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脑梗塞和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病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临床工作中对脑梗塞与脑出血的部分病例鉴别诊断甚为困难。腰穿虽可作为鉴别诊断参考,但对颅内压增高和后颅凹出血仍列为相对禁忌,对小量包绕性脑出血腰穿也未必能与脑梗塞鉴别。近年来有关计量计分法与临床诊断符合率的比较陆续有报道,但正误率各家报道不一。CT扫描在地县级医院尚未普及的情况下,为寻求更为符合临床实际的方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癫痫     
目的 探讨中风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理。方法 对64例住院确诊的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随访。结果 脑出血急性期发生中风后癫痫率为24例(58.5%),脑梗塞急性期发生率为6例(26.1%),病灶多在颈内动脉供血区,以脑叶病变多见。结论 中风后癫痫以脑出血急性发生率高,脑梗塞则以恢复期发生率高,病灶多在脑叶。其发病机理:急性期为脑水肿和代谢障碍,而恢复期多由于慢性病灶所致。  相似文献   

3.
中风是中老年人癫痫发作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对既往无癫痫发作史的中风后迟发性癫痫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其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选择我科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住院经CT或MRI证实的脑出血(CH)、脑梗塞(CI)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存活出院者为研究对象。中风后迟发性癫痫的诊断标准为中风出院后发生癫痫2次或2次以上,无其他原因所致的癫痫发作患者。通过电话、书信或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6~66个月,平均随访期为28个月。诊断为中风  相似文献   

4.
脑CT对脑出血有高度的分辨率,平扫即可显示有无血肿以及血肿的形状、大小、部位和是否有脑室出血,同时又可与临床表现相似的脑梗塞、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出血相鉴别。以往经常诊断为内囊出血的病人,经脑CT检查发现,其中基底节出血占66%以上,丘脑出血占18%,合并脑室出血占33%。另外,CT检查也提高了对脑于及小脑出血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1994年5月起,经CT和RM确诊203例中风病人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早期预防及预后评估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3例中脑梗塞101例,男74例,女27例,年龄42~83岁,平均63.6岁,脑出血102例,男76例,女26例,年龄38~87岁,平均60.8岁。1.2 分组方法 参考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对脑卒中临床研究工作中建议。将脑梗塞,脑出血,  相似文献   

6.
高场强磁共振能分辨脑出血5期12个阶段不同的信号特点,还能分辨脑梗塞新近期与陈旧期.经临床与磁共振(MR)诊断的高血压性脑出血73例中发现血肿与梗塞并存者40例(54.8%),其中15例(41.6%)在脑出血前即早已存在,故称之为“双重性”中风并分为3个亚型:(1)A 型指新近血肿与新近梗塞并存7例(17.5%);(2)B 型指新近血肿与陈旧梗塞并存26例(65%);(3)C 型指陈旧血肿与陈旧梗塞并存7例(17.5%).在40例并存的脑梗塞中有36例为腔隙性梗塞.40例高血压“双重性”中风的血肿36例为大灶性(90%),4例为小灶性(10%),后者临床表现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40例“双重性”中风的出血灶与梗塞灶均在穿支动脉系统,说明高血压性脑出血与腔隙性脑梗塞是同一疾病的两种发病形式.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中风和肺性脑病伴神志障碍病人各10例的血气检查及临床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风昏迷病人均根据全国第二届神经精神学术会议标准确诊,病人年龄52~74岁,其中脑梗塞9例(再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三种计量诊断法对临床表现和腰穿确诊的168例急性脑血管病进行了验证。本文采用张广生的脑出血与脑梗塞鉴别分数表(表1),李君言的七项临床积分指数表(表2)及汤旦林的脑出血与脑梗塞计量诊断表(表3)。168例中脑梗塞128例,脑出血40例,同时填写三种计量表。  相似文献   

