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采血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新生儿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常需静脉采取血标本进行临床生化检查或细菌培养等,以便明确诊断,及时对因治疗。以往临床上普遍采用股静脉、颈外静脉及后囟门穿刺采血法,由于操作难度较大,拔针后针眼易出血,标本易溶血,一般不易连接输液器,且严重心肺疾病禁用颈外静脉穿刺法,有时因操作的反复失败而延误患儿的诊断和抢救,甚至因静脉穿刺时患儿体表的大面积暴露而受凉,发生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硬肿症等疾患。自1991年以来,我们对550例新生儿用头皮静脉穿刺采血、克服了上述缺点,成功率达98%(539/550)。采血完毕穿刺针头与输液…  相似文献   

2.
两种静脉采血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素英  陈丽勤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5):450-450,F0003
随着血液成分分析应用于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效果评价及健康体检中,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在临床采血样本中得到广泛应用.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对26000人进行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真空采血管和一次性使用抗凝管采集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真空采血管和一次性使用抗凝管采集末梢血,真空管静脉采血,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对WBC、RBC、HGB、PLT、H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真空采血管和一次性抗凝管采集末梢血检测血常规与静脉采血法相比,WBC计数均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0.01),HCT具有显著性差异,对于RBC和HGB检测,一次性抗凝管采集末梢血与静脉采血法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两容器检测PLT结果与静脉采血法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检测结果分布宽度均大于静脉采血法。结论本实验建议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末梢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以得到相对真实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技术与设备的不断更新,真空采血系统以其操作简便、安全、无污染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的开放式采血方法。我院自2000年使用真空采血系统以来,时有发生因真空管负压不足至采血量不足,检验结果受到影响,更甚者因采血量过少至不能出具检验结果而重复穿刺给病员带来痛苦。我科自2010年1月开始采用暴露连接真空管端的针尖,使血液自行流至尾端再连接真空采血管,以弥补真空采血管负压不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红艳 《医学信息》2010,23(5):1314-1316
目的 通过对小儿股静脉直视取点头皮针斜刺采血与传统股静脉直刺采血的效果比较,探索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静脉采血方法.方法 对220例患儿随机行股静脉直视取点头皮针斜刺采血与传统方法直刺采血,比较一针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压迫止血时间、局部瘀斑血肿发生率.结果 直视斜刺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采血平均时间、采血后平均压迫止血时间均优于直刺组,局部瘀斑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直刺组.结论 小儿股静脉直视取点头皮针斜刺采血方法一针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局部瘀斑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新生儿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选择56例年龄在生后28天内的住院新生儿,均采用头皮静脉穿刺采血.结果头皮静脉穿刺易掌握,固定方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无并发症.可由一名护士完成,节省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7号头皮针行桡动脉采血在增加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疼痛方面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162例危重且需采集血气标本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组各82例,对照组用2.5ml注射器及配套6号针头采用传统方式进针采血,试验组用7号头皮针进行桡动脉采血,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疼痛程度低,误抽静脉血机率低,血肿、瘀斑等并发症少。结论7号头皮针行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静脉采血方法溶血的发生率,找出一种最佳工作方法。方法将临床上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分别使用10ml注射器、带延长管的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和BD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血液标本采集后立即摇匀并送检验科进行检测,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结果10ml注射器、带延长管的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和BD真空采血器采血法的溶血率分别为7%,5.9%和1.8%。结论使用BD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血液样本发生溶血率低,临床尽量使用该方法进行采血,以增加血液样本的合格率,降低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量和凝血标本离心转速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成人20例,于清晨空腹采血,在真空采血管中分别加入1、1.5、2、2、2.5、3、3.5 ml全血,以标本2 m L血为标准采血量,分析不同采血量和不同离心力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结果的差异性。结果采血量为1 ml,PT、APTT和TT时间明显延长;当采血量为1.5 m L,PT和APTT时间明显延长;而当采血量为3.5 m L,TT时间缩短;与转速3 500 r/min相比,高速离心后PT和APTT的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准确的采血量和离心条件是检验分析前标本质量控制的重要前提,加强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才能将精准医疗的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上,新生儿采集血液标本检验是我们临床护理人员比较棘手的事情,长期以来都是以选择腹股沟处的股静脉、颈部的颈静脉、四肢的周围静脉以及分布在头部表浅的头皮静脉等处为穿刺部位采取血液标本.但是,在这些部位抽取血液标本,不仅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而且并发症也较多.加之新生儿病情重,机体弱小,轻微的刺激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进大鼠颈静脉采血法,以实现实验大鼠高质量、可循环采血,满足特殊实验要求。方法实验大鼠腹腔麻醉后,采取特殊固定方法,充分暴露颈静脉,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进行采血。结果此法创伤性极低,本实验对60只大鼠进行间隔14 d的采血,一次采血1.8~2.5 m L,成功率在95%以上,对大鼠正常活动无明显影响。真空采血法保障了血清质量,血液检测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明显提高。结论在动物福利原则基础上,改进后的大鼠颈静脉采血法具有操作简捷、创伤小、采血量大、血液标本质量高、可循环采血等优点,保障了特殊实验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婴幼儿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选择208例年龄在0-3岁内的住院患儿,均采用四肢浅静脉头皮针采血法。结果此方法易掌握,固定方便,较股静脉、头静脉穿刺,安全性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无并发症,患儿痛苦小,家长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动脉留置针与一次性采血器采集血标本的效果.方法 用自身对照法观察10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动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采血器采血标本,观察两组采血时间;采血时患者疼痛程度、恐惧心理反应程度;采血点局部皮肤及血管变化;血气分析结果 、生化及血常规血结果 .结果 观察组采血时间短,患者疼痛程度轻,恐惧心理减轻,局部皮肤及血管改变少.结论 动脉留置针更适合用于ICU危重患者的反复采血,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疼痛和恐惧心理,更好的保护患者皮肤和血管.  相似文献   

