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血友病B的凝血IX因子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友病B是由于凝血因子Ⅸ突变所造成的严重的出血性疾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Ⅸ因子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包括Ⅸ因子各功能区突变的分析,以及突变的热点,频率,奠基者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并且揭示Ⅸ因子的突变主要是由于内源过程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研究血友病B因子Ⅸ (FⅨ )分子缺陷的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单链构型多态性 (SSCP)和双链DNA直接荧光测序等技术对 1例重度血友病B患者FⅨ基因进行研究。结果 发现该患者FⅨ基因外显子Ⅷ的 36 3bpDNA片段上 ,在第 30 790位核苷酸发生碱基替换T(GTT)→A(GTA) ,形成编码缬氨酸的同义点突变。此外 ,还发现在第 310 6 4位的胞苷 (C)缺失。该缺失突变 ,导致阅读框架改变 ,并导致在第 310 83~ 310 85位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TAG。结论 由于FⅨ基因外显子Ⅷ编码FⅨ催化结构区域 ,该基因缺失突变可严重引起催化结构区域的异常 ,导致FⅨ的分子缺陷和凝血功能障碍 ,从而导致严重的血友病B。  相似文献   

3.
定点突变小鼠凝血因子Ⅸ胚胎干细胞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定点突变的小鼠凝血因子Ⅸ胚胎干(ES)细胞基因打靶载体。方法 在小鼠Ⅸ因子基因第8 外显子中分别引入三个定点突变,构建置换型打靶载体转染胚胎干细胞,经药物筛选后挑取抗性细胞。结果 成功引入点突变并构建置换型打靶载体,转染ES细胞后经药物筛选得到抗性细胞克隆。结论 体外定点突变系统可以对基因进行精细的修饰,为建立更精确地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编码第Ⅸ因子的基因,对于研究人类胚系突变具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对所观察的这种基因的详细分析,特别注意数据中的偏倚,为突变的一些热点(包括隐蔽的双核苷酸的重复),每个碱基对每代的突变和突变的性比率提供了信息。证据有力地提示,大多数胚系突变起因于内源过程,而不是起因于外源诱变剂。可能自然不允许环境控制这个重要过程。代之以胚系突变率处于选择压力下,在选择压力下早期发生癌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者。  相似文献   

5.
编码第Ⅸ因子的基因,对于研究人类胚系突变具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对所观察的这种基因的详细分析,特别注意数据中的偏倚,为突变的一些热点(包括隐蔽的双核苷酸的重复),每个碱基对每代的突变和突变的性比率提供了信息。证据有力地提示,大多数胚系突变起因于内源过程,而不是起因于外源诱变剂。可能自然不允许环境控制这个重要过程。代之以胚系突变率处于选择压力下,在选择压力下早期发生癌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者。  相似文献   

6.
人类因子Ⅸ基因缺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同一家系3例血友病乙男患者进行因子Ⅸ基因缺陷的研究,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因子Ⅸ基因外显子2的338bp DNA片段,扩增产物行单链构型多态性检查,发现三例均出现多态性变化。纯化该三例PCR扩增产物DNA,并行双链DNA直接荧光自动测序,发现三例都在6364位发生碱基替换,C(CGG)→T(TGG),该基因点突变改变了正常FIX的结构和凝血功能,因而导致血友病乙。该研究对揭示血友病乙分子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辽宁地区血友病B(HB)患者的FⅨ基因的突变情况,建立最优化的分子诊断策略,丰富血友病B的突变数据库资料。方法针对24个血友病B家系的27名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直接测序FⅨ基因的全部外显子。结果共有20种不同的突变被检测到,(突变检测率达到了100%),并发现了国际上未见报道的4种新突变,其中有一个新突变是位于内含子上。结论直接测序所有的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被认为是血友病B患者诊断的金标准;内含子上的突变也可以导致血友病B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血友病乙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又称Christmas病或遗传性PTC缺乏症。因编码因子Ⅸ(FⅨ)基因缺陷,导致FⅨ缺乏或结构异常,使凝血活性降低,从而形成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在男性中发病率为1/2500-3000[1、2]。一、F...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血液凝固机制包括了血小板、血浆凝血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十分复杂的相互作用。凝血因子能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反应途径依次活化,将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网罗红细胞并稳定血小板聚集所形成的栓块,阻止受创部位继续出血。在内源性凝血途径中,X因子的活化仰赖于Ⅸ因子的激活及Ⅷ因子的协调作用。Ⅸ因子和Ⅷ因子分别由Ⅺa和凝血酶激活。活化的Ⅷ因子与磷脂、钙离子一道,可大大增强Ⅸa因子的催化活性,因此它是内源性凝血途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调节因素。Ⅷ和Ⅸ  相似文献   

