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7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3.3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疗效显著,血压改善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实施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分别为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每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缬沙坦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缬沙坦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径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于商丘市立医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缬沙坦),观察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和肱动脉内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调控血压水平,改善肱动脉内径,降低靶器官损害,促进疾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青年人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校大学生中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2例,给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每日2.5~5mg,晨起后口服,每日1次。连续6周后记录心率、血压、实验室检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与随机抽取的50例应用非络地平缓释片治疗的患者作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两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青年人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5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血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血压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针对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医务工作者治疗高血压用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的门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天,每天早上起床后口服,治疗半个月后疗效不显著患者可以加大剂量至5mg/天,每天1次用药。对照组患者给予其硝苯地平口服治疗,10mg/天,每日分两次服药。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用药时间为2个月,1个月以及2个月后,对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率变化,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测评,用以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压均有显著的下降。在用药1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变化、血压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用药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2个月后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的降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患者用药2个月后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的降低水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用药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病例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对服药后血压水平状况及心脑血管风险评估效果。方法: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氯沙坦钾组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每组60例。氯沙坦钾组口服氯沙坦钾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诊室血压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差异,分析诊室血压达标和未达标患者24h动态血压的达标情况及治疗后心脑血管风险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2个月后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白天收缩压变异性、白天舒张压变异性、晚间收缩压变异性、晚间舒张压变异性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12个月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氯沙坦钾组(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12个月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6.67%,氯沙坦钾组为13.33%,两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诊室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室血压达标情况与24h动态血压监测达标情况并不一致:诊室血压达标的42例患者中,14例(26.2%)显示24h平均血压未达标。结论: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后血压水平状况能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周全昌 《重庆医学》2015,(21):2987-2989
目的 比较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早期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共计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每天1次,如血压仍不达标,则单剂增至5 mg,每天1次;观察组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 mg联合氢氯噻嗪12.5mg,每天1次,如血压仍不达标,则厄贝沙坦增至300mg,每天1次,氢氯噻嗪继续维持原剂量,观察期4周.结果 疗效方面: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9%,血压达标率51.2%;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2%,达标率75.6%.观察组总有效率和血压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降压方面: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不同水平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对不良反应症状均可耐受且表现为一过性,其中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9例,发生率22%;观察组8例,发生率1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早期均安全可靠,收缩压降幅、疗效和达标率均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在早期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宋爱琴  王莹 《中外医疗》2016,(23):114-116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患者1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7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以及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明显低于观察组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收缩压(138.62±5.21)mmHg、平均舒张压(89.12±7.56)mmHg,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125.12±5.31)mmHg、平均舒张压(79.21±6.5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为12.8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建清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4015-4016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每日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对照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2组3个月后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2组血压控制效果差异显著,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杨惠忠 《吉林医学》2010,(34):6268-6269
目的:观察缬沙坦、卡维地洛、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等联合应用对肾性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48例难治性肾性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在慢性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2次/d,口服,硝本地平缓释片10mg,2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mg,2次/d,口服,卡维地洛12.5mg,1~2次/d,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d,每天晨起口服,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下降,治疗组血压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能更有效降低肾性难治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和对照组(厄贝沙坦)各36例.其中观察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初始量每日2.5 mg,如未出现不良反应,3d后增至5 mg/d,厄贝沙坦(江苏瑞恒药业有限公司)初始量为每日150 mg,如未出现不良反应,3d后增至300 mg/d,每日1次,疗程4周;对照组予厄贝沙坦初始量为每日150 mg,如未出现不良反应,3d后增至300 mg/d,每日1次,疗程4周.治疗前后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电解质及心电图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达94.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SBP、DBP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世红 《吉林医学》2015,(7):1353-1354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为1个疗程,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有较明显的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血压水平控制较好,因此认为两药联合是目前最为理想的联合方案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5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血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血压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相似文献   

16.
何东明 《吉林医学》2012,33(4):763-764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试验前2周均停用一切对血压有影响药物。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1次/d,同时给予贝那普利10 mg,1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1次/d,根据患者血压改变情况,其剂量可增加到5 mg,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结果:两组均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外周水肿、头痛等不良反应,但没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效果评定。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优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缬沙坦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及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氢氯噻嗪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血脂、血钾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SBP、DB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63.79%;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选择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治疗联合治疗降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贝那普利10 mg,1次/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1次/d;对照组6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1次/d。均连用4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5 mg,1次/d,共治疗8周,于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同时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血尿常规、血糖和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8周后,①24 h平均收缩压下降(3.08±0.23)kPa、舒张压下降(1.73±0.66)kPa,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谷峰比值分别为75.3%和69.5%;③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平滑指数分别为(1.13±0.44)、(1.02±0.37)kPa.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平稳的降压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