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把握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难点与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深化改革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总结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 对标国际经验,加强政策导向,推动刊号改革,打造标杆出版企业,实施科技期刊人才计划,探索建立适应我国科技成果特点的评价体系,这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结论】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迎来宝贵的战略机遇期,相关政府部门、科研资助机构、国内科技期刊界应共同努力,加快落实和深化推进我国科技期刊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策略,为一流农业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中外期刊对比分析、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方法,统计分析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 【结果】 目前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稿源流失、编辑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本领域英文期刊数量较少等问题。 【结论】 通过切实做好约稿和审稿工作、刊发方法类论文,组织出版期刊专辑、创新论文表现形式、打造专业化编辑队伍、适时创办中国特色英文期刊等方法,可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世界一流医学期刊网络传播平台的特征及可借鉴的建设思路。【方法】 在COVID-19疫情暴发背景下,收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和《柳叶刀》网络传播平台COVID-19专题报道内容,以中华医学期刊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为对照,从高关注度论文特征、版式设计及内容安排、科学信息的应急共享3个方面梳理和归纳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网络平台特征。【结果】 世界一流医学期刊在网络传播平台设计中贯穿“头条”理念,重视对高水平原创成果的展示及推荐;科学传播渠道立体,新闻联动模式成熟;多维度拓展资源,服务前沿信息交流;突显总编领军作用,品牌建设协同平台建设;语言国际化程度参差,应急共享机制完善。【结论】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重视网络传播平台的建设,注重数字化表现形式与内容的融合,协同期刊品牌建设,提高出版语言、传播和服务的国际化水平,以此为切入点加强中文期刊国际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我国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方法,以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方法】 通过研读相关政策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科研现状,提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内涵和培育措施。【结果】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体现在指导思想、发展模式、评价指标、出版平台等方面。发挥中国科研成果多的优势,重点扶持中文期刊,建立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做好中华文化传承。创办学术“进博会”,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的策源地。【结论】 中国科技期刊只有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坚持中国特色,才能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校主办的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在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双重背景下的发展定位与策略。【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主办的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近10年(2009—2018年)发文特征与学校建设的“一流学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学术影响力整体较强,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报与“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性差异较大;针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优势,提出高校理工类综合性中文学报应该采取增大发文量、调整发文方向和转型为专业刊3种策略。【结论】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对高校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提出更高要求,未来高校中文理工类综合性学报的发展定位是培养科研新人、培育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我国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特点,探讨科技期刊封面设计对期刊传播的积极影响,为我国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网络调查及文献资料收集,调研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期刊的封面设计情况;通过内容分析法、视觉研究方法、图像法对科技期刊封面图像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结果】 我国高水平科技期刊中,有封面设计的期刊占比较高,说明高水平科技期刊不仅注重刊载高质量的学术内容,同时也很注重科技期刊封面的设计,利用精美设计的封面故事、封面文章促进学术内容的传播。【结论】 科技期刊封面是科学创新成果展示的重要媒介,高水平科技期刊通常注重封面设计。封面设计应与它所表达的科学技术内容与价值相符,通过整合设计资源、凝练特色,进一步提高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水平,促进科技期刊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7.
王萍  李欣  沈洋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3):304-83
【目的】 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探究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以科技管理类CSSCI来源期刊为调查样本,利用两阶段回归方法——普通最小二乘法和伪泊松极大似然估计,从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日常推文的数量、总在看数、月均发文量以及开通时间等角度探讨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数量和阅读数量对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影响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 科技管理类期刊应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建设,提高推文频次,丰富推文内容,保证一定数量的原创文章,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李红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6):816-61
