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血透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原性疾病 ,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损害等为特征 ,其中合并急性肾衰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我院 1 995到 2 0 0 0年共收治 41例中、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患者 ,现将血透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女 1 3例 ,男 2 8例。年龄 2 5~ 5 6岁 ,平均 3 8岁。血透前肌酐 40 5~ 2 0 79μmol/ L ,平均 888μmol/ L。尿素氮 1 1~ 3 8mmol/ L,平均 2 2mmol/ L。血小板 1 1~ 1 43× 1 0 9/ l,平均 5 3×1 0 9/ L。血钾高于 6.5 mmol/ L 5例 ;合并消化道出血 (包括无明显临床表…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1999年1月—1991年1月应用酚妥拉明与速尿联合应用治疗流行行出血热并发心衰肺水肿9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1岁~58岁.全部病例均以1987年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为诊断依据.心衰、肺水肿发病期为1例发生于低血压休克期,8例发生于少尿期及多尿期.血尿素氯平均为31.2mmol/L最低为21.2mmol/L,最高为55.1mml/L,临床表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心率快,心律规整,口唇或指端青紫等.  相似文献   

3.
陈铁生 《中原医刊》2003,30(12):34-35
我院于 1992年 9月~ 2 0 0 2年 9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5 92例 ,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NHDC) 16例。现将其临床特征 ,发病的有关因素和转归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NHDC16例中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2 5~ 68岁 ,平均年龄 5 2岁。全部病例均按卫生部 1987年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的标准诊断。NHDC诊断标准 :高血糖 ( >33 3mmol/L ) ,高血浆渗透压 ( >35 0mOsm /L) ,有或无高血钠 ( >15 0mmol/L)而缺乏明显酮症 ,并有进行性意识障碍[1,2 ] 。1 2 临床特点 :①流行性出血热并发NHDC时的病期…  相似文献   

