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印克杰  戴晓章 《解剖学杂志》1992,15(5):354-358,T031
本文在电镜下对生后4天、16天、30天和90天四组大鼠孤束核内侧亚核(mNTS)内突触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其在生后有一个继续发育变化的过程,这可能与该核功能的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透射电镜对猫的孤束核胶状质亚核(SNG)的突触型式进行了观察,除看到已报导的轴—树突触、轴—体突触、树—树突触外,还发现该核内含有轴—轴突触及突触球等结构。SNG内轴—树突触最常见,而轴—体突触、轴—轴突触和树—树突触则较少。各类突触中的突触囊泡多为圆形清亮囊泡,而扁平清亮囊泡和大颗粒囊泡较少。扁平清亮囊泡多与圆形清亮囊泡共存于同一轴—轴突触终末内。轴—轴突触均为对称型突触,有时与树突或胞体相连形成轴—轴—树突触或轴—轴—体突触。突触球多为以树突和棘为中心的中心树突型突触球。此外在SNG内还观察到嵴突触,并联突触等连接形式。SNG内突触的复杂性表明传入冲动在该核中可能经过扩散、汇聚和突触前抑制等多种复杂的整合过程调节内脏活动。  相似文献   

3.
用切断颈迷走神经的顺行溃变法结合免疫组化(PAP法)研究了孤束核内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与NT样免疫反应(NT-LI)结构超微结构及其联系。发现溃变的迷走神经传入纤维终末多呈电子致密型,少量为电子透亮型;溃变的轴突终末少量地与NT-LI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突触,较多的与未标记的树突或胞体形成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突触;NT-LI结构可作为突触前成分或突触后成分与未标记的细胞构成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突触,NT-LI结构间各存在对称性的轴-体、轴-树和树-树突触。结果表明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可与孤束核内NT-LI细胞构成突触,但数量较少,孤束核内的NT-LI细胞可能作为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与迷走神经背核中节前神经元或高位脑部之间联系的中间神经元的一部分,从而参与内脏、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马晓凯  王滨  范凯  付元山 《解剖学报》2007,38(2):139-143
目的 探讨大鼠丘脑前核-海马下托复合体神经元环路的突触结构及谷氨酸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HRP束路追踪结合包埋后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结果 在丘脑前核内,可见HRP顺行标记的海马下托复合体传入轴突终末,终末多为卵圆形,内含圆形透亮突触小泡和数个线粒体.其做为突触前成分与HRP标记的树突或非HRP标记的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突触.在谷氨酸胶体金免疫反应切片上,胶体金颗粒标记胞体、树突、轴突终末等.HRP标记的轴突终末和一些非HRP标记的与突触后成分形成非对称性突触的轴突终末(Gray Ⅰ型)内,胶体金颗粒密度明显大于背景(胞体、树突、Gray Ⅱ型轴突终末等)的胶体金颗粒密度.其平均胶体金颗粒密度为突触后树突的3倍多,为对称性轴突终末(Gray Ⅱ型)的6倍多.在两张邻近的连续切片,γ-氨基丁酸(GABA)胶体金免疫反应切片上,GABA胶体金颗粒浓重标记Gray Ⅱ型轴突终末,背景标记极少;而非对称性轴突终末(Gray Ⅰ型)胶体金颗粒标记极弱.谷氨酸胶体金免疫反应切片上,Gray Ⅱ型轴突终末胶体金颗粒标记极弱.GABA阳性轴突终末与HRP标记的树突形成对称性突触,在同一树突上可见GABA能轴突终末形成的对称性突触和其他轴突终末形成的非对称性突触.结论 丘脑前核内来自海马下托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轴突终末是谷氨酸能的;来自海马下托复合体皮质投射神经元轴突终末,在丘脑前核与投射至海马下托皮质的神经元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  相似文献   

