种药物的患者,副作用约5%;如应用16种药物,副作用则高达40%;这可能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有关。一般由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多是对消化、神经、循环、代谢、血液系统以及皮肤的毒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均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就是气道粘膜炎症这一立场来进行研究 ,药物治疗的疗效亦根据其抗炎作用来评价。吸入型类固醇激素抗炎作用强而全身副作用远低于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者 ,因此导致了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革命性转变 ,即由支气管扩张剂抑制气道收缩转变为以抑制炎症为中心的治疗。现在内科领域中吸入型类固醇激素处于长期管理药中首选的地位。在儿科领域中 ,尽管意识到吸入型类固醇激素的疗效 ,但日本的儿科医师对其安全性持慎重态度 ,因此其适应证为重度哮喘患者。但由于日本有 2 0年的使用经验和对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5.
一、妊娠时的药物应用1.药物对妊娠母体的影响:对妊娠母体投药时应注意观察与妊娠这一特殊生理状态所致的副作用的出现。妊娠、分娩虽然是一生理现象,但对母体也是一较大的负荷,在妊娠时机体内的代谢机能均呈亢进状态,也增加了肝肾的负担,故对药物的代谢、吸收机能比非妊娠对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对其处理及排泻能力均低下,其药物的副作用出现率也比非妊娠时为高。故在妊娠时,一般药物给予较小剂量即能发挥药效,其作用的持续时间也相应的延长,而给予相对的大剂量时,即可出现有害的副作用。2.药物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药物对胎儿及  相似文献   

6.
有报道 ,日本慢性功能性头痛 (偏头痛、肌紧张型头痛 )的发病率占人口的 3 0 %以上。饱受头痛之苦的患者中 ,许多人都自认为是“得了头痛” ,以一种有病的状态郁郁度日。近年来 ,随着对头痛病情了解的逐步深入 ,在临床中导入了以偏头痛为中心的新药物疗法 (triptan类药物 )。但从另方面看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非药物疗法 ,而且选择非药物疗法的人也不少。这些疗法的主要依据是 :头痛的发病、诱因、加重因素等均与以应激为主的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而且许多人尽量避免药物副作用的愿望十分强烈。本文介绍的头痛体操就属非药物疗法之一。一、所谓…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疗法的优缺点太田保世所有药物都具有三方面作用:①用于治疗目的的药理作用;②非治疗目的的药物作用;③对机体的副作用。通常将非治疗目的药理作用亦视为副作用。三种作用在多数病例既与用量有关,也与个体反应性有关。就这种意义来讲,氧也与其它“药物”相同。...  相似文献   

8.
张东 《日本医学介绍》1999,20(12):560-561
对于初次治疗结核病病例,以异烟肼(H)、利福平(R)为主,辅以链霉素(S)或者乙胺丁醇(E),再加上吡嗪酰胺(P),这是现今所确立的治疗结核的标准方法,并已证明疗效良好。然而,由于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等主要药物的副作用以致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不能使用,或者遇到耐药结核杆菌时,常难采用标准方法治疗,难治的病例不在少数。尽管日本确认了11种抗结核药物,但若除外主要药物,就有很多药物其疗效相对而言,副作用发生的机率高,症状重。因此渴望开发出与现有的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效强且副作用少的抗结核新…  相似文献   

9.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肾脏综合医疗中心的阿岸教授等发明了一种新方法,能抑制在脏器移植手术中产生的排斥反应。这种新方法就是通过聚酯纤维制作的滤净器除去在血液中发挥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使免疫作用降低,从而抑制排斥反应。该方法是通过旁路在体外处理血液,操作容易,去除淋巴细胞后的血液再次输回到体内,因而对人体损耗少。过去对排斥反应使用强力免疫抑制药物,副作用多,使用方法困难,而这个新方法副作用少,所以脏器移植手术也可简单易行。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决定在肾脏移植手术中采用此新方法,以确认其效果。该新方法的正式名称为“装有捕捉淋巴细胞滤净器的胸导管引流系统”。该方法所用的器具有代替血管  相似文献   

10.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行开发抑制糖类在消化道吸收的药物已历时25年,消化道中的蛋白分解酶是不能被分解的,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的非蛋白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被深入地进行了研究。1977年德国拜耳公司由放线菌的培养液中提取近似低聚糖(寡糖)的抑葡糖苷酶,在日本也立即开始进行临...  相似文献   

11.
关于C型肝炎干扰素疗法的展望在肝炎中大部分是C型肝炎,其中对非A非B型肝炎使用了多种治疗方法,但只取得暂时性的疗效,至多是抑制炎症进展,多数都不能称为是对病因的治疗,于扰素(IFN)是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抑制细胞增殖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的药物,用来治...  相似文献   

12.
抗心律失常药是直接与离子通道结合,或通过受体等的间接作用,使离子发生变化,从而抑制心肌细胞的电活动,纠正心律失常。而且抗心律失常药不仅影响异常电活动,对正常的电活动也有影响。另外,由于电活动的过度抑制也会产生新的心律失常(致心律失常作用),通过抑制离子流也会影响心肌收缩力。不少药物在心功能低下或心功能不全时禁用。因此,抗心律失常药在某种意义上是难以正确使用的药物,但其效用显著,在临床上处于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50年毕业于医学部,可以说是和战后日本医学同时成长起来的。那时对高血压尚无积极的治疗方法,只是给镇静药或采取静脉放血(用注射器抽血)。从1951年起已经能在临床上应用具有降压作用很强的神经节阻断药。此后相继研制了许多药物,尤其是近十年来这个领域的进展非常显著。而医生对降压疗法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开始出现的神经节阻断药降压效果好,但副作用大,现已淘汰。除血压极高而濒于危险的情况一般很少使用,但这种病例几乎没有。这是因为近年来相继研制出许多副作用小并且容易使用的药物。目前,降压药的种类很多。根据怎样发挥药效即根据作用机理分为利尿药、交感神经抑制药、血管扩张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阻断药等。  相似文献   

