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冠心病左心功能受损病人存活心肌的判断对选择血运重建术的适应证和预测疗效有重要价值.如果梗死区内存活心肌较多,采用血运重建术治疗后,可使顿抑和冬眠的心肌细胞发生逆转,恢复活性,将明显改善左心功能;反之不仅疗效差,而且会增加病人的手术风险和治疗费用.目前检测存活心肌的方法有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像和MRI,对MRI及其与其他方法之间的比较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增强多层螺旋CT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活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前瞻性评价低剂量增强多层螺旋CT(MSCT)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活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与MR心肌灌注和心肌活性成像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对32例临床明确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前瞻性首过和延迟增强64层MSCT及MR心肌灌注成像,在短轴面上将左心室分为16个心肌段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的MSCT和MR影像资料被双盲分析,确定早期心肌灌注缺损区和晚期延迟增强区的大小及范围.采用一致性检验的Kappa检验,评价两种方法对显示心肌活性的一致性.结果 32例患者,首过灌注期MSCT提示灌注缺损为41个节段,无灌注缺损为471个节段;首过灌沣期MRI提示灌注缺损为47个节段,无灌注缺损为465个节段,两种方法一致性Kappa值为0.650,符合率为94.5%(484/512).延迟期MSCT显示延迟增强为135个节段,其中非透壁性梗死为50个节段,透壁性梗死为85个节段,未出现延迟增强为377个节段;延迟期MRI显示延迟增强为120个节段,其中非透壁性梗死为56个节段,透壁性梗死为64个节段,未出现延迟增强为392个节段,两种方法一致性Kappa值为0.609,符合率为80.7%(413/512).结论 低剂量增强螺旋MSCT与MRI对心肌活性的评价有较好的相关性,MSCT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存活心肌和非存活心肌的检测是呵行和可靠的,减少不必要的X线辐射剂量是该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塞后心肌活性的诊断是为了评估血运重建后梗塞心肌功能恢复的可能性.MRI提供了多种评估心肌活性的方法.测量舒张期室壁厚度是一种易于操作的方法,这种方法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只有在梗塞4个月后才能使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对预测室壁运动的恢复情况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其仅适用于单一节段的心肌功能障碍且心功能只有轻度下降的病人.延迟增强可直接显示坏死心肌和疤痕组织.通过判断坏死心肌延迟增强后的透壁程度,能够精确判断心肌舒缩能力恢复的可能性.首过灌注显示微血管阻塞,延迟增强能提供有关病人心肌活性及预后的信息.代谢成像技术,例如31P和23Na磁共振波谱可提供有关心肌梗死机制及活性方面进一步的信息.综述MRI评估心肌活性的方法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晓  熊延新 《放射学实践》2007,22(5):534-535
目的:探讨含服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在判断心肌存活中的价值.方法:12例心肌梗死患者先行静息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48小时后在静脉注射99mTc-MIBI前5分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然后再行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结果:12例心肌梗死患者静息心肌断层显像有68个节段放射性分布异常,服硝酸甘油介入后26个节段灌注改善;42个节段无变化或有异常加重.结论:含服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判断心肌存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左心功能受损病人存活心肌的判断对选择血运重建术的适应证和预测疗效有重要价值。如果梗死区内存活心肌较多,采用血运重建术治疗后,可使顿抑和冬眠的心肌细胞发生逆转,恢复活性,将明显改善左心功能;反之不仅疗效差,而且会增加病人的手术风险和治疗费用。目前检测存活心肌的方法有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像和MRI,对MRI及其与其他方法之间的比较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MRI与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对30例陈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3个月以上,具有静息期室壁运动异常)分别行静息和负荷(5、10μg.kg-1.min-1)MR及超声心动图检查。24例进行了血运重建,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16例,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8例。血运重建术后3~6个月,10例患者进行静息MR检查以观察节段心肌运动恢复情况。心肌节段划分采用16节段分法,MRI存活心肌的定义为:≥2个相邻的静息期无运动及反向运动的节段,负荷后节段心肌收缩≥2mm;超声心动图心肌存活的定义为:≥2个相邻的静息期无运动及反向运动的心肌节段负荷后,室壁运动评分减少≥1分。结果30例患者108个心肌节段静息期运动异常,多巴酚丁胺负荷MRI阳性65个节段,阴性43个节段;负荷超声心动图阳性56个节段,阴性52个节段。2种方法一致性Kappa值为0.75,符合率为88%,具有高度一致性。10例患者38个心肌节段进行了复查,其中24个节段运动增加,14个节段无改善。MRI及超声心动图检测陈旧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8%和79.2%(P>0.05),85.7%和85.7%(P>0.05),92.1%和81.6%(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MRI与负荷超声心动图的诊断能力相当,MRI敏感度、准确度略高。  相似文献   

7.
