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屿  寇新军  高义双  刘冲 《河北医药》2011,33(9):1368-1369
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后,传统上采用徒手压迫止血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方式止血,但徒手压迫止血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常有穿刺点出血、渗血和血肿,甚或假性动脉瘤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1]。为了提高股动脉入路介入诊疗术后压迫止血效果,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介入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相比于经皮股动脉穿刺这一传统途径而言,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TRI)治疗具有损伤小、止血迅速、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及恢复快等优点[1].TRI术后常采用绷带加压止血法对穿刺处进行止血,然而术侧上肢发生肿胀、疼痛、麻木等问题仍较为常见.我们应用FOCUS-PDCA模式管理TRI治疗患者的术后护理质量,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桡动脉穿刺部位两种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使用弹力压迫止血器对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纱布绷带对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加压止血。比较2组舒适度、手掌肿胀程度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和术后再次包扎率。结果观察组在舒适度、手掌肿胀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出血发生率和术后再次包扎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常用的两种方法,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治疗过程中的优缺点。方法选择近两年内心内科入院患者中符合冠心病并且行介入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实验组行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后止血压迫时间、穿刺后血肿情况、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手术并发症等。结果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案的对比分析,结果经桡动脉穿刺介入的止血压迫时间少于股动脉穿刺介入(P<0.05);桡动脉穿刺介入后血肿程度低于股动脉穿刺(P<0.05);治疗成功率方面,桡动脉穿刺组明显高于股动脉穿刺组且桡动脉穿刺组手术并发症少于股动脉穿刺组。结论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常用两种介入方法中,应用桡动脉穿刺介入比股动脉穿刺介入优势明显,其疼痛程度小,并发症低,治愈率较高,是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经皮动脉穿刺行介入检查和治疗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多种动脉途径可供临床选择。股动脉粗大、不易痉挛、体表投影清楚而易于成功穿刺等优点仍被临床常规采用。制动时间和有效止血是经皮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影响患者心理和生理舒适的重要因素。传统压迫止血方法人工压迫止血20~30min,耗费人力,加压者不能根据足背动脉搏动调整压力大小,绷带包扎后加压沙袋不易固定,稳定性差,这些缺点影响止血效果。自2007年以来,我科将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应用于临床,与传统方法对比,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止血器的结构、应用方法和效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童金英  吴福霞  林祺 《江西医药》2011,46(2):141-142
目的评价桡动脉穿刺点使用压迫止血器和使用绷带加压止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压迫器止血组(58例)和绷带加压止血组(50例),对比观察包扎止血的操作时间、压迫止血的总时间、术后2h内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有无明显主观不适。结果压迫止血器组在操作时间、压迫止血的总时间、术后2h内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明显主观不适方面均优于绷带加压止血组。结论压迫止血器用于桡动脉止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止血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经桡动脉途径行心导管介入术因其具有微创、术后并发症少及对患者体位无较高要求的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冠心病手术治疗。经桡动脉途径行心导管介入术改善了传统经股动脉手术导致患者发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的缺陷,临床效果显著。随着经桡动脉介入手术的推广,其对术后止血方法要求越来越高。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心导管介入术后应用动脉止血器的护理,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行心导管介入手术患者12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动脉止血器护理之后,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介入手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一般采用人工压迫止血方法,由于肥胖患者的大量增加,介入手术中及术后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以及有时在介入治疗中需要使用7F导管经股动脉途径完成,术后人工压迫止血时间往往较长,人工压迫止血困难,造成假性动脉瘤、继发性出血、血肿等的发生率增加,应用器械止血是临床实际的需要。我科自2009年4月~11月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以来,已在40例病人身上使用。本文旨在于讨论Angio—seal闭合器止血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9.
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是一种新型的止血装置。它通过附着于血管壁内侧的胶原锚和附着于血管壁外侧的胶原海绵相对压紧来封闭穿刺点,从而达到完全独立止血的目的。本研究通过与常规人工止血方法比较,评价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用于动脉穿刺部位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9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或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患者179例。入选标准:第1次经股动脉穿刺行经皮介入诊治术。排除标准:(1)穿刺点位于分叉处或有严重股动脉…  相似文献   

10.
