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切口减张术治疗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切口减张术治疗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992年2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37例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再灌注损伤致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资料。均采用小切口减张术(即在小腿内、外侧各取纵行切口,长2~3cm,游离皮下组织直至深筋膜,打开深筋膜,将剪刀伸进切口内,分别向近、远端潜行剪开深筋膜,上至膝关节下,下至内踝)治疗。同时结合高渗脱水、利尿、伤口延期缝合等,观察其疗效。结果37例病人中33例痊愈,2例发生足趾坏疽行截趾术,2例出现小腿感觉障碍,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3个月后恢复,无一例发生缺血性肌痉挛及高位截肢。其中22例微小减张切口行Ⅱ期缝合,15例自行愈合,无一例植皮。结论小切口减张术用于骨筋膜室综合征具有损伤轻微、创面小、细胞外液和蛋白损失少、感染概率相对较低,部分小切口能够自行愈合、无须Ⅱ期缝合或植皮等优点,方法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aum staling drainage,VSD)+髓内钉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18例胫腓骨闭合性骨折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切开减张、负压封闭引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男12例,女6例;年龄23~68岁,平均43.5岁.结果 18例患者经急诊行切开减张、负压封闭引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5~7 d后患者伤侧小腿已明显消肿,伤侧小腿肌肉未发生坏死且肌肉功能良好,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在不明显增加减张切口张力的情况下将减张切口部分缝合,减张切口的其余部分行游离植皮闭合减张切口.术后所植皮片成活,缝合的伤口愈合良好,顺利拆除缝线.出院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胫腓骨骨折愈合良好,患者对患肢运动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髓内钉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能更有效地减张、避免感染、操作简便、骨折固定牢固,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3.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且严重的外伤合并症 ,多数于伤后 7~ 10h出现 ,若治疗不及时 ,轻者可致肌肉部分坏死、神经麻痹 ,重者可导致肢体畸形、神经功能丧失。我们于 1995年 3月~1999年 6月收治 38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早期切开筋膜减张、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高渗脱水、中药煎服、紫草油纱布创面外敷结合延期缝合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中男 33例 ,女 5例 ;年龄 17~ 61岁 ,平均 34 4岁。病因 :车祸伤 2 6例 ,挤压伤 7例 ,坠落跌伤 5例。无骨折 4例 ,骨折 34例。骨折部位 :上段 15例 ,中段 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钢丝减张缝合技术治疗四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10例四肢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切开减压后均采用封闭负压吸引联合钢丝减张缝合技术治疗,7d后更换VSD敷料,分次紧缩缝合钢丝,持续7~14 d.结果 本组患者肢体肿胀迅速消退,创面无感染,钢丝紧缩2~3次后全部愈合,不需植皮手术.结论 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钢丝减张缝合技术治疗四肢骨筋膜室综合征,操作简单,恢复快,效果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骨筋膜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18处减张切口采用VSD材料一期覆盖,通过持续负压吸引以及更换VSD材料,使创面能直接拉拢缝合。减张切口位于前臂掌侧以及小腿内外侧,减张后创面面积为26cm×10cm~12cm×6cm。结果 18处创面均直接缝合,11处创面通过1次负压吸引后闭合,5处创面通过2次负压吸引后闭合,2处创面通过3次负压吸引后闭合,负压吸引时间为7~21d,平均13d。1例创面发生感染,经清创及更换VSD材料治疗后愈合。随访3~6个月,切口瘢痕柔软,无肌肉挛缩等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地闭合深筋膜减张切口,操作简便,创面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预置拉拢缝合法延期闭合骨筋膜室减张切口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应用预置拉拢缝合法延期直接闭合骨筋膜室减张切口的效果。方法因骨筋膜室综合征而行切开减压术导致皮肤缺损患者13例21处创面,其中小腿皮肤切开减压12例20处创面,前臂皮肤缺损1例。缺损区面积5 cm×12 cm-10 cm×28 cm(平均8 cm×22 cm)。骨筋膜室切开减压同时预置皮肤牵引缝线,术后3-5 d视肿胀情况每隔1 d于换药时逐渐拉拢缝线,一般经3-7次(平均4.7次)拉拢可使两侧皮缘靠近,延期缝合创口,2周后拆线。结果21处创口在9-18 d(平均13.5 d)后皮缘靠拢行一期缝合,创口愈合形成线状瘢痕。随访1-15个月,平均5个月,无创面感染。患肢远端关节活动自如,无肌肉挛缩现象。结论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后,预置拉拢缝合法延期闭合创口,安全、有效。其优点有:①操作方法简便、快捷,病程短、费用低。②避免二次游离植皮术,愈合形成线状瘢痕,局部皮肤质量好,对美观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应用预置拉拢缝合法延期直接闭合骨筋膜室减张切口的效果.方法 2004年6月~2007年9月,因骨筋膜室综合征而行切开减压术导致皮肤缺损患者13例21处创面,年龄21~68岁.小腿皮肤切开减压12例20处创面,前臂皮肤缺损1例.缺损区最小5 cm×12 cm,最大10 cm×28 cm,于骨筋膜室切开减压同时预置皮肤牵引缝线,于术后3~5 d视肿胀情况每隔1日于换药时逐渐拉拢缝线,一般经3~7次拉拢可使两侧皮缘靠近.延期缝合创口,2周后拆线.结果 21处创口均一期愈合,形成线状瘢痕.随访1~15个月,患肢远端关节活动自如,无肌肉挛缩现象.结论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后,预置拉拢缝合法延期闭合创口,安全、有效.其优点:1)操作方法简便;2)病程短,费用低;3)局部皮肤质量好,瘢痕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皮肤弹性牵张法闭合小腿骨筋膜室高压切口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4年10月的16例小腿骨筋膜室高压筋膜切开减压后采用皮肤弹性牵张法闭合减张切口的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6~56岁,平均34岁。一处减张切口11例,两处减张切口5例,皮肤缺损面积6 cm×14 cm~15cm×22 cm,均为梭形皮肤缺损,在皮肤缺损纵轴线两侧的皮肤边缘穿入克氏针,然后以数根医用硅胶管穿过两侧克氏针后适当收紧、打结,根据皮缘血供及小腿肌肉受压情况,及时调整硅胶管的张力,待皮缘相互接触时去除克氏针及硅胶管,行皮肤间断缝合术。[结果]16例减张切口均愈合,12例一次牵张成功后直接间断缝合,4例出现克氏针切割皮肤后部分脱落,再次穿针牵张成功后间断缝合。随访6~12个月,牵张后的皮肤色泽同正常皮肤,毛发生长正常,弹性良好,无臃肿,触痛觉正常。[结论]利用皮肤弹性牵张法闭合小腿骨筋膜室减张切口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腿间隙综合征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中药内外治疗方法。方法18例小腿间隙综合征患者,采用筋膜切开减压、中药加味消毒合剂口服、生肌拔毒散创口换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本组18例,除2例截肢外,16例创口愈合,骨折端愈合,功能恢复。