存活心肌是指因冠心病导致收缩功能障碍,但在血运重建后可恢复的心肌.因此,鉴别存活心肌对冠心病病人的治疗十分重要.无创性检测存活心肌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超声、核医学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MR技术.综述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MRI通过收缩储备检测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而只有存活心肌经血运重建后心功能得到改善,患者才能从中获益。因此,选择一种有效、准确的评价存活心肌的方法对选择治疗方案,决定是否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PET和SPECT是评价心肌存活的常用方法,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应用也不断扩展,特别是心肌灌注延迟增强扫描显像的应用可从坏死组织中区分周围的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9.
近年,随着干细胞技术和分子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干细胞移植在心肌病变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入.MRI结合干细胞磁性标记技术可以无创性地应用于干细胞移植后,其在宿主体内的分化方向、迁徙过程、存活状况及治疗效果的评价上具有独特的价值.综述心肌梗死干细胞移植及MRI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血心肌灌注以及局部心肌的存活情况. 方法 制备成功的10只猪心梗模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72 h及1周行MRI心肌首过灌注检查,MRI检查完后处死实验猪,行TTC染色及病理检查.结果 符合实验研究10只猪术前MRI心肌首过期灌注未见灌注减低或缺损,术后8只见心肌灌注缺损和减低,灌注缺损区其灌注曲线未见明显的灌注峰,在正常心肌灌注峰值时间为低灌注表现,后期曲线呈逐渐上升表现;灌注缺损周围心肌其灌注曲线峰值信号强度低于正常侧壁和下壁心肌(P<0.05);灌注曲线峰值时间较正常侧壁和下壁心肌延迟(P<0.05).灌注缺损区TTC染色及病理均可见心肌坏死,灌注减低区见间质局灶水肿、心肌纤维水肿变性. 结论 MRI心肌首过灌注成像结合灌注曲线分析可以评价心肌活性和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1.
MRI评估心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梗塞后心肌活性的诊断是为了评估血运重建后梗塞心肌功能恢复的可能性。MRI提供了多种评估心肌活性的方法。测量舒张期室壁厚度是一种易于操作的方法,这种方法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只有在梗塞4个月后才能使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对预测室壁运动的恢复情况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其仅适用于单一节段的心肌功能障碍且心功能只有轻度下降的病人。延迟增强可直接显示坏死心肌和疤痕组织。通过判断坏死心肌延迟增强后的透壁程度,能够精确判断心肌舒缩能力恢复的可能性。首过灌注显示微血管阻塞,延迟增强能提供有关病人心肌活性及预后的信息。代谢成像技术,例如31^P和23^Na磁共振波谱可提供有关心肌梗死机制及活性方面进一步的信息。综述MRI评估心肌活性的方法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存活心肌是指因冠心病导致收缩功能障碍,但在血运重建后可恢复的心肌。因此,鉴别存活心肌对冠心病病人的治疗十分重要。无创性检测存活心肌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超声、核医学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MR技术。综述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MRI通过收缩储备检测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异舒吉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对47例经直接PTCA治疗(A组)、溶栓再灌注成功(B组)和失败(C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异舒吉和静态99mTc-MIBI心肌显像.20例经介入性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静态心肌显像.结果不论是静态,还是异舒吉99mTc-MIBI心肌显像,A组心肌缺损面积小于B组,B组小于C组,三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与静态心肌显像比较,A组和B组异舒吉心肌显像提示心肌灌注明显改善,在C组改善不明显,其中A组异舒吉心肌显像灌注改善大于B组+C组.15例介入治疗异舒吉显像有心肌存活者,术后心肌缺损面积缩小,由术前36.3%±22.6%降至22.0%±19.3%.5例无心肌存活者,术后心肌缺损面积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结论异舒吉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显示直接PTCA术可减少心肌缺损面积,挽救更多的濒死心肌,同时可准确识别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14.
