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介绍例一(注1):陈姓,男,53岁。门诊号:62~33363。患者于1962年7月7日,因上腹部疼痛已2个月,食欲减退,且在上腹部摸到肿块而来我院西医内科门诊,印象为肝癌。于同年7月13日至某医院门诊,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右肋下可扪到一巨块,在肋下9厘米,内侧越过中线,表面隆起,有压痛、腹水征),亦诊断为肝癌。经用化学药品噻嗜派治疗,至8月20日,共注射17安瓿,但右上腹肿块自9厘米增大至  相似文献   

2.
<正> 李某,女,50岁,门诊号75—16227。患慢性肝炎已5年,近1个月来因上腹胀满,纳呆,进行性肝脏肿大于1975年3月15日经本院西医检查诊为原发性肝癌硬化型Ⅱ期。患者不愿住院,要求中医门诊治疗。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巩膜不黄,锁骨上淋巴结(-),面部有蜘蛛痣3粒,肝掌(-),心肺正常,腹平软,肝上界第5肋间,下界右肋下4厘米,剑突下6厘米,质硬,表面有结节,边缘不整,腹水征(-)。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火箭法定  相似文献   

3.
俞俊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115-115
患者,男,55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进食后腹胀加重1月余,于2006年8月1日来我院就诊,体检:头颈、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肿大,剑突下3厘米处轻压痛,未触及肿块,其他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4.
病例介绍[例1]患者唐姓,女,40岁,农民.妊娠足月第9胎第7产(2次流产),于1960年6月28日上午4时在家自然分娩.以往每次妊娠均患子肿,分娩后又患儿枕块痛;此次胎前子肿,腹部膨大甚于以前数胎,俯仰不便,有时鼻衄,胁下时觉漉漉有水声;产时恶露甚多,产后腹膨大如故,历半日恶露即停止,无腹痛.至7月5日,因腹膨愈甚,于上午10时30分来我院诊治,住妇产科病房.7月8日邀我科会诊,曾予归、芍、琥珀等,但无效.9日转入中医病房.初诊(1960年7月9日):产后11天,腹大如鼓(腹围112厘米),无恶露,无腹痛,身热38℃,微有  相似文献   

5.
肝痈治验     
病史摘要:王××,男,55岁,农民,扬中县人。1979年7月中旬,以胁痛、发热住当地医院,经用抗菌素及中药治疗,病情未能控制,体重明显下降。乃于23日至常州某医院查治,血检:白细胞15400/立方毫米,中性84%,淋巴16%。超声波检查:肝肋下4厘米,第九肋间见液性平段2厘米。同位素扫描:肝右下叶占位性病变。同时曾作肝穿刺,抽出少许脓液。确诊为肝脓疡。建议住院手术治疗,因患者慑予手术,且有实际困难,遂于8月6日转来我院门诊医治。处理经过:患者面色晦滞,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食纳极差,发热两旬有余(体温38.6℃),日轻夜重,右胁疼痛拒按,动则更  相似文献   

6.
伍某某,男,43岁,干部。新化县人。住院号:87436。因腹胀疼痛,恶心干呕,排尿困难5天,于1987年7月14日初诊。患者7月9日上午8时吃完鱼胆后,9点开始呕吐2次,腹部胀满,继而疼痛,小便不畅,中午即到当地卫生所对症处理(药品不详)治疗3天,呕吐停止,余症加剧,7月13日上午8时来本院门诊,诊为鱼胆中毒,予输液,速尿剂,导尿等法,对症治疗,病仍未见好转,下午3时急送病  相似文献   

7.
程×,男,43岁。上海岳阳医院虚证专科门诊号:85—145。1985年7月17日外院诊为右侧鼻咽部鳞状细胞癌Ⅲ级。同年8月3日至15日曾进行放疗,因严重反应而终止。10月23日来本科门诊。右侧鼻咽部有黄豆大肿块,质坚,易出血,口干声哑,痰中带血,  相似文献   