经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穿刺点并发症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手术的风险。过多的失血和穿刺点血肿形成,以及假性动脉瘤是常见的并发症,必要时需外科手术治疗,迷走神经反射致严重低血压甚至死亡。因此,在介入治疗术后,有效减少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非常重要。我院心导管室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止血,代替以往人工外力压迫止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科自行研制的改良式髋关节支具在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常规在股动脉穿刺点用弹力绷带8字型加压包扎的基础上使用沙袋压迫止血6h;试验组在股动脉穿刺点使用自制改良式髋关节支具加压固定止血,2组患者均下肢制动24h。比较2组术后约束相关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皮肤过敏反应及排尿困难发生率均为0,皮下淤血、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我科自行研制的改良式髋关节支具在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的效果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与支架术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优势。方法:观察286例老年患者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在临床的护理与优势,出现的并发症明显少于678例未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老年患者。结果:对于286例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成形与支架术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老年患者,成功277例,9例缝合后穿刺部位有渗血、出血、血肿,重新人工机械压迫后止血,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时间延长至12~24h。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及并发症明显少于未应用血管缝合器的患者。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老年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明显少于未应用血管缝合器的老年患者,在临床护理中有着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术后穿刺桡动脉血肿并发症的比较。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普通肝素抗凝药物)和观察组(低分子肝素抗凝药物),每组各52例,观察应用效果。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桡动脉局部血肿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桡动脉穿刺局部的平均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药物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穿刺局部血肿发生情况以及缩短患者桡动脉穿刺局部的平均压迫止血时间,因此,该药物具有被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静  王宁  刘志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430-1431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分别以沙袋加弹力绷带压迫和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将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止血器组(n=60)和沙袋加弹力绷带组(n=60),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压迫止血的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不舒适感和住院天数等.结果 止血器组止血成功率高于绷带组,不舒适感、局部并发症(皮下淤血)的发生率低于绷带组(P〈0.01);操作时间、压迫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绷带组(P〈0.01).结论 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应用止血器止血,操作简便,定位准确,便于穿刺部位观察,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压迫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经皮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而在多种动脉途径中,股动脉以管腔粗大、不易痉挛、体表投影清晰、易于穿刺等优点被常规采用,但压迫不当易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1]。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疾病的康复[2],因而术后如何对穿刺点进行安全、舒适、简易、经济的止血,就成为介入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减少股动脉介入术后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舒适度,我们对传统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做了些改进,取  相似文献   

16.
方修娥  刘璐 《安徽医药》2015,36(7):894-895
目的 探讨采用自制加压袋固定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患者切口加压止血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外科住院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500 g普通盐袋加压止血,观察组用750 g自制加压袋加压止血并妥善固定,观察两组加压袋加压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口渗血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切口渗血率由66.6%下降到23.3%(P<0.05)。盐袋移位(包括盐袋偏移、脱滑伤口或被患者移开)明显减少,盐袋移位率由80.0%下降到10.0%(P<0.05)。 结论 自制加压袋固定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切口,能明显降低伤口渗血,达到切口局部有效加压止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曲月 《现代医药卫生》2009,(21):3327-3327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送导管前端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通过造影准确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狭窄度和远端的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情况,并测定左室功能。其常规方法是经股动脉途径,近年来经桡动脉穿刺是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又一理想途径,具有损伤小,术后可迅速止血,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周围血管和出血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和溶栓药物的应用等优点。大部分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使用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方法进行穿刺出伤口止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506例,按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比较手术操作时间、加压包扎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1.2±3.4)min和(10.8±3.6)min;加压包扎时间分别为(2.52±1.28)min和(20.34±6.11)min,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7.9%和1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1.2%和10.8%。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具有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小,特别对于心功能不全、支架术后复查患者是一种理想的冠状动脉造影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经桡动脉或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路径,与经股动脉路径相比,经桡动脉路径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不需卧床的特点[1]。由于桡动脉解剖变异较多、部分患者对介入手术的焦虑心理,经桡动脉穿刺仍存在着穿刺部位荨麻疹、前臂血肿、骨筋膜室综合征、血管迷走反射等并发症[2]。因此,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介入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综合护理服务期间,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做一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徒手操作在神经内科介入术后股动脉压迫止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9月~2011年5月346例神经介入的患者,全部采用徒手操作压迫股动脉止血,15~20分钟后,观察其效果。结果:24h后,342例患者均无出血,3例经压迫包扎后,5~40分钟发生穿刺处再次出血,1例穿刺处形成假性动脉瘤,成功率为98.84%。结论:徒手压迫股动脉止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