结论本法较单纯切开减压法,具有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创口愈合快、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应用皮肤牵张带延期闭合骨筋膜室减张切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应用皮肤牵张带延期直接缝合骨筋膜室减张切口的效果。方法因骨筋膜室综合征而行切开减压术导致皮肤缺损患者 21例,年龄 7~ 36岁,小腿皮肤缺损 17例、前臂皮肤缺损 3例、足部皮肤缺损 1例。缺损区最小 5 cm× 15 cm,最大 11 cm× 28 cm,合并骨外露和肌腱外露者各 1例。于骨筋膜室切开减压后第 4~ 7 d放置皮肤牵张带,此后 3~ 7 d天待牵拉至两侧皮缘靠近时延期缝合伤口, 2周后拆线。结果 21例患者, 20例伤口一期愈合,形成线状瘢痕; 1例在放置皮肤牵张带之前伤口红肿,有较多分泌物,置皮肤牵张带 2 d后分泌物仍较多,故拆除 3根硅胶带,伤口引流,遗留 2 cm× 5 cm创面,经换药、小块游离皮片植皮后伤口愈合。 2例合并骨外露和肌腱外露者伤口愈合良好。随访 3~ 15个月,患肢远端关节活动自如,无肌肉挛缩现象。结论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后,使用皮肤牵张带延期缝合伤口,安全、有效。其优点 :(1)操作方法简便、快速,病程短,费用相对较低; (2)无需游离皮片植皮,愈合后形成线状瘢痕,局部皮肤质量较好,对美观影响小; (3)同样适用于伴骨外露和肌腱外露者,可避免施行皮瓣转移覆盖手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自1986年至1993年31例筋膜间隔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应用甘露醇和活血化瘀中药有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水肿及疤痕挛缩的作用,疗效可靠。并对甘露醇和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术后采用中药辨证施治。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治愈126例,残余结石7例,复发4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7例,胆漏5例,胆道出血2例,腹腔内出血1例。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术后结合中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5例慢性创伤性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减少脑脊液分泌、降低颅内压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五苓汤鼻饲或口服。入院当天及4周时分别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CT片中脑积水程度,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及脑积水程度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脑积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避免了手术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为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的意义和方法。方法:采用连续检查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情况,早期诊断,并使用吸氧、地塞米松、丹参注射液和桑白皮汤加减,治疗33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结果:33例中32例抢救成功。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救治脂肪栓塞综合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80~2003年连续 24年两个不同时期的 13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治疗原则、方法和结果做回顾性对比分析。1993年以前SAP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辅,共 215例。1994年开始以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病程后期的感染和局部并发症,共 1161例。结果 随着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的完善和作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病人的比例减少,病死率明显下降。两个时期的手术率分别为 66 .98%和 19 .38%,病死率为 29. 76%和 10 .77%。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是治疗感染和局部并发症的主要手段,早期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锚钉缝合结合中西医康复治疗伴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31例伴三角韧带断裂伴和不伴骨折的踝关节脱位采用锚钉缝合螺钉内固定结合中西医康复治疗;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踝关节脱位锚钉缝合内固定后复位好,踝关节X线显示内侧间隙术前为(4.91±1.24)、术后为(1.52±.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均达骨性愈合,无再脱位,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4周;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28例,良3例。结论:伴三角韧带断裂伴和不伴骨折的踝关节脱位,采用锚钉缝合结合中西医康复治疗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疗效。方法:对32例年龄大于60岁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所有32例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月内痊愈例数、2个月内痊愈例数比较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老年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及激素副作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观察激素的副作用。方法 :将 6 9例首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中西组 ) 35例 ,西医治疗组 (西医组 ) 34例 ,分别观察其疗效、激素副作用及 2年内复发率。结果 :中西医组治疗有效率 91.4% ,西医组治疗有效率 76 .5 % (P <0 .0 5 )副作用中西医组 2 2 .9% ,西医组 5 0 .0 % (P <0 .0 5 ) ,完全缓解者 2年内复发率中西组 19.2 % ,西医组 45 .0 % (P <0 .0 5 )。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且副作用少 ,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MPD)所致动脉栓塞性疾病(atheroangitis diseases,AAD)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25例MPD所致的AAD患者,采用中西药物治疗2-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四肢血流及血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显效率44%,有效率56%。结论:MPD所致AAD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患者并发肠梗阻的优势。方法以2008年1月~2011年1月河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精神病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承气汤、针灸,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0d。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平均排气、排便、腹痛。腹胀缓解平均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时间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并发肠梗阻有明显疗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