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由于我国女性乳腺多属于致密型乳腺, 而乳腺X线摄影筛查对致密型乳腺中非钙化病变检出灵敏度较低, 数字化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BT)虽然能够减少致密乳腺组织中对病变的掩盖, 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并降低召回率, 但DBT具有图像数量多导致医师阅片时间延长的局限性。基于此, 人工智能技术联合DBT应用于乳腺癌筛查应用前景广泛。该文就DBT以及DBT联合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摘要】乳腺影像检查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 线成像(DBT)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影像成像技术,大大提高了乳腺癌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本文就DBT与传统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对比研究、在致密型与非致密型乳腺中的应用、诊断早期与浸润性乳腺癌的效能以及其目前存在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乳腺癌的诊断,为DBT技术的发展实践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3.
乳腺肿块的钼铑双靶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定位穿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是女性激素的靶器官,也是肿瘤的好发部位。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近年来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地危害了妇女的健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影像学检查更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本文研究就乳腺钼铑双靶片、彩超和定位穿刺对乳腺肿块的检测与病理结果作一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MRI诊断的价值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己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且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MRI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在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使乳腺早期癌灶的检出与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对乳腺MR的成像技术,MRI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数字乳腺X线摄影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左右,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有40万人死于该病,并且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在某些大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30岁后患病女性增多,每年死于乳腺癌人数约为4万人。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关键。x线检查作为乳腺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已经得到认可。传统的屏片摄影对于致密性乳腺及一致性密度增高病变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乳腺x线摄影正逐步代替传统的屏片组合,成为临床应用的主流。数字检测器对x线的高吸收率,有较宽的动态范围和良好的线性,较低的辐射剂量和系统噪声,实现了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加之系统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而有利于癌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目前已占据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二级预防原则,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同时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治疗后随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用于乳腺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相比其他检查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乳腺癌发病率高居于全球女性癌症的首位[1],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于女性癌症第二位,同时是全球癌症死亡率的第五大原因[2]。许多超早期癌灶在筛查中难以被发现,因此需要提高早期乳腺癌影像检查的阳性率。早期发现、精准诊断、个体化诊疗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用于乳腺癌筛查及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及锥光束乳腺CT(CBBCT)。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早期筛查及诊断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乳腺是女性激素的靶器官,也是肿瘤的好发部位。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近年来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地危害了妇女的健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影像学检查更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本文研究就乳腺钼铑双靶片、彩超和定位穿剌对乳腺肿块的检测与病理结果作一对照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间完整资料的146例女性患者。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6岁。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表现为:乳腺肿块,皮肤出现酒窝征和乳头内陷,乳头非哺乳期溢液,乳腺皮肤呈…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平均年增长率为2%~3%。在我国大城市乳腺癌已占女性恶性肿瘤患病率第1位,严重影响到女性生活质量[1]。据临床资料显示,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为90%以上。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作为新型的检查手段,无创伤、无辐射,不仅可以测定病变的扩散能力,同时还能测定各向异性,用于评估良恶性不失为一种快速易行可重复的方法,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潜在独特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乳腺良恶性病灶与患、健侧腺体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tropy,FA)的差异,旨在探讨 DTI 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对临床把握治疗时机及手术方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前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已逐渐替代传统乳腺钼靶。超声联合乳腺钼靶用以探查其他早期的、侵袭性乳腺癌,然而缺少熟练操作者、对操作者的依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但其仍有处理时间长和假阳性率高的问题。对高风险女性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补充筛查可减少晚期癌的发生率,减少MRI扫描序列可以降低检查成本,增加其可操作性。对比增强数字乳房X线照相术(CESM)和分子乳腺成像(MBI)可提高癌症检出率,但是需要进一步筛查和直接活检证实其准确性。本文回顾了致密型乳腺对乳腺癌的影响及致密型乳腺筛查的临床应用新进展,旨在提高致密型乳腺癌症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