5.
用双重免疫染色包埋前免疫电镜法,在光镜和电镜水平观察了大鼠孤束核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元的分布及其神经末梢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之间的关系。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元呈棕色,主要分布于孤束核的连合亚核、内侧亚核以及背侧周边区。在孤束核的尾侧部、连合亚核的腹外侧部及背侧周边区观察到蓝绿色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和棕色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其中一些神经元内两者共存。电镜观察结果: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细胞质内有棒状或卵圆形的电子密度较高的吲哚-β-半乳糖苷酶反应产物,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末梢内见到电子密度较高的DAB反应产物以及清亮小泡和颗粒小泡。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末梢和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之间形成对称性轴一体突触。  相似文献   

6.
丁炯  载晓章 《解剖学杂志》1993,16(3):252-256
电解损毁大鼠一侧下丘脑室旁核后,将HRP注入同侧颈迷走神经干,电镜观察迷走神经背核中室旁核的投射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及突触联系.结果:迷走神经背核中室旁核的少量纤维终末可以与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构成突触;多数终末与该核内中间神经元等的胞体、树突、树突棘及轴突构成突触.以轴-树突触为主,突触类刑以Gray I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孤束核吻侧段(rNTS)内脑啡肽免疫反应阳性(ENK-ir)终末、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GA-BA-ir)神经元及阿片μ受体免疫反应阳性(MOR-ir)神经元三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包埋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色结合免疫金颗粒双重标记后,电镜观察。结果:在电镜下可见ENK-ir产物主要定位于圆形清亮突触小泡及大颗粒囊泡表面,GABA-ir产物主要分布于胞体及树突内部,多见于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等结构,MOR-ir产物主要位于树突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结构表面;ENK-ir轴突终末与GABA-ir神经元胞体及树突之间形成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突触联系,以对称性突触为主;ENK-ir轴突终末与MOR-ir神经元的胞体及树突形成以对称性突触为主的突触联系;GA-BA-ir与MOR-ir产物共存于神经元内,GABA/MOR-ir神经元与免疫反应阴性的终末形成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突触,以对称性突触为主。结论:rNTS内的ENK-ir终末可能通过与MOR结合,调节GABA能神经元的活性,从而参与味觉信息的感受和调节。  相似文献   

8.
刘玲  闫蕴力  赵金平 《解剖学报》2007,38(2):158-162
目的 观察大鼠孤束核吻侧段(rNTS)内脑啡肽阳性(ENK-ir)终末与γ-氨基丁酸(GABA-ir)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法 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包埋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合免疫金颗粒标记的电镜双标技术.结果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可见rNTS内有大量的ENK-ir纤维和终末及散在的GABA-ir神经元.ENK-ir终末与GABA-ir神经元之间形成密切接触.在电镜下可见ENK-ir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圆形清亮突触小泡及大颗粒囊泡表面.ENK-ir轴突终末与GABA-ir及阴性神经元胞体及树突之间形成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突触联系,以对称性突触为主.结论 rNTS内的ENK-ir终末可能通过抑制或增强GABA能神经元活性,或直接抑制味觉感受神经元活性的方式,参与NTS内味觉信息的感受和调节.  相似文献   

