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名中医丁丽仙教授经验方加味承气汤对剖宫产术后排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剖宫产术后病例60例,排除有妊娠合并症者及术中术后使用欣母沛者。加味承气汤组30例(治疗组),乳果糖口服溶液组30例(对照组)作比较。从剖宫产术后2小时开始口服加味承气汤300毫升,分3次服用,2小时服1次,排气后停药;乳果糖口服液术后2小时开始口服,2小时1次,每次30ml,排气后停药。分别记录排气时间,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30例平均排气时间为10.00±4.21小时,对照组30例促进排气的平均时间为16.38±7.59小时。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承气汤促进剖宫产术后排气的临床疗效好,平均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通气汤配合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排气时间的观察。方法:术后内服自拟通气汤,并针刺足三里穴。结果:治疗组排气时间最快8小时,最慢35小时;对照组排气时间最快14小时,最慢55小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承气汤配合穴位按摩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加味承气汤联合穴位按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承气汤配合穴位按摩能使妇科腹腔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有效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肯定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胃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小承气汤保留灌肠,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肛门首次排气排便出现更早,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经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小承气汤保留灌肠在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的疗效优于胃癌术后一般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小承气汤直肠灌肠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施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术后小承气汤空肠内营养管给药组(B组)和术后小承气汤直肠灌肠组(C组),每组20例。A组按传统方法禁食至术后首次排便,B、C组术后第1天开始每隔12h灌肠,至首次排便后停用。观察比较术后腹胀、腹痛缓解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并发症。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B组、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吻合口瘘、粘连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味小承气汤直肠灌肠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早期治疗,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通腑中药对腹式全宫术后胃肠功能影响。方法 按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按1:1的比例将40例腹式全宫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手术前、后行中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则在中西医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双侧足三里穴电针加口服加味小承气汤。疗程3d。结果 术后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主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腹胀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配合加味小承气汤口服对促进腹式全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脑梗塞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本病72例,对照组72例给予复方芦荟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脑梗塞便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柴芍承气汤鼻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采取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维持水电平衡及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对照组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抑制胰酶分泌,每8h1次,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柴芍承气汤胃管鼻饲。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肠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7d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胃管鼻饲加味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小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加味小承气汤保留灌肠每日2次,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h以及7天的血氨水平,观察患者神志变化。结果:治疗后48h的治疗组血氨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肝性脑病症状改善的总体有效率为83.7%,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小承气汤保留灌肠能较为迅速的降低患者血氨水平,提高肝性脑病的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联合西医治疗胰腺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78例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加味大承气汤,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酶含量显著少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改善实验室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大承气汤治疗胰腺炎疗效显著,对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承气汤对促进早期炎性肠梗阻(EPl SBO)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EPl SBO患者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加味承气汤,比较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腹部痉挛性疼痛、腹胀、麻痹性肠梗阻的患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承气汤能更好地促进EPl SBO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戴蕾  罗灵和  江巧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3):115-117+122
目的探讨加味柴芩承气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西医基础治疗联合加味柴芩承气汤及穴位贴敷组(观察组,n=20)和单纯西医基础治疗组(对照组,n=20),患者入组后均给予急性胰腺炎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加味柴芩承气汤及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95.0%(19/2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17/20)(P0.05),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转ICU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加味柴芩承气汤联合穴位贴敷能够缩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接受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炎性肠梗阻按照针灸结合加味小承气汤展开治疗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本次按照对比治疗展开探究,以本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所接诊病例中随机抽选76例,任取组内38例,给予基本治疗以及针灸治疗,即对照组,余下则需要辅以加味小承气汤治疗,即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加以分析。结果结合统计可知,观察组在本次治疗中整体有效率达94.73%(36/38),对照组整体有效率仅78.95%(30/38);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上,观察组均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对腹部手术后出现炎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针灸以及加味小承气汤协同施于治疗,可促使该部分患者各方面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加快恢复。  相似文献   

14.
熊淑云  何文芳 《当代医学》2011,17(11):154-155
目的观察使用加味大承气汤灌肠配合BIPAP宣教治疗COPD患者并发腹胀的疗效观察。方法选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实验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并配合BIPAP宣教改善腹胀症状,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给予吗丁啉口服。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并配合BIPAP宣教对治疗应用BIPAP通气的COPD患者的腹胀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经济实惠,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对家兔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0只白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加 味大承气汤组)、对照组(四磨汤组)及空白组(生理盐水组),胃肠减压、禁食,全麻后行肠切除肠端吻合术,假手术 组行假手术,术后观察并记录肠鸣者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肠音恢复情况、肠肌电图、血浆胃肠激素改变及 动物小肠推进率。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 05) 。术后 BER 及 EMG 立即出现,但治疗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加味大承气汤能增加兔肠胃肠激素的分泌,增加兔小肠 的推进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 05) 。结论:加味大承气汤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加胃肠蠕 动,明显缩短胃排空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患者使用小承气汤加穴位按摩对肠蠕动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普外科腹部术后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小承气汤口服,并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和合谷穴交替按摩促进肠蠕动恢复,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的肠蠕动恢复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承气汤组方加穴位按摩对腹部术后肠蠕动的恢复有较好的疗效,为中医药促进腹部术后肠蠕动的恢复提供了可靠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加味大承气汤胃管注入与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把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纳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加味大承气汤进行胃管注入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加味大承气汤进行高位保留灌肠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且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更短,存在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较于加味大承气汤胃管注入这种治疗方法,加味大承气汤高位保留灌肠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使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更短的时间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其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值得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高祥 《中外医疗》2009,28(36):173-173
目的小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腹部术后肠麻痹的护理研究。方法腹部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小承气汤、蒸馏水保留灌肠,观察2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以改善术后肠麻痹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小承气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承气汤,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积液积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腹围减小程度、24 h引流量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的中转手术率为1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小承气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柴芩承气汤治疗腑实热结型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CRP、TNF-α、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腑实热结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柴芩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腹压痛、腹胀、肛门排气、AMS及WBC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腑实热结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柴芩承气汤治疗,可降低CRP、TNF-α、IL-6水平,缩短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