9.
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危急重症中风病人40例,疗效较满意。 1.临床资料:男24例,女16例;年龄46~84岁,平均67岁。按中医分型,阳闭者16例,阴闭者20例,脱证4例。按西医分型,脑出血17例,脑梗塞2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脑梗塞与脑出血患者血脂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脑梗塞病例100例,脑出血病倒86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对其血脂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脑梗塞组的病人TC,TG及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组病人TC,TG,LDL-C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塞组与脑出血组间的比较,脑梗塞的TG显著高于脑出血组(P<0.01),其余血脂指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发现脑梗塞与脑出血的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LDL-C水平升高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子,其机制与LDL-C致动脉粥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风病人肺部感染与便秘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部感染和便秘是中风常见的两个并发症。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中风病人经通便治疗后肺部感染亦随之好转 ,故对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3年 4月期间住我院的中风病人进行相应的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脑梗死及脑出血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头颅CT确定诊断。肺部感染根据发热、多痰、肺部闻及湿性 口罗 音、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确定。便秘病人包括入院前 3d至出院期间曾连续 3d未排大便者。住院时间不足 12d者剔除。符合上述条件的中风病人共 3 2 0例 ,于发病后 1h至 3d入院 ,其中男 171例 ,女 14 9例 ;年…  相似文献   

12.
一、临床资料一年来,我院收治有凝视麻痹的中风病人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7~8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5~78小时。左侧肢瘫25例,右侧肢瘫23例,47例双眼凝视病灶侧,1例凝视病灶对侧。全部病例均CT确诊,其中脑出血27例,脑梗塞21  相似文献   

13.
现将近年来我们遇到的8例混合性中风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52~76岁,高血压病史5~25年。7例系首次中风发作,1例有腔隙性中风史。活动中发病4例,安静状态发病2例,睡眠中发病2例。昏迷伴右偏瘫2例,伴左偏瘫1例;头痛、呕吐伴右偏瘫2例;只表现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2例;眩晕、呕吐伴行走不稳1例。初诊为脑出血5例,脑梗塞2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脑CT检查:一侧脑出血伴同侧半球内脑梗塞3例,伴对侧半球内脑梗塞3例;一侧小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脑梗塞合并脑出血的效果.方法:67例脑梗塞合并脑出血患者,均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诊治,患者均进行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脑梗塞合并脑出血结果以及病灶大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与磁共振检查于发病24~72h的疾病检...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病人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给病人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临床应用补阳还五汤对中风恢复期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例病人均经头颅CT检查,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诊断标准[1].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42岁~76岁,平均58.3岁,其中脑出血32例,脑梗死48例.并设对照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发病时间1月半年内,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脑动脉硬化发生率,在高血压病人群中比正常人高出7倍。因此脑血管疾病确是困扰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脑中风(脑梗塞和脑出血)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因此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如何及时防治中风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137例急性脑卒中病人进行了血糖观察,并初步探讨其病情与死亡率的关系。1.临床资料:137例病人中,脑梗塞81例,脑出血56例;年龄43~85岁,平均59.6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1970年开始对血浆尿酸与中风的发生率的关系进行了8年系统的研究。作者全部研究的314例中,8年来死亡80例,其中21例因中风而死(脑出血8例,脑梗塞13例),9例(脑梗塞)是中风后的幸存者。因此,共30例发生中风。314例尿酸平均为5.9±1.8mg%。按年龄分组,50~59岁的没有发生中风者有143例,尿酸平均为5.9±1.9mg%;而发生中风的9例,尿酸平均为6.9±1.5mg%。60~69岁没有发生中风者103例,尿酸平均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尚不统一。其病理生理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治疗并未有相应的进展。治疗中存在的三个问题是诊断的正确性,病人取得即刻疗效的可能性;及急性期治疗的远期疗效。现在卒中的临床演变提示传统对诊断脑梗死的根据必须被废除,特别是损害部位在大脑半球者。因为局限性脑内血肿而无明显血液渗入脑脊液即可被误诊为脑梗塞。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虽高,但在脑出血及脑梗塞的急性期血压水平并无鉴别价值。临床  相似文献   

20.
患无症状性咽下困难的老年病人的咳嗽反射减弱,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诱导咳嗽。本研究旨在弄清脑梗塞或脑出血所致的无症状性咽下困难是否与应用ACEI所致的血清P物质低浓度消除有关。病人和方法A组为16例有脑梗塞或脑出血病史的病人(男性7例,女性9例),均有高血压和无症状性咽下困难。B组为10例正在服用咪达普利(imidapril)治疗但无咽下困难的门诊高血压病人。对照者为7例健康者。因睡眠时咳嗽反射减弱,所以脑梗塞和脑出血病人的无症状性咽下困难均在夜间加剧。为观察病人无症状性咽下困难的出现率,A组病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