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究不同中医体质妊娠期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及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在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常规产检及分娩的204例孕妇,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是否正常分娩分为正常临产组与不良妊娠结局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检测指标差异,分析血清指标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根据孕妇的不同中医体质进行分组,对比不同中医体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指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差异。同时分析不同中医体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Hcy表达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不良妊娠结局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Hcy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临产组(P <0.05),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Hcy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其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均呈正相关(P <0.05)。不同中医体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cy表达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在中医体质为痰湿质、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不良妊娠结局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10月,根据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孕妇分为两组,即达标组(30例)、未达标组(30例),对两组孕妇进行持续的跟踪,观察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不良结局、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孕妇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达标组孕妇的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于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达标组孕妇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低于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达标组孕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达标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达标组孕妇的子宫恢复时间为(9.51±0.76)d、恶露消失时间为(13.26±1.25)d,明显短于未达标组孕妇的子宫恢复时间和恶露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母婴结局有密切关联,因此要合理控制妊娠期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观察临床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即时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5例,将其设为B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孕妇95例设为B2组(对照组);针对所有孕妇,临床均实施空腹血糖检测,实施糖耐量检测以及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检测。最终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孕妇分别完成检测后发现,在空腹血糖指标方面,B1组与B2组孕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及糖耐量两方面,B1组与B2组孕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即时检验,针对疾病的诊断表现出显著价值,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应用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8年7月~2019年1月选取10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妊娠孕妇100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以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且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有糖尿病家族史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应用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及时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出,以便于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研究我院一年来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80例,其中90例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90例为健康产检孕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分别进行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与对照组孕妇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检测血浆中糖化血红蛋白可快速诊断,并且该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535例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结果以及眼底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n=227)和对照组(n=308),根据观察组患者是否存在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将其分为研究组(n=101)和参照组(n=126),同时选取169例同期在我院接受眼底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组,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病史等基本资料,应用血清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9.23±1.17)mmol/L高于对照组(7.25±1.1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1.46±1.64)%高于对照组(8.30±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8.92±1.17)mmol/L高于对照组(7.25±0.9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1.46±1.66)%高于对照组(8.30±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参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9%~10%患者Ⅳ、Ⅴ、Ⅵ期发生率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9%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化血红蛋白≥10%患者Ⅳ、Ⅴ、Ⅵ期发生率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10%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相关性,能够作为监控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与体质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某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住院期间基础降糖治疗和饮食方案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康复运动,对比两组运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BMI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运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运动对改善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与体质指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10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及血脂,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脂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较正常体检者明显升高,且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呈一定相关性,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评价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勇 《中国实用医药》2013,(28):109-1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治疗前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50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为观察A组,选取50例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B组,另选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观察A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明显较观察B组及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微血管病变的观察B组与对照组比较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微血管病变,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霞  李洁 《中国药业》2014,(7):79-80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妇女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妊娠中、晚期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产科门诊建卡的孕妇,监测孕妇妊娠24周(妊娠中期)的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随访至妊娠38周(妊娠晚期)并检测的血红蛋白。结果妊娠中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在正常的孕妇妊娠中期贫血发生率为7.08%,低于正常的孕妇妊娠中期贫血发生率为14.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中期血清铁蛋白水平正常的孕妇妊娠晚期贫血发生率为6.32%,低于正常的孕妇妊娠晚期贫血发生率为20.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中期血清铁蛋白水平低的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发生贫血的几率显著高于血清铁蛋白正常组,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妊娠期贫血发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尤其于妊娠晚期更明显。对于孕期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低的孕妇应给予铁剂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综合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孕周时间分为三组,分别为早期干预组(孕周28周,A组)68例、中期干预组(孕周28~36周,B组)82例、晚期干预(孕周 36周,C组)34例,并随机选择40例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A、B、C三组管理后孕妇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同时与对照组妊娠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产前A组和B组Hb Alc水平均较接受管理前下降且均低于C组,但仍高于对照组;A组和B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结局均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和B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结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患者产前Hb Al C水平虽下降,但与管理前相似(P 0.05)且高于对照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结局亦较对照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中期予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医护一体化综合管理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门冬胰岛素对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妊娠糖尿病患者,样本选取例数为80例,研究时间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之间,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80例患者分为普通组与实验组,其中普通组患者给予普通运动控制饮食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并将其作为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者餐前血糖指标与餐后2h血糖指标均较低,且与普通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统计结果得知,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糖化血红指标较低,且与普通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可以降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为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正常体检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参考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分析方法对合并糖尿病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年龄、围产期体重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血压及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文化水平、月经史、HbsAg阳性、空腹血糖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红蛋白血症、糖尿病家族史、既往不良孕产史等是导致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年龄、高血红蛋白血症、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是导致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要严格掌握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个体化应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孕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中心于2015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62例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3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个体化应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护理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血糖水平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护理前血糖水平与血压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孕妇的血糖水平与血压水平较护理前均有所下降,干预组的FPG、2h PG以及HbA1C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程度均优于常规组;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同时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 个体化应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孕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孕妇的血糖水平与血压水平,同时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可有效诊断糖尿病,且可作为监测血糖水平的长期稳定指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诊断中应用空腹血糖(FPG),糖化血清白蛋白(G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三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糖尿病患者和5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FPG、HbA_1c及GA的测定,再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计量资料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较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要高(P<0.05),且糖尿病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清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3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三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糖尿病,判断治疗效果,对控制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联用维生素D干预对改善血糖代谢、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n=45)与联合使用维生素D治疗试验组(n=45),治疗1个月后评价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 治疗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试验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CRP、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试验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母婴结局中母亲发生率、新生儿发生率分别为15.56%、2.2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治疗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糖代谢,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方位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以80例GDM患者作为对照组,86例GDM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及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GDM孕妇的血糖水平,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7,(23):3254-3257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炎症因子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洁治术和根面平整术等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碘甘油注满牙周袋,2~4次/d;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满牙周袋,每周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指标[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CAL)和探诊出血率]、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探诊深度、探诊出血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AL均较治疗前增加,但治疗前后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炎的临床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晚期血脂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60例孕中期已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12月,设为观察组,同期择取260例入我院分娩的正常孕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脂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血脂指标上比较,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凝血功能指标上比较,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及D-D二聚体水平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晚期的血脂及凝血功能指标较正常孕妇有显著差异性,临床对妊娠期孕妇进行血糖控制的同时,还应定期检测孕妇血脂及凝血功能情况,并及时予以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