8.
患者:肖××,女,28岁,技术员.门诊号:132099,少腹有块已3年,平素喜冷饮.1959年曾发生一次腹痛,以少腹部痛势较剧,经治疗而痛止;此后,发现少腹两侧有肿块,每因劳累而加重,经期超前.曾多方诊治,但未确定诊断,治疗亦无效.1960年初,到某医院诊治,该院根据患者于1954年患过肋膜炎的病史,初步诊断为结核性盆腔炎.用紫外线理疗、大蒜汁灌肠、链霉素注射等方法治疗9个多月,仍无效果.后经某医院会诊,诊断为"卵巢、输卵管囊肿".采用穿刺抽液法,两侧肿块先后各抽三次,抽出液体约400毫升左右,肿块始消,同年11月出院.半年后,肿块复发,在当地治疗无效,于1961年冬到某医院诊治,诊断仍为"卵巢、输卵管囊肿".动员患者作手术治疗,因患者不愿而罢.于1962年3月初来我院妇科就诊,经用木通、扁蓄、茯苓、肉桂等温化利水之剂,但无进步,于同年5月12日转针灸科.患者15岁月经初潮,一般正常,肿块发生后,经期超前,惟色、质、量均无异常,无白带.未生育.1954年曾患肋膜炎.检查:营养中等,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舌质色淡,苔薄白,脉沉细而濇;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少腹偏左有一肿块,呈长圆形;右缘约在腹中线中极、关元穴  相似文献   

9.
鳖甲蜈蚣汤治疗原发性肝癌验案2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拟鳖甲蜈蚣汤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举验案 2则。1 病案举例1 .1  期原发性肝癌 男 ,6 5岁 ,1 998年 3月 9日初诊。主诉 :上腹部胀痛 1月余。患者于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 ,觉上腹部胀痛 ,食欲减少 ,到省人民医院就诊 ,经有关检查发现肝实质占位性病变 ,且甲胎蛋白阳性。又来我院门诊检查 ,经 B超检查及 CT再次证实肝内实质占位性病变 ,且甲胎蛋白阳性 ,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刻诊 :面色晦暗 ,体倦乏力 ,肝脏右肋下未扪及 ,无黄疸及腹水 ,舌质暗淡有瘀斑 ,脉弦滑细。CT检查 :肝右叶可见 4.8cm× 2 .8cm密度增高区 ,肝体积…  相似文献   

10.
引起四肢大段骨缺损的原因很多 ,其治疗非常棘手 ,最后往往采取截肢治疗。我院骨科采用腓动脉蒂的腓骨移植的方法为 2例患者进行了治疗 ,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 ,39岁 ,已婚。因右腕部肿块 2次术后复发入院。患者于 1998年 2月因右腕部肿块在我院就诊 ,诊断为右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 ,予肿瘤病灶清除 +髂骨植骨术 ,术后复发 ,予肿瘤病灶清除 +骨水泥填充术。1999年 9月右腕部肿块再次复发 ,于同年 11月 18日来我院就诊 ,要求截肢。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好 ,右腕部桡背侧见肿块隆起 ,可见长约 8cm的手术瘢痕 ,局部轻压痛 ,…  相似文献   

11.
有少数癌症患者,虽未经任何治疗却能够自然痊愈,这并非天方夜谭。据报道,一位肝癌患者,剖腹探查时见肝上长有8厘米×7.5厘米的肿块,未能手术切除。仅取部分组织活检,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该病人因种种原因未进行抗癌治疗,随访患者15年,最后经各项检查证实肝癌  相似文献   

12.
癖积治验     
刘某某,男,62岁。醴陵市搬运公司退休工人。住院号:01507 患者1989年元月中旬突感右上腹刺痛,夜间尤甚,难以入眠,自服胃舒平,腹部刺痛不减,随后体重进行性下降。1989年7月10日在醴陵市卫校附属医院做B超检查提示:“右肝内见一68×50×40立方毫米回声增强区,边界欠清,局部未见血管扩张,周围也未见血管压迫征。意见:1.原发性肝癌;2.转移性肝癌。7月12日在我校附属医院门诊诊断为“肝癌”而收入住院。证见右胸胁刺痛,拒按,白睛微黄,口干欲饮,食欲不振,形肉瘦削。查剑突下压痛,肝在右肋缘下2厘米,质硬,舌淡红、苔少津,脉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76岁,就诊日期:2014年7月29日。主诉:不能自主排尿21天。现病史:自2014年7月6日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排尿不畅,至7月9日不能自主排尿,遂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腹部B超示:前列腺增生,肾及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予留置导尿处理后回家,1周后复诊,拔除导尿管后仍不能自主排尿,再次行留置导尿2周。于2014年7月29日至我院泌尿外科求治,复查腹部B超示:前列腺增生,肾及输尿管  相似文献   