4.
现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 42例老年重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HFRS)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2 4例 ,女 18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6 5 .3岁。1.2 临床资料 诊断与分型依据卫生部 1987年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发热期入院 2 4例占 5 7.4% ,低血压休克期入院 4例占 9.5 2 % ,少尿期入院 14例占 33.33%。临床分型 :重型 32例占 76 .19% ,危重型 10例占 2 3.81%。血清尿素氮 (BUN)平均 2 4.7± 10 .2mmol/L ,肌酐 (Cr)平均 412± 32 6 .6umol/L ,血清转氨酶升高者 36例。少尿或无尿平均3.5天…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5年至1997年12月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42例,均进行了血液透析治疗,治愈率为85.72%,病死率为14.28%,现将我们的透析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概况 男32例,女10例,年龄21~62岁,平均39.5岁。透析前血肌酐487~1389smol/L,平均772.9~xmol/L,尿素氮14.7~40.8mmol/L,平均26.8mmol/L。开始透析时间为发病后5~10天,平均6.7天,少尿期后1~5天,平均3.2天。其中少尿期2天内开始透析的18例,从开始透析到进入多尿期时间为3~4天,平均3.4天。少尿期3~5天才开始透析的24例,进入多尿期时间为3~11天,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立非  李宜 《医学综述》1998,4(5):267-268
<正>我科自1985年1月~1997年5月经血液透析(血透)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38例,均为危重型,占所收治的危重型105例中的36.19%,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6例,女2例,年龄22岁~62岁.BuN均值34.33mmol/L.最高值达104mmol/L.Cr均值1151μmol/L.最高值达3238μmol/L.两者分别与危重型未透析组的Bun及Cr经t检验,P均>0.05.BPC11~20×10~9/L11例.入院时有典型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6例、发热期越期到少尿期18例,低血压休克期与少尿期重叠14例.无尿25例,血压测不出8例.透析前1例少尿持续时间达16天,另1例透析前无尿9天.有多器官衰竭33例,最多有7个器官衰竭.高血压伴高血容量综合征34例,收缩压最高达28kPa,舒张压最高16kPa.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0年1月~2005年2月共收流行性出血热患者443例,死亡34例。病死率为7.67%,34例中男26例,女8例;年龄19~78岁,平均44.8岁。所有病例都符合1987年2月卫生部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试行)》的诊断标准,死于多尿期4例,其余死于休克、少尿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 5 8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 :本组共 5 8例 ,男性 36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2 6~ 5 5岁 (平均年龄 32岁 ) ,发病后 5~ 7天入院 ,41例处于无尿期 ,1 7例处于少尿期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 ,并伴有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 ,不同程度肺水肿 ,左心衰。血小板平均为 (6 1 .8± 1 .5 )× 1 0 9/ L ,血尿素氮 (BUN)平均为 (2 9.8± 3.5 ) mmol/ L ,血肌酐 (Scr)为 (1 0 92± 2 84.6 )μmol/ L,碳酸氢根 (HCO- 3)平均为 (1 4.8± 3.6 )mmol/ L,血钾…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脑水肿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治疗棘手,病死率甚高。为加强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脑水肿的防治,提高治疗效果。现将入住我院的40例病人,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为2000-11~2003-01间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37例,女3例。年龄18~68岁,平均37.8岁。诊断符合1986年南京肾综合征出血热会议制定的标准。其中,中型5例,重型29例,危重型6例。入院时间3~7 d,平均4.9 d。全部病例均有发热,体温39℃以上者27例,Ⅱ期重叠16例。其中,发热与休克Ⅱ期重叠5例,休克与少尿Ⅱ期重叠11例,Ⅲ期重叠(发热、休克、少尿)18例。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21例,其中肺水肿5例。1.2脑水肿诊断条件病人在少尿期或多尿早期出现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谵语、头痛、抓空、烦躁,甚至抽搐等症状,同时具备以下2项者:①视物模糊、眼底镜检查有视乳头水肿;②持续高热,伴有休克或休克纠正后进入少尿期,或休克与少尿两期重叠;③血清钠<130 mmol/L。1.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8.5~40.3)×109/L,平均15.54×109/L,血小板计数(22~97)×109/L,平均...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与方法 我院近10年来收治流行性出血热65例,均符合《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诊断标准。6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25~53岁,平均39岁。低血压休克期19例(占47.5%),少尿期11例(占27.5%),少尿期和休克期重叠10例(占25%)。平均病程16日。对照组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20~54岁,平均40.5岁。  相似文献   

11.
琚新  郭明栓 《中原医刊》1991,18(1):9-10
重型出血热是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一种危重情况,其病情复杂多变,各种病理变化互为因果,治疗比较困难,病死率也较高。1983年~1989年11月我们收治了1396例 EHF 患者,其中重型216例,死亡76例,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卫生部1987年2月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所规定的诊断分型标准。性别、年龄、居住地:死亡病例中男性44例,女性32例;年龄18~61岁;城市25例,乡村51例。各期病死率:单纯发热期0例,低血压休克期34例(44.7%),少尿无尿期35例(46.1%),多尿期7例(9.2%).死亡原因:尿毒症及其合并症(脑水肿  相似文献   

12.
王改锋 《中原医刊》2003,30(8):22-23
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是流行性出血热 (EHF)的重症之一 ,我院自 1996年 10月~ 2 0 0 2年 8月共收治了EHF致ARF患者 40例 ,应用多巴胺、硝苯吡啶和速尿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40例EHF致ARF住院患者均诊断明确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0例 ,其中男 11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3 7.8岁 ,Scr平均为 2 2 3 .8ummol/L ;对照组 2 0例 ,其中男 10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3 7.4岁 ,Scr平均为 2 19.7ummol/L。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出现少尿现象均排除肾前性少尿而确定为肾性少尿。治疗组患者进入少尿期即用多巴胺 2 0mg加入 10…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87年~ 1998年共有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死亡病例 40例 ,死亡时期多在出血热少尿期及多尿期移行阶段 ,过去一直认为 HFRS少尿期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脑水肿、肺水肿及颅内出血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通过本组病例分析 ,我们认为 HFRS多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死亡病例均系我院住院病人 ,均符合 1985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会议判订的诊断及分型标准 ,其中男 36例 ,女 5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6 5岁 ,平均年龄 36岁。死于休克期 5例 ,少尿期 2 3例 ,多尿期移行阶段 12例。 5例休克期…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20例重度休克的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搜集了我院从1995~2000年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重度休克的病例资料,选出其中有明确诱因的20例患者进行分析,以便临床重视流行性出血热重度休克的诱因,提高其治愈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5例,女5例,年龄15~63岁,平均39岁。入院病日:最早第4日,最晚第10日。入院病期:低血压休克期8例,发热期、低血压期重叠5例,低血压期、少尿期重叠7例。1.2诊断标准均按1981年全国EHF会议所订的诊断标准。2诱因分析与讨论2.1延误病情延误病情5例,占25%(5/20)。(1)早期误诊3例,误诊为上感2例,肾炎1例。由于高热早期均应…  相似文献   