14.
在治疗癌症时,往往由药物产生副作用。日本协和发酵工业会社最近研制出既能克服癌症治疗中引起的副作用,又有抗癌作用的生物新药G—CSF(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癌症有化学疗法、放射疗法等。在治疗中最大的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以及伴随而来的机体防御能力下降,对治疗不利。G—CSF本来就是人体内的物质。它具有增加颗粒细胞的作用。该社将其一部予以改变,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  相似文献   

15.
血栓,止血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最新动向迄今的研究成果显示,导致血栓性疾病的主要病因有:1凝血抑制因子的功能降低;2凝血因子的功能亢进;3纤溶系统的功能降低;4血小板功能亢进;5血管内皮细胞障碍。凝血抑制因子的功能低下主要是指抗凝血酶、蛋白C(PC)、蛋白S(PS)等先天性缺乏症,此病不仅见于欧美人,也见于日本人。凝血因子的功能亢进是指具有活化的PC不能灭活的第因子(FV)Leiden及前凝血酶多基因型(G20210A)的患者,该病主要出现于欧洲,这两种变异在日本人中至今仍未发现。纤溶因子的功能低下是以纤溶酶原异常症为代表的疾病,日本人最多见,为欧美人中未被发现的…  相似文献   

16.
人们很早就知道并且现在仍在使用的主要镇痛药有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和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或环氧化酶阻断剂 )。前者有抑制呼吸、便秘、躯体 /精神依赖性 ,后者有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 ,这就成为继续开发易于使用的镇痛药的理由之一。新药应与阿片类镇痛药和NSAIDs具有同等镇痛效果且副作用小。从中枢 /末梢神经系统中 ,推测有促进和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研究成为开发镇痛药的手段。抑制性氨基酸γ 氨基酪酸 (GABA)、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以及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是其中多与疼痛…  相似文献   

17.
近年,化学疗法使急性白血病治疗取得了较长足进展,诱导缓解率达80%以上,今后的治疗目标是完全治愈。因此,目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在于通过短期使用大剂量作用机理不同的非交叉耐药性药物来彻底杀灭肿瘤细胞。另一方面,即便给予如此强有力的治疗,也有的病例未获得缓解或者有的病例复发,从中分析明确了这是存在有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因素。故当务之急是要开发克服这种耐药性、副作用小且可大剂量使用的非交叉耐药性药物。一、MX2MX2是由梅泽等开发的新的半合成蒽环类药物,时L1210白血病、Lewis 肺癌、Colon26结肠癌等小  相似文献   

18.
早产约占分娩的10%,妊娠30周以前出生婴儿或体重1000克以下未成熟儿的管理问题很多,解决好此问题的关键是预防早产。先兆早产的原因大部分由于早期宫缩,因此,如何选择抑制宫缩,且对孕妇及胎儿副作用少的药物,是很重要的。目前,日本常用盐酸苯氧苯丙酚胺和二苯哌酯,在副作用和效果上尚有问题。对象及方法:1980年5月至1984年12月,对大分医科大学产科住院的无心疾病、糖尿病、肾肝疾病等合并症的21例先兆早产,静脉点入羟苄羟麻黄碱连续7天以上,羟苄羟麻黄碱(50mg/5ml 安瓿)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500ml 溶解后静脉输入,浓度由50μg/分开始,以后每隔30分增加50μg/分,直增至抑制宫缩为止,原则上  相似文献   

19.
徐敏  迟宁 《日本医学介绍》2004,25(3):141-141
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部藤森实教授新近研究开发出一个新的副作用小的乳腺癌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是用无害药物,让“变为”抗癌药物的肠道细菌集聚在癌组织周围,而且抗病药物仅对癌灶发挥作用。明年,日本将设立整合细菌制剂化、销售的生物网络,考虑在两年后开始与制药企业同组学术性的临床试验。乳腺癌等“固形”癌组织,内部一般都处于乏氧状态。研究人员将目光投注到嗜好厌氧状态的肠道细菌———弧型菌身上。动物实验已经表明,通过将弧型菌注射到血液中,细菌可“潜入”到癌组织并增殖降低副作用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徐敏  相似文献   

20.
由于心律失常发生机理基础电生理知识的积累、诊断技术的提高、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的开发 ,以及非药物疗法的进展 ,近年来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出现了飞跃发展。特别是在药物治疗方面 ,在日本自 1 95 6年开始使用奎尼丁 ,此后又开发了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的已有 2 0种以上 ,其间与 CAST报告 (CardiacArrhythmia Suppression)于 1 989年发表 ,尽管其在临床实践上导致了不少混乱及不必要的不安 ,但 CAST提出的问题郑重唤起人们要注意恰当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并激起了对新型无副作用心律失常药的研制 ,还进而导致了非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