14.
1补中益气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腹胀李某,男,48岁,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住院号:12109393,2013年9月24日入院。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近20年,半月前查体B超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继之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显示:肝右叶巨块型肝癌(大小约7 cm×9cm)伴肝门淋巴结转移。查乙型肝炎五项:HBs Ag(+)、HBe Ab(+)、HBc Ab(+),肝功能正常。于2013年10月6日行  相似文献   

15.
<正>1病案患者左某,男,39岁,衡阳市人,1991年开始出现左上腹疼痛,当地医院按"胃炎"治疗无明显疗效,间断发作,因可耐受未系统检查及治疗。2001年1月6日开始出现左上腹疼痛加重伴血尿2天,于2001年1月9日我院就诊收入腹部外科,左上腹可扪及约20cm×15cm肿块,质韧,压痛,推之不移,B超示:左中上腹巨大肿块(15.6cm×14.3cm),考虑来自左肾肿瘤;腹腔内余部位未见明显异常;CT示:左  相似文献   

16.
病史摘要:患儿刘××,男性,年岁四个月,门诊号48667。1964年6月,患儿生下一月零二天,突发高烧,抽搐昏迷,入当地矿工医院治疗,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住院治疗一月,热退未楚,又发脑积水,继于同年7月10日在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31天(住院号84301),迭经抗炎(内服氯霉素125毫克,每6小时一次,共21天),脱水(双氢克尿塞12.5毫克,每天2次共6天),减压(放脑积液:侧脑室穿刺三次,腰穿五次)等治疗后,于8月10日出院,出院时脑脊液生化常规检查:细胞数20,糖正常,蛋白仍多。但头围43.5厘米(入院时42.5厘米),有增大趋势,经脑外科会诊,认为脑脊液检查已恢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腹部红外线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单纯组患者50例,给予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联合组患者50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和腹部红外线照射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4例患者存在肛门坠胀感能够耐受,无其他重症不适症状发生。结论:对于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在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基础上给予腹部远红外照射治疗可有效的控制炎性肿块的大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应用治疗。  相似文献   

18.
患者林××,男,41岁,工人,門診号数66591,1964年7月31日初診。发病經过:患者素体健康,緣于1964年7月14日去农村支援夏收,18日自觉腹部不舒,19日就××保健院門診,20日晚突然发生寒热(寒重热輕),持续至26日症情未减,改就××医院治疗,寒热消失,但发現右小腹肿块,并逐漸增大,西医疑为肿瘤,邀內科会診,认  相似文献   

19.
周玉芳,女,24岁,未婚,1976年10月24日就诊。患者左颈部有一巨大肿块,于1970年12月3日在上海肿瘤医院切片,病理诊断:“左锁骨上小粘液纤维组织细胞部分细胞核较幼稚,并且附于血管。请结合临床考虑低度恶性纤维肉瘤的可能性。”(切片号70—9714)同年,该院在全麻下行“左侧锁骨上广泛切除术”,将肿块连同颈深筋膜、部分前中斜角肌一同切下;基底最深处与肩胛岗相连,连同岗上肌及少部分肩胛岗及斜方肌一并切除。术后一年,左颈肿块复发,并广泛转移至肩、颈、腋下;先后经针灸、火针及住上海肿瘤医院化疗(用环磷酰胺、更生霉素、Sb71等药物)。经过四个多月治疗,病情有增无减,因出现心肌损害而终止化疗。后患者出院多方  相似文献   

20.
林×,男,56岁,永定县新华书店干部。患者于1968年冬,以高热不退,原因待查,经门诊治疗10余天,效果欠佳而收住内科病房治疗。X线透视提示:右膈有一直径10厘米的液平面,诊为膈下脓肿(约10×9厘米).当时由于某种原因,患者自己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