15.
癫痫样抽搐是流行性出血热严重并发症之一,常成为导致死亡的原因。现将3年收治的1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0~58岁。危重型8例,重型4例。死亡11例,治愈1例。二、发作时期:发生于低血压休克期3例,少尿期4例,多尿期移行阶段5例。三、发作次数:发作1次者6例,2次者1例,3次者1例,呈持续状态者4例。四、实验室检查:12例血尿素氮,均值为24.6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检查8例,均值为14.2mmol/L;血钠检查10例,均值为132mmol/L;血钙检查10例,均值为4.6mmol/L;血总蛋白检查5例,均值为42g/L。眼底早期检查3例,无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3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合并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院1994年12月至1995年12月收治重型EHF伴ARP患者3例,均为男性.年龄38~72岁.透析治疗前尿少2~5天,尿量<400ml/天,血尿素氮(BUN)达30.77~56.8mmol/L,血肌酐(Cr)达920~2920μmol/L.其中2例伴有消化道出血.2 血液透析方法采用SPS—550型透析机,YT120—CA透析器,醋酸盐透析液,血液流量(QB)200~300ml/分.小剂量肝素抗凝,合并消化道出血者采用高血流量无肝素化透析.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是流行性出血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发病急、变化快 ,常发生于少尿期 ,一旦发生往往危及患者生命。如果医护人员能够紧密配合及时实施切实有效的抢救措施 ,多数患者能转危为安 ;如果医护人员能够周密地观察病情变化 ,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 ,往往就能避免该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脑出血患者 6 8例 ,现将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6 8例中 ,男 5 0例 ,女 18例。年龄为 16~ 6 0岁 ,其中 16~ 19岁 6例 ,2 0~ 40岁 5 0例 ,41~ 6 0岁 12例。发生在少尿期 5 4例 ,多尿期 14例…  相似文献   

18.
1988年12月至1989年3月,我科对12例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下简称出血热)患者的血浆中皮质醇、胰岛素和血糖在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做了动态观察。患者年龄20~50岁,均男性。其中轻型、中型和危重型各4例。 1 结果 1.1 低血压休克期 2例,为危重型。测3次皮质醇为1104~3588nmol/L(正常≤552nmol/L)均值2484nmol/L。胰岛素20.5~24mU/L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血液透析(HD)对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疗效[1]。我院地处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区,从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共对25例重型出血热患者进行了血液透析配合透析治疗加强了护理工作,现将护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中男18例,女7例,平均48.6岁。HD前无尿11~例,平均 21天,少尿 13例,平均少尿 3天, 1例多尿期肾衰。BUN平均值为 39 4 mol/L。脑水肿 1例,肺水肿 4例。 HD最多9次,最少1次。经HD和积极综合治疗后痊愈1…  相似文献   

20.
<正> 我院1983~1988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394例,回顾诊断发现有15例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8%),现小结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EHF防治方案诊断标准。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1~64岁,平均43.6岁。EHF分型:中型2例,重型8例,危重型5例。ARDS发生于发热期1例,低血压休克期5例,少尿期9例。二、EHF发生ARDS的诊断依据:参照1988年广州会议制定的ARDS诊断标准,EHF病程中具备下述三项者,可诊断为ARDS。(1)呼吸频率>28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