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足又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轻者患者表现为足部疼痛和间歇性跛行,重者可表现为局部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严重的需要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护与护理显得非常重要.现将糖尿病足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为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因素引发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数也逐渐增多,可及糖尿病患者的49.5%,病重被截肢者占非外伤性下肢截肢患者50%,且单侧肢体截肢后,50%患者对侧肢体5年内也需截肢[1].笔者就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糖尿病足防治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坏疽患者逐年增加,此病导致患者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是肢端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加之损伤和感染.而微循环障碍既是导致糖尿病组织器官损害的病理基础,又是影响糖尿病肢端坏疽治疗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经病变导致下肢异常改变及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慢性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难以治愈,有时甚至截肢,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肢端坏疽的综合护理及预防。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5例糖尿病肢端坏疽患者进行降糖、抗感染等治疗,并配合精心护理。对护理要点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糖尿病肢端坏疽患者重点是控制血糖、合理用药、精心护理加之有效的预防,才能减少糖尿病肢端坏疽的发生,并在治疗过程中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赵郁松 《黑龙江医药》2010,23(2):288-289
糖尿病足或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由于此病多发生在四肢手足末端,也有人称之为糖尿病肢端坏疽。  相似文献   

7.
肢端坏疽的病理基础之一是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 ,据报道血脂代谢异常是糖尿病并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组观察了以 6 5 4 2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变化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 1999WHO诊断标准。均为Ⅱ型糖尿病。男性 2 1例 ,女性 13例。年龄 42~74岁 ,平均 (5 8.3± 11.79)岁 ;糖尿病病程 1~ 18年 ,平均(8.6 1± 1.87)年。糖尿病肢端坏疽的诊断、分型和分级均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 (肢端坏疽 )检查方法及诊…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内科治疗临床分析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糖尿病足(diabetes foot,DF)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1]。因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称DF肢端坏疽,是DF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患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深层组织破坏和局部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感觉丧失、疼痛、溃疡及肢端坏死.经积极保守治疗,患肢难以改善,需要截肢[1].我中心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10例,治疗护理结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面清创、局部湿敷,中药浸泡配合足部按摩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糖尿病肢端坏疽的护理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足患者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浴足、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结果治愈19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95%。治疗期间无明显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糖尿病肢端坏疽炎症的控制、创面的恢复疗效显著,较单用西医药治疗护理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戴琼 《中国医药指南》2005,3(10):1281-1283
糟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更是造成糖尿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占非创伤性截肢病因的50%,国内报道糖尿病并发肢端坏疽约0.9~1.7%,老年糖尿病患者2.8%~14.5%.预防是治疗的关键,本文通过科学评估筛选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并寻找减轻和预防糖尿病足部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慢性进行性波及肢体大、中、微血管的特殊病变,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病变.可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往往久治不愈,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的逐年增多,为了尽量避免此并发症的更多发生,更应着重护理工作的进行,现结合我们的治疗措施和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会面临截肢等后果据不完全统计,欧美国家糖尿病患者发生足病的比例约3%~10.2%。在我国糖尿病足病的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2.6%~5.2%。截肢(趾)率约为14%。其治疗费用比因其他原因住院的同期糖尿病患者高得多。因此,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最可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也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它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dabetic foot,DF)最早由Dakey于1956年提出,1972年Catteral明确定义DF是: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并感染的足患。坏疽可发生于上、下肢其他部位,但96%发生于四肢末端,尤其是足部,故又有"糖尿病肢端坏疽"、"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等称谓。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20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逐渐增多,糖尿病足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上升。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障碍,容易并发全身周围神经、微循环和血管病变,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容易引起烧(烫)伤。烧(烫)伤是糖尿病足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对1例糖尿病患着足部烫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探索湿性愈合理论在治疗糖尿病足部烫伤的有效途径,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据报道,糖尿病患者中约15%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约1%的糖尿病患者被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采用中西结合、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截肢率。其中护理对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室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国内糖尿病并发肢端坏疽者达0.91%~1.72%[1].我院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是指以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足溃疡和足坏疽,若发现不及时或延误治疗,必将面临下肢残缺的严重后果,极大影响了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均统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北京中医医院提供的数字,糖尿病患者中大约15%会并发糖尿病足,其中10%~14.5%会因此截肢,截肢后30d内死亡率占10%。因此,怎样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应引起各方重视。  相似文献   

20.
赵志敏 《河北医药》2013,(17):2653-265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以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为特征,往往久治不愈,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糖皮质激素在糖尿病治疗中被列为禁忌,但在本观察中,采用糖皮质激素外用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