14.
<正>针刺伤在护理静脉穿刺操作中较为常见,针刺伤对于采血护士的危害相对更大,且易给护士带来极大的心理障碍。静脉真空采血的使用避免了采血护士与血液直接接触,使血源性感染得到有效控制[1]。但采血护士在操作中仍不可避免受到针刺伤的威胁,因此需要一种静脉穿刺时的保护装置,更好地预防针刺伤的发生,为此特设计了一种采血针装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应用一次性头皮针经桡动脉穿刺采血探索一些较好的采血方法.方法 将100例需动脉采血的患儿用目测法与手指按压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等.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所需时间短,容易观察出血情况.结论 不论用目测法或手指按压法经桡动脉采血更简便、快捷、准确、安全,都可以作为新生儿动脉采血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静脉逆行穿刺采血法在儿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丽娜  吕忠霞 《医学信息》2005,18(8):984-984
常规静脉采血,进针力向与血流力向一致,在静脉管腔较大的情况一下,采血针的刺入对血液影响不明显。如果穿刺的是小静脉,血流就会被采血针阻滞,针头部位就没有血流或血流不畅,不容易采足血量。小静脉逆行穿刺采血的关键是逆行穿刺,也就是针头指向远心端,针头迎着血液穿刺,针体阻止血液回流,恰好使针头部位血液充盈,更有利于采血。  相似文献   

17.
徐新红  刘玲 《医学信息》2007,20(6):1081-1082
在小儿疾病的诊断、抢救与治疗护理工作中,为明确小儿科小儿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争取抢救、治疗时常需静脉采取血标本以协助诊断。小儿特别是新生儿、肥胖儿、重症病儿的血管比较细小,血管内血液充盈情况差异大,采血的针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吮吸对股静脉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新生儿室中胎龄大于33周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股静脉采血前和股静脉采血时给予非营养性吮吸,对照组在股静脉采血过程中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股静脉采血时两组新生儿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及啼哭时间.结果 股静脉采血时观察组新生儿疼痛面容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啼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股静脉采血时进行非营养性吮吸可减轻新生儿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门诊多数患者和体检者都需要化验血液标本,所以静脉血采集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因此,如何科学、高效、方便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静脉采血的速度和质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及减轻患者采血时的痛苦是门诊采血护士面临的一个难题。我科对部分无血容量不足、上肢血管情况良好的静脉采血患者采用无止血带静脉采血法采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在2013年7月3日和4日2 d的静脉采血患者中选择200  相似文献   

20.
唐细珍 《医学信息》2010,23(13):2164-2165
目的静脉留置针应用于新生儿减少患儿反复多次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降低社会能源消耗,能起到节能环保作用。方法随机抽查100例新生儿患者,一组头皮针,一组为留置针。对这两组穿刺次数和时间作比较。结果留置针穿刺次数与时间远远少于头皮针,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抢救患儿起到极其重要作用。结论留置针在新生儿有明显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