【目的】 从调研陶瓷学会主办的SCI收录期刊出发,分析国内外陶瓷学会的办刊现状和期刊竞争力,总结国内外陶瓷学会的办刊特点,为我国学会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网络调研法研究国内外陶瓷学会的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并重点调研欧洲陶瓷学会、国际陶瓷学会和美国陶瓷学会的期刊建设特色。 【结果】英语出版、双语出版、收费会员制、评奖是国内外陶瓷学会为促进期刊发展而普遍采取的措施。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的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力已经领先于国外同类学会,但在SCI收录期刊数量和年载文量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结论】 当前国内学会期刊正处于发展的重要契机,建设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或者增加现有高影响力期刊的载文量,可以作为学会期刊的主要努力方向。学会可在制度制定、编辑队伍建设、出版宣传等方面支持期刊建设,推动一流学会和一流期刊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创办国际数据期刊的重要意义与实践途径,以期为我国数据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Big Earth Data的创办和出版实践,阐述创办国际数据期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梳理数据期刊出版政策框架,分析数据期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 Big Earth Data顺应全球科学数据共享的大趋势创办国际化数据期刊。目前Big Earth Data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数据论文投审稿流程,并在数据存储、数据论文标准与格式、同行评议和作者权益管理4个方面制定了数据论文出版政策。【结论】 建设国际数据期刊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有助于推动科学数据的共享与传播。相关政府部门、科研资助机构、国内科技期刊应重视数据共享与出版政策的研究与实践,加快推进我国数据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简写为BJ)、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简写为HII-CAJ)及SCI入选期刊名单的变化,为我国顶尖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1—2013年BJ、HII-CAJ、SCI入选的中国科技期刊名单,统计分析入选期刊名单的变化和期刊的文种分布,以及其中高校学报的收录情况。【结果】 在2011—2013年,BJ、HIICAJ、SCI入选的科技期刊总数分别达168、233和160种,3年同时入选的期刊分别为45、122和135种;3年中BJ、HII-CAJ、SCI收录外文期刊的比例平均分别为2.33%、49.23%、86.93%,入选期刊中大学学报的比例平均分别为8.67%、5.32%、4.28%。【结论】 构建国家层面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采取中外文期刊并重同时兼顾大学学报的遴选方案,建立兼具权威性、代表性和稳定性的顶尖期刊群,以引导和促进我国各学科、各专业科技期刊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数字化环境下科技期刊应对变革的发展策略和实践建议。【方法】以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环境变化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调研法、数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科技期刊所在的数字化环境进行了阐述。【结果】分析了由科学研究范式和学术交流模式的演变带来的期刊在出版业务和出版内容上的转变,以医学科技期刊为例,提出了科技期刊应对变化的发展策略和实践建议。【结论】数字化的大环境,科技期刊应该从出版业务流程和出版内容多方面转变思路,构建更加健康的信息服务生态,顺应趋势加强期刊的集团化管理模式,借力于技术平台,更好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12.
史强  安瑞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10):1318-13
【目的】 对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行动计划”)的英文医学期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我国建设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信息收集、数据库检索,对我国入选“卓越行动计划”英文医学期刊现状,以及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结果】 近年来,入选“卓越行动计划”的英文医学期刊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术影响力整体提升,领军期刊阵列表现尤为突出。同时,我国英文医学期刊在数量、影响力、载文量、平台及品牌建设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结论】 当前我国英文医学期刊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和窗口期,我国医学期刊从业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应共同努力,冲击世界科技期刊先进水平,服务科技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文科技期刊编委会结构设置特点,提出进一步优化编委会以促进期刊发展的策略。【方法】 统计分析9种耳鼻咽喉科学核心期刊编委会的结构设置、编委数量、换届频率等,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对期刊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优化策略。【结果】 中文科技期刊编委会存在组织结构设置名称多样、规模差异较大、编委兼职明显、编委会换届频率差异显著等问题。建议提高编委遴选标准,合理控制编委会规模,弱化行政考评对担任期刊编委的要求,定期更新编委会。【结论】 合理的编委会结构与规模、严格的编委遴选标准及适时更替将有助于中文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与国内管理学重要期刊通信作者要求规范化的现状、问题与关系等,为中国科技期刊与基金委的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对学术规范信息的检索分析以及调研访谈,就基金委与科技期刊对通信作者要求的规范化等内容展开比较分析。 【结果】 基金委对于通信作者的规范化以及科研诚信的要求在逐年增强,而30种国内管理学重要期刊在这些方面的规范与建设还有提升空间。 【结论】 国内科技期刊对通信作者规范的要求与标准,以及与之配套的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建设需继续完善,并与基金委等资助机构形成体系对接与良性互动,促进科技治理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出我国科技期刊的金字塔分层模型,以期为推进我国科技期刊健康发展和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综合、参考现有观点,创新地以金字塔分层形式表现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和发展路径。【结果】提出我国科技期刊“普及类”“实用类”“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金字塔分层结构,“市场认可度”“学术影响力”的定位分层方式,以及“广种→深耕→细作”的发展路径思想。【结论】金字塔各个层次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应该把每个层次都做扎实,从而保持我国的科技期刊体系的稳固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丹  何琳  李章超  尹欢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10):1261-1077
【目的】在信息交流视角下,探讨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转型发展的突破路径。 【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对比分析法,探讨面向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科学信息交流模式框架,对国内外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进行分析。 【结果】分别从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视角,归纳总结国内外科技期刊所开展的知识服务。通过对比国内外科技期刊在服务模式、手段和渠道的差异,提出我国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 【结论】我国科技期刊应从集团化经营模式、自动化出版流程、基于微信矩阵拓展服务项目等方面入手,完善自身的知识服务体系,实现知识生产向知识服务的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