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组传染病。目前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五型,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宜昌市2500例孕晚期妇女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宜昌市2500例孕晚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E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分析各年龄段抗体及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所选孕晚期妇女中共检测出HBs Ag阳性185例(7.4%),抗HAV IgM阳性5例(0.2%),抗HCV阳性8例(0.3%),抗HEV Ig M阳性11例(0.4%),抗HEV Ig G阳性587例(23.5%)。结论孕晚期妇女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与年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监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有助于准确诊断病毒性肝炎类型,为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病人甲型肝炎病毒( HAV)、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发生率,并 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14年 1月至 2019年 8月 2 250例住院精神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抗 HAV、HBV、HCV表面抗原,统计 HAV、HBV、HCV感染发生率、感染病人相关指标阳性表达情况,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对比不同临床特征病人 HAV、HBV、HCV感染发生率, 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性肝炎感染影响因素。结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组传染病。目前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五型,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近期还发现庚型肝炎病毒(HGV)和输血传播病毒(TTV) ,其致病性尚未得到肯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需依据被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肝脏炎症的临床表现、肝炎病毒的标志物、生化指标、肝组织病…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引起慢性肝炎的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丁型肝炎病毒(HDV),其中HBV感染的流行最为猖獗。世界上估计有2亿人患有慢性HBV感染,其中25%最后死于HBV感染有关的疾病。HBV和HDV感染可通过注射疫苗进行预防,HCV的疫苗至今还没有研制成功。消除病毒对控制慢性病毒性肝炎极为  相似文献   

6.
赵宁志  李雅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61-3063
输血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患的重视,而输血安全与相关病毒的研究成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已有5种肝炎病毒(HAV、HBV、HCV、HDV、HEV)被证实。HCV又称为输  相似文献   

7.
慢性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之一,血清流行病学显示,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率居各类感染性疾病前列。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流行率为80.9%,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流行率为57.6%,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75%(约1.2亿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为3.2%犤1犦。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在我国也有较高流行率。除HCV以外各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在急性期均为自限过程,尤其是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可以自愈。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却有显著慢…  相似文献   

8.
新近几年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尤其是非甲非乙型肝炎,已正式命名为丙型病毒性肝炎(HC)和戊型病毒性肝炎(HE)。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HB)的高发区,为了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的状况,作者于1991~1992年对41例住院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了血清抗—HCV的检测,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9.
1 病原学分型目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至少可分为六型 ,即甲型病毒性肝炎 (HAV)、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丁型病毒性肝炎 (HDV)、戊型病毒性肝炎 (HEV)和庚型病毒性肝炎 (HGV)。2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依据2.1 甲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 HAVIg M阳性 ,可确诊为近期感染。但在慢性乙型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 ,血清中检测抗 HAVIg M阳性时 ,判断 HAV重叠感染应慎重 ,需排除类风湿因子 (RF)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假阳性。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后 2~ 3周约 8%~ 2 0 %接种者可产生抗 - HAVIg M,…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由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和戊型(HEV)五种病毒所引起。它们的生物学性状及特点,有许多相似点。1 肝炎病毒感染后,除侵犯机体的其他系统外如周围血循环中的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造血器官中的细胞外,主要繁殖器官为肝脏(靶器官),造成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损害,最严重者导至肝衰竭而死亡。2 除人类外宿主范围较窄,高级非人灵长类的黑猩猩、长臂猿在自然状态下可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后的黑猩猩的病程与人类极相似。除此以外其他较低级的灵长类如恒河猴为代表猕猴属,甚至更低级的灵长类树(鼠包)对病毒性肝炎病毒的某型别都是易感的。3 除甲型肝炎病毒外,其他四种肝炎极难在组织培养(即离体细胞的人工培养)上生长繁殖,正因为如此,肝炎病毒的许多繁殖规律及机理还未被人类所了解。  相似文献   

11.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临床常见HIV/HBV以及HIV/HCV合并感染。合并感染者的临床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和治疗时机与非合并感染者有一定差异,或患者在接受ART前需筛查HBV和HCV。本文简要综述HIV/HBV以及HIV/HCV合并感染病例的治疗时机、治疗方案选择、停药问题和不良反应处理等。  相似文献   

12.
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长期接触生物危害的标本,其中接触最多的是血液。血液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的传播载体。近年来HBV、HCV、HIV、梅毒等疾病发病率的上升给接  相似文献   

13.
袁立新 《淮海医药》2005,23(2):133-133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输血后肝炎的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各地相继对HCV感染病例及病毒重叠感染进行了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明显高于HCV,慢性肝炎仍以HBV感染为主,HCV感染在肝炎的慢性化和肝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BV与HCV重叠感染对肝癌的发生似有相加作用。为了解本地区各类肝病中HCV的感染情况及甲、乙、丙三型肝炎的重叠感染,本对545例肝病患的血清学检测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00例输血前患者四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选择住院进行输血治疗的200例患者,输血前都进行了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的检测与临床资料的调查。结果 200例患者检出HAV、HBV、HCV、HIV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9.0%、4.0%、1.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输血次数、体质量指数与感染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本院输血前患者四项感染指标检测阳性率比较高,需要积极根据感染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DNA疫苗是目前疫苗研究的热点之一。已经构建的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包膜蛋白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DNA疫苗为主,且大多可诱导高水平特异性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HBV及HCV DNA疫苗的高效、简便、价廉、安全、多价等优点,将有助于其推广应用,在乙型和丙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death-1 PD-1)负性调节病毒特异反应性T细胞的功能,被认为是HBV和HCV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决定性因素,在慢性病毒性(HBV和HCV)性肝炎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病毒可认为是寄生性基因成分,需要通过感染细胞来复制。而病毒则通过各种机制来获得引起感染细胞增殖的能力。本文分析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病毒与人类恶性肿瘤发生的关联。根据较保守的估计,全世界新诊断为癌症的患者中,15%有感染史。基于此背景,针对引起肿瘤感染病毒的免疫疫苗有可能减少癌症的发病率。迄今已开发出抗HBV和HPV的预防性疫苗。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甲型肝炎病毒(HAV)重叠感染病例已有不少报告。我们见到1例HBV、HAV 和 Epstein—Barr 病毒(EBV)三重感染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89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肝感染情况的调查(2008~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常见途径涉及输血、血制品应用及血液透析等。血透患者是血液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对于HBV感染,随着预防接种的普及和供血人员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对23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了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对HCV与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患者的部分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38例各型肝炎系本院1993年1月至1994年12月住院患者。男195例,女43例,年龄13~62岁。二、研究方法(1)血清抗一HCV检测采用ELISA方法,试剂由上海科华公司提供。(2)血清抗一HAVIgM及血清HBV标志均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一、各型肝炎患者抗一HCV和抗一HAV-IgM、HBVM的检测23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一HCV阳性31例,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