^201Tl心肌显像已广泛用于梗死后缺血/存活心肌的评价,研究表明常规3~4 h再分布显像低估了部分存活心肌,^201Tl24h延迟显像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缺血/存活心肌的检出率,但仍存争议.笔者对38例心肌梗死患者行^201Tl心肌SPECT24h延迟显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MRI可以多种方式评价心肌活性。最近研究显示,对比增强MRI可用于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心肌损伤,预测血运重建术的效果。对比增强MRI因空间分辨力高。可确切显示心外膜下存活心肌,并提供其它无创成像技术不能显示的诊断信息。本文综述了对比增强MRI评价可逆性心肌功能不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磁共振反转时间(TI)的反转恢复技术的原理及特性,探讨其在心肌梗死中判断心肌存活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获得的磁共振心肌梗死图像30例并总结其图像特点。结果在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比较其图像质量及心肌与血池对比程度,显示对于坏死心肌判断TI时间的选择,TI=280~320 ms时图像质量最佳。结论在磁共振心肌活性成像的临床应用中,应恰当、合理地选择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才能获得最佳的心肌与血池对比的图像,才更利于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MRI可以多种方式评价心肌活性。最近研究显示,对比增强MRI可用于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心肌损伤,预测血运重建术的效果。对比增强MRI因空间分辨力高,可确切显示心外膜下存活心肌,并提供其它无创成像技术不能显示的诊断信息。本文综述了对比增强MRI评价可逆性心肌功能不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可注射性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液态支架材料联合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 placent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s) 进行心肌内注射,观察其对细胞滞留、存活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可注射性心肌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1)分离、培养、扩增人PMSCs备用;(2)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注射FG,观察其在心肌梗死区域存留及降解情况;(3)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BS组)、FG组、PMSCs PBS组、PMSCs FG组, 对移植24 h后细胞滞留、4周后细胞的存活及局部新生血管的密度进行测量.结果:(1)FG组织相容性好,心肌内降解时间1周左右.(2)PMSCs FG组细胞24 h滞留率显著增高,4周存活细胞数量显著增高、心肌梗死区域新生血管密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 可注射性纤维蛋白胶可以提高移植细胞在心肌梗死部位的滞留及存活,发挥微环境调控作用并刺激心肌梗死部位微血管生成,是良好的可注射性心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慢性心肌梗死(MI)病人局部心肌灌注与存活心肌范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获得了地方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每个参与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为29例心肌梗死初发病人,并成功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至少6个月后。行MR延迟增强检查来确定心肌梗死区域及存活心肌比例(VMR),以心肌梗死区内非疤痕像素占总像素的百分比来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20.
99Tcm-HL91在心肌活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乏氧显像剂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检测心肌活性的可能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例(病史≤6周)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5例(病史>6周)分别行硝酸甘油介入和静息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99Tcm-HL91显像,根据99Tcm-MIBI显像结果将心肌分为正常心肌组、缺血心肌组(硝酸甘油介入后99Tcm-MIBI聚集量上升>20%)和梗死心肌组(硝酸甘油介入后99Tcm-MIBI聚集量上升≤20%),比较三组间99Tcm-HL91聚集量有无差别.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正常心肌组99Tcm-HL91聚集量为95%,缺血心肌组为157%,梗死心肌组为93%,99Tcm-HL91在缺血心肌组聚集量明显高于正常心肌组和梗死心肌组.②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三组间99Tcm-HL91聚集量无差别.结论Tcm-HL91可用于探测缺血但存活的心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