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产后2h出血量占产后24h出血量的80%。近十几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本身产后出血量较阴道分娩多,重视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是降低剖宫产产妇病死率的关键。我院对剖宫产者早期给予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口服,预防术后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的剖宫产产妇89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10年5月之前的另89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以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给予缩宫素以预防产后出血。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平均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的例数。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4h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的例数均较对照组少。结论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两药合用,能够有效的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剖宫产产后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钙剂,对照组术后使用缩宫素.观察术中和术后24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24h及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可减少剖宫产术后24h及总出血量,能够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剖宫产产后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钙剂,对照组术后使用缩宫素。观察术中和术后24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及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可减少剖宫产术后24h及总出血量,能够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常用的手术 ,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 ,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重要手段。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产后出血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 ,通常采用催产素和麦角新碱。催产素有个体差异 ,麦角新碱有升压作用 ,在临床使用时受到限制或效果不佳。本研究于剖宫产时 ,给予米索前列醇 ,通过加强子宫收缩 ,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 ,经临床观察 ,效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9月间在本院住院因有剖宫产指征而无前列腺素禁忌症的剖宫产产妇 2 0 0例 ,采用前瞻性…  相似文献   

6.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5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及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共收住产妇3353例,经阴道分娩2783例,剖宫产570例。发生产后出血56例,年龄22~36岁,平均28岁。其中初产妇37例,经产妇19例;阴道顺产45例,剖宫产11例。其中未做产前检查5例,院外以产后出血转入我科5例。出血量500~1000ml40例,出血1000~2000ml8…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剖宫产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各45例。对照组产妇术后单纯应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试验组产妇采用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对两组产妇的出血率和出血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并减少出血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本组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期间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科学的分组处理,对照组由50例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健康产妇组成,其在手术之前运用传统的方式来预防产后出血,而观察组也由50需要进行剖宫产的健康产妇组成,在产妇进行手术之前,给予其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进行积极的预防,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手术之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产后出血的患者为24例,术后2小时的出血量为(193.5±32.1)mL,术后24h的出血量为(228.2±35.9)mL;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术后出血的例数为39例,术后2h的出血量为(252.5±53.5)mL,术后24h的出血量为(307.5±52.5)mL,两组之间比较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米索前列醇来预防产妇剖宫产后的出血是十分安全、有效的,其临床作用明显优于催产素,便于在临床中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6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显著较低.结论:米索前列醇是临床上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王笑艳  王永阁 《河北医药》2012,34(16):2500-2501
剖宫产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最为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剖宫产产后出血主要发生在术后24 h内,由于此阶段宫缩乏力,很容易出现出血症状,一旦出血可导致血液在宫腔大量聚集,且短时间大量失血可使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命安全[2,3].因此如何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是目前产科亟待解决的难点.我院对剖宫产产妇术中给予米索前列醇预防出血,取得了显著的预防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出血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产科行剖宫产的7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米索前列醇预防止血,观察组37例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止血,观察并记录两组第三产程时长、产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心率、收缩压、血红蛋白生理指标变化,并统计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70%,较对照组的13.51%显著降低(P<0.05);两组产妇用药后心率、收缩压及血红蛋白指标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与对照组的8.11%相当(P>0.05).结论 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效果确切,较单独应用米索前列醇而言,可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产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第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足月妊娠第二次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600 μg,术毕肛塞米索前列醇600 μg;对照组在术中胎儿娩出后静点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20 U,术毕回病房20 U静点维持.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药物副作用.结果实验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产后出血发生率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第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经济,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尚作美 《安徽医药》2013,17(2):307-30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产科行剖宫产的16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A组)、单纯米索前列醇组(B组)及单纯催产素组(C组),比较三组产妇用药前后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2 h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量最低,其次为B组,C组的出血量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C组远高于A组、B组(P0.05)。三组产妇主要的生理指标在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使用,可进一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更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简单、方便、安全、价格低,值得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814-3815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1].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2].现对我科2010年6月~2011年5月间2 873例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回顾分析,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 873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年龄18~52岁,平均(29.63±3.915)岁.怀孕次数为1~12次.产后出血(按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出血≥500 ml定义为产后出血.剖宫产术中以负压吸引瓶血量与手术纱布吸收的血量之和计为出血量,术后采用会阴垫积血称重法计算出血量,上述两项出血量之和计为24h出血量)共706例,出血量为300~5 085 ml,平均出血量为(478.93±214.48)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使用预防剖宫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剖宫产妇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A组产妇采用缩宫素防止出血;B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防止出血。结果 B组产妇的术中、产后及产后一天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产妇;两组产妇用药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使用预防剖宫后出血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产妇分娩中应用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2015年某院产科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0例,平均分为两组,A组产妇在分娩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B组选择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均顺利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产妇术中、产后2h以及产后24h出血量相比B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相比米索前列醇更加明显,可以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治疗择期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对实施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采用直肠塞入米索前列醇,并在宫体静脉应用催产素来预防择期剖宫产产后出血,并与采用米索前列醇单独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1,P<0.05)。虽然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是无明显差异(t=0.59,P>0.05)。另外,研究组中产后出血2例,发生率为4.00%(2/50);对照组中产后出血6例,其发生率为12.00%(6/50),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研究组中发生恶心、呕吐各1例,腹泻2例;而对照组中发生恶心2例,呕吐1例,发热1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28,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对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米索前列醇,可明显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量,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无明显副反应,用药方便,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8.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直肠内放置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做剖宫产手术的3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直肠内放置米索前列醇400ug。结果:实验组平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显著、用药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发生产后出血的时间、病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2010年6月~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切口感染、子宫复旧不良、宫内残留胎盘蜕膜、子宫内膜炎以及产妇的精神因素等是引起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多数病例在剖宫产术后2~3周发生产后出血,有的超过4周;16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8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提高手术的操作水平,积极预防子宫感染及其它并发症,术后合理预防性用药,才能降低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晚期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部分患者大量反复出血,造成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随着剖宫产特别是择期剖宫产的增加,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产妇的生命质量。本文对我院106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18856例,年龄20~43岁,中位年龄27.6岁。其中阴道分娩10700例占56.75%,阴道分娩者发生晚期产后出血30例占0.16%;剖宫产8156例,剖宫产率为43.25%,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