9.
将HRP注入家兔脊髓腰膨大灰质,在对侧下橄榄背侧副核内显示出大量HRP顺行标记的脊髓纤维终末。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标记终末构成的突触。标记终末主要含圆形清亮囊泡,少数含扁形或多形清亮囊泡,清亮囊泡间常夹有散在的大致密芯囊泡。在下橄榄背侧副核内,大部分标记终末形成轴树突触,少数形成轴体突触。有一标记终末同时含圆形及扁形两种清亮囊泡,各与一树突及一胞体构成突触。特别是标记终末还参与构成轴轴突触及突触球。本文还对这些特殊结构的机能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在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脑干内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样阳性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终末的生后发育、表达和分布以及与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新生(P0)大鼠所有的三叉神经中脑核(Vme)神经元的胞体内均可观察到VGluT1的表达,3d(P3)时,VGluT1的表达最强,之后至P11,VGluT1的表达随着发育逐渐下降。P11后,在Vme神经元的胞体内未检测到VGluT1样免疫阳性产物,但在阴性胞体周围可观察到VGluT1样免疫阳性终末分布;(2)生后0d,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其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Vodm-LRF)、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Vpdm)和三叉上核尾外侧部(Vsup-CL)内已可观察到VGluT1样阳性纤维终末分布。生后7d,VGluT1样阳性纤维终末开始在三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AVM)、上橄榄核背侧区(ADO)出现;(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于生后12d在Vme、Vodm和Vpdm内和生后21d在Vsup-CL内分别观察到一些VGluT1样阳性终末与PAG样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密切接触。以上结果提示:VGluT1可能与生后发育过程中大鼠脑干内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的兴奋性联系的建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突触的衰老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透射电镜结合体视学方法,对3月龄、10月龄和30~34月龄大鼠弓状核突触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老龄组大鼠神经毯呈萎缩变性相,大树突内脂褐素增多,小到中等大小的树突出现空泡变性、多泡体和膜被多层体等,棘萎缩减少;轴突终末内突触囊泡减少而大颗粒囊泡积聚,部分突触前、后膜变薄、缩短或间断,突触小球少见;轴-体、轴-树和轴-棘突触数减少,突触密度、突触连接带面密度和突触膜总长度降低,GrayⅠ型和即Ⅱ型突触间隙增宽。上述结果表明,老年弓状核突触在数量、形态和结构上发生了衰老性改变,这是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衰老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标记法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法(PAP法)对大鼠迷走神经背核尾侧部内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终末的核内联系进行了电镜下的研究.发现少量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轴突终末与HRP逆行标记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树突构成非对称性突触;大多数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轴突终末与未标记中间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构成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突触,以轴-树突触为主;未标记的轴突终末也可同HRP逆行标记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构成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突触.由此认为核内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终末可通过直接或间接联系(后者为主)作用于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从而参与对内脏、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在PVN神经网中,最多见的是轴—树突触,其次是轴—体突触,偶尔可见树—树突触。根据所含的突触小泡不同,可把轴突末稍分为三类:Ⅰ、含有大量的清亮小泡,混有一些小的致密核心小泡。Ⅱ、含有大量圆的清亮小泡,混有一些大的致密核心小泡。Ⅲ、单纯含有大量圆及椭圆的清亮小泡,大小不等。多种不同性质的轴突末稍共同参与PVN的神经内分泌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用免疫组化电镜技术对骶髓后连合核中SP祥、CGRP样、L-ENK样阳性终末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SP样阳性终末主要含圆形清亮小泡,间有少量颗粒囊泡,主要与中、小树突形成不对称型轴-树突触(93%);还可见到不对称型轴-体突触(5%);也可见到少量的轴-轴突触(2%),SP样阳性终末为突触后成分。CGRP样阳性终末以含圆形清亮小泡为主,有的终末内混有颗粒囊泡。大多数终末(89%)与树突构成轴-树突触,但以远侧树突为主;也有少数(6%)的CGRP样阳性终末与胞体形成轴-体突触;还观察到由阴性终末与CGRP样阳性终末构成的轴-轴突触。L-ENK样阳性终末以含圆形清亮小泡为主,有时可见散在的颗粒囊泡,多与中、小树突形成不对型轴-树突触(92%);也观察到轴-体突触(5%)和轴-轴突触(3%)。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免疫电镜技术研究了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内5-HT样、SP样和L-ENK样的免疫反应阳性亚微结构。5-HT样免疫反应阳性的胞体较多,常见5-HT样阳性树突与阴性轴突终末形成多为非对称性的轴-树突触;偶见阳性轴突终末与阴性树突以及阴性轴突终末与阳性胞体分别构成轴-树和轴-体突触.SP样阳性胞体数目较少,可见少量含多形性小泡的阴性轴突终末与之形成轴-体突触;由阴性轴突终末与阳性树突所形成的轴-树突触最常见;阳性轴突终末与阴性胞体和阳性树突分别构成轴-体突触和轴-树突触。L-ENK样阳性胞体数目也较少,L-ENK样阳性树突与阴性轴突终末所形成的轴-树突触最多见,可见L-ENK样阳性胞体与阴性轴突终末构成轴-体突触;偶见阳性轴突终末与阴性树突形成轴-树突触。上述各种突触均主要含圆形小泡,有时有少量扁平小泡、椭圆形小泡和颗粒囊泡。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电镜法在大鼠中缝大核内观察到:(1) 5-羟色胺(5-HT)样阳性轴突终末与阴性胞体、阳性和阴性树突以及阴性轴突终末,分别形成轴-体突触、轴-树突触和轴-轴突触;阴性轴突终末与阳性胞体和阳性树突分别形成轴-体和轴-树突触;(2) P物质样(SP样)和亮氨酸脑啡肽(L-Enk)样阳性轴突终末与阳性和阴性的胞体和树突,以及阴性轴突终末与阳性胞体和树突分别形成轴-体突触和轴-树突触,L-Enk样阳性轴突终末之间形成轴-轴突触;(3) 上述5-HT、SP和L-Enk样结构所形成的突触中,阴性轴突终末与阳性树突所形成的轴-树突触最多见;(4) 上述阳性轴突终末内主要含透明圆形小泡。免疫反应产物为电子密度高的物质,主要沉积于膜性细胞器的表面、透明圆形小泡和部分颗粒囊泡内和小泡膜上。  相似文献   

