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何金鑫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14-16, 24
目的探讨结肠癌病例采用腹腔镜根治术.传统开腹术的疗效及应激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湖北省大冶市人民医院行传统开腹手术的48例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选取行腹腔镜根治术的48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应激反应.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实际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操作用时较对照组长,差异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消化功能复常用时、术后镇痛用时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吗啡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的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癌细胞转移.肿瘤复发及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应激与炎症反应指标相关数据与对照组保持一-致(P>0.05),术后 3 d除SOD外,研究组其他各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对结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可获得与传统开腹相近的根治效果,同时手术创伤更小、术中实际出血量更少、患者机体应激与炎症反应更轻.并发症控制情况更佳,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7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且与开腹手术具有同样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开腹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开腹组35例,腹腔镜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膀胱充盈时间及排尿量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较前下降(P>0.05),腹腔镜组术后CEA及CA125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性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腹腔镜组性功能评分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并维持其正常的性生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单纯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导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3年的远期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可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远期生存率,优于单纯腹腔镜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模式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8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配合模式,研究组采用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入手术室时,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入手术室时,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模式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缩短手术时间,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奉友刚 《四川医学》2014,(11):1443-144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7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二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和留置导尿时间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术后2年生化复发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而且在肿瘤控制方面与开放性手术具有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江亮   《中国医学工程》2015,(3):84-84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切除术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0.69%(P<0.05);随访1年,研究组复发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张超华 《中外医疗》2013,(22):57-57,5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以及切除淋巴结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早期E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生命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以及预后(复发率、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46),低于对照组的21.74%(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CA125、CEA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FACT-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两组复发率、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均能下调早期EC患者CA125、CEA水平,改善预后,但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刘耿耿 《河南医学研究》2023,(16):2986-2989
目的 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对其炎症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周口骨科医院收治的7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术式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40例,接受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32例,接受微创经皮椎管减压后外侧融合手术(mis-PLI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差异。结果 研究组围手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炎症指标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椎间隙前缘、后缘高度增加,研究组术后的椎间隙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椎管矢状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椎管矢状径均较术前增加,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及ODI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OLIF...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和术后复发率的差异.方法 将124例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41例,对照组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输血量、术后生化复发率等指标,分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在患者术前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为(127±39.7)mL,对照组出血量为(400±18.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率为11.5%,对照组输血率为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21±0.51)h,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7±1.0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减少出血、输血、术后生化复发率等方面较腹腔镜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患者纤维化及氧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治疗肝癌的优越性。方法:收集来我科进行肝切除的病例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n=25)和研究组(腹腔镜下肝切除组,n=28)。比较两组间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比较围手术期两组间纤维化及氧代谢指标差异。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缘及切除肝脏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第一次进食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d,研究组血浆AST、ALT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氧代谢指标并无明显波动,但对照组波动明显。术后1、3、7、14d,研究组纤维化相关指标HA、PCⅢ和Ⅳ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与开腹手术一致,但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肝脏受损程度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禤锦峰  李炯先  龚超  黎峰 《微创医学》2023,(3):316-319+336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单孔加一腹腔镜(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五孔法)治疗,观察组接受SILS+1(两孔法)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接受ERAS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通过血常规检查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后炎症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开腹D2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D2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年的复发率,以及术后2年病死率。结果: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但远期复发率、病死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新辅助化疗下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新辅助化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结果两组肿瘤下缘距远切端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总长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1d、第3d、第5d的伤口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微创碎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微创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胃肠激素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MTL水平高于对照组,GA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s-CRP、IL-6、TNF-α、CRP、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hs-CRP、IL-6、TNF-α、CRP、Cor水平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微创碎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更突出,术后应激反应较轻,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康复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Roux-en-Y吻合术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拟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133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研究组采用改良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总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总时长、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9%vs. 12.12%)(P<0.05)。结论改良Roux-en-Y吻合术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该术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宝丰分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低位直肠癌患者6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进行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进行常规腹壁小切口标本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3 d、5 d疼痛程度、术后1个月术后肛门功能、术后美观满意度。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1 d、3 d、5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观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可缩短康复进程,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美观满意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对肛门功能影响较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梅英  蔡丽萍  廖绮玲 《吉林医学》2011,(18):3660-3661
目的:观察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7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淋巴数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淋巴数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良好,但因其自身对技术要求较高,所以,一般在有条件的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关闭盆底腹膜对预防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病例98例,按手术方式未行盆底腹膜关闭46例为对照组,行盆底腹膜关闭52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年、术后2年出现肠梗阻的比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2年出现肠梗阻的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关闭盆底腹膜对预防术后肠梗阻的效果优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未关闭盆底腹膜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