10.
彭婷  李笑天  左伋 《国际遗传学杂志》2007,30(6):452-455,460
摘要:NKX2.5/CSX基因的突变造成多种形态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与心脏发育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基因之一。 NKX2.5基因的生殖细胞突变,目前已经发现29种,分别为无义突变、错义突变、缺失等,导致NKX2.5蛋白与DNA结合功能下降或失活,在先心病发病中占据重要位置。最近研究发现,在复杂型先心病中存在多种NKX2.5基因的体细胞突变,多个体细胞突变可能在先心病发病中起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1.
乙型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流感病毒是目前为止发现只感染人的一种正粘病毒,同甲型流感病毒一样会造成人和呼吸道感染并导致流行,乙型流感病毒无亚型之分,其基因的变异只有由于点突变或多点突变或掉失或插入所造成的抗原性漂移,而没有由于基因重配所造成的抗原性转变,并且其基因进化速度比人甲型流感病毒要慢2~3倍。其基因特性同甲型流感病毒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种F Ⅸ基因多态性在我国人群中的检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BstuⅠ酶解技术,对109条X染色体上因子Ⅸ基因内含子Ⅰ第192位核苷酸A和G的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人因子Ⅸ-192A和G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81和0.19,女性杂合子频率为0.31。该发现有利于我国血友病B携带者筛查和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3.
一种FⅨ基因多态性在我国人群的检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Bstu I酶解技术,对109条X染色体上因子Ⅸ基因内含子I第192位核苷酸A和G的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人因子Ⅸ-192A和G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81和0.19,女性杂合子频率为0.31。该发现有利于我国血友病B携带者筛查和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4.
第 X 因子由于涉及内、外两大凝血途径,在完成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凝血内途径中,由于Ⅷa、钙离子和磷脂存在,X 因子被Ⅸa 激活,在外途径中,组织因子、钙离子和磷脂存在,Ⅶa 激活 X 因子。然后,在 Va 存在下,Xa 将凝血酶原催化成凝血酶。X 因子缺乏是罕见的凝血疾病之一,出血表现不一,最严重者常有关节血肿。为不完全的常染色体隐性传递,杂合子则有时在手术中异常出血,纯合子 X 因子缺乏症常与血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英国有798例B型血友病患者,在所有病人中发现有因子Ⅸ抗体的不到1%,其中约2.5%的患者为严重型。已检出6个病人有抗因子Ⅸ抗体,其中两人有亲缘关系。采用Southern印迹法对其中5个病人的  相似文献   

1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体内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反应不足以清除病毒,这是由于HIV。1在HLA限制的CTL压力下经常发生逃逸突变。但是,部分CTL逃逸突变会造成HIV病毒适应性的下降。近年来,人们对HIV-1感染中CTL逃逸突变的特征以及不同位点的逃逸突变在疾病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因而探讨CTL压力下HIV逃逸突变的规律有助于了解HIV-1自然感染中的免疫保护机制,并为开发有效的HIV疫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组织因子(血液凝固因子Ⅲ)是一种膜结合型糖蛋白,它作为一种辅助因子参与血液凝固的起始,这种起始是Ⅶ因子介导下Ⅸ因子和X因子活化造成的。借助人-小鼠细胞杂种分析已将组织因子基因F3定位于人类1号染色体。近来人类F3基因的cDNA已克隆成功,并确定了其核苷酸顺序和对应的氨基酸顺序。本文以人类F3基因为探针用原位杂交方法对F3基因进行了更精确的定位。探针pKS3是一个含F3 cDNA核苷酸90~1364顺序的Sau3 A/HindⅢ片段(1.25 kb)。尽管该片段含有Alu顺序的  相似文献   

18.
据Nathwani AC 2011年12月10日(N Eng J Med,2011 Dec 10.doi:10.1056/NEJMoa1108046)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基因治疗对B型血友病有效。血友病是Ⅸ因子(FⅨ)缺乏导致的。之前有报道使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对该病进行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死亡因子     
Fas配体是一个死亡因子,它和它的受体Fas结合后,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在小鼠体内编码Fas和FasL的基因各自突变为1pr和gld后,由于细胞凋亡受阻,可加速自身免疫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遗传性抗活化蛋白 C( A P C) 现象是家族性血栓形成倾向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危险的因子。它主要是由因子Ⅴ的点突变使506 位的精氨酸被谷氨酸置换所引发的。突变后的活化的因子Ⅴ( FⅤa : Q506) 与正常的因子Ⅴa 相比,被 A P C 降解的速度减慢,从而导致了血液的高凝状态并使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升高5 ~10 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