17.
A morphometric analysis has been done on developing rat substantia gelatinosa of the lower cervical and upper thoracic levels of the spinal cord starting on the 15th day of gestation.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cell body diameter, cytoplasmic/nuclear areas, synaptic density, synaptic type and vesicle morphology of the presynaptic terminal in axodendritic synapses. Cell body size and cytoplasmic/nuclear areas of gelatinosal cells increase until the 15th day postnatally and then decrease somewhat to the adult values. The first synapses are seen on gestation day 17. Synaptic density increases linearly until the third day postnatally. Axodendritic synapses are most common throughout development and in the adult,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axoaxonic synapses increases and axosomatic synapses decreases during development. Most of the terminals in axodendritic synapses contain clear-spherical vesicles but the occurrence of clear-flat vesicles and dense-cored vesicles in the terminals increases during development. It appears that thes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provide a stable index of development in the substantia gelatinosa which can be correlated with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Hopefully, they will provide a means to assess subtle anomalies induced by nonteratogenic drugs or other environmental changes.  相似文献   

18.
景孝堂  王子仁 《解剖学报》2005,36(2):117-122
目的研究斑马鱼视神经再生过程中神经递质的变化,探讨神经递质和神经再生的关系。方法应用斑马鱼视神经再生模型,通过电镜技术观察顶盖表面纤维和灰质层突触的形态变化。结果视神经损伤后顶盖突触变化过程大致可分4个时期:1.视神经损伤后早期顶盖突触结构的退变;突触密度和突触小泡密度均下降,空型终末密度增大,8d时突触小泡密度降到最低水平;而空型终末密度最高。2.损伤后14d再生纤维大量进入顶盖;这一时期大核小泡和小核小泡密度都大量增加,但进入顶盖的纤维还没有或很少形成突触,14d时突触密度降到最低。3.损伤后2ld的特征是突触大量形成和圆形清亮小泡、扁平清亮小泡密度增加。4.再生晚期突触形态和功能恢复及精确化;100d时突触密度和突触小泡密度都大体恢复正常,但大核小泡密度还很高。结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对早期神经再生的启动和突触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而肽类和胺类可能对再生轴突的投射和精确化有重要作用;神经递质促进神经再生有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