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种康复疗法对肩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理疗、关节松动术及运动训练方法综合治疗,1次/d,10 d1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50例中痊愈16例(32%)、显效20例(40%)、有效12例(24%)、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结论理疗、关节松动术、运动训练联合治疗肩周炎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波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2组均予常规微波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关节松动术,均以10~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肩关节活动度( ROM)改善状况及临床效果。结果2个疗程后2组ROM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波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效果优于单一微波治疗,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印卫锋  陈苏  熊伟  李锋  方煌  陈安民 《医药导报》2010,29(2):194-196
目的 观察氨酚羟考酮片联合超短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骨科门诊肩周炎患者14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口服氨酚羟考酮片1粒,tid,连用7 d。同时用超短波治疗仪治疗30 min,qd。对照组给予超短波治疗仪治疗30 min,qd,疗程同治疗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分析疗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 1 周后疼痛均有改善(均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活动功能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部分患者出现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氨酚羟考酮片配合超短波治疗能迅速减轻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低周波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周炎8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雪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707-1707
目的:观察低周波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将176例肩周炎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8例,治疗组采用低周波配合超短波治疗。选用温热式低周波治疗器,将正极置于患者颈部,两负极分别置于患者肩部。按自动程度1,完毕后再按自动程度3,电流量为患者最大耐受量为限,每次治疗时间25分钟,微热量治疗,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同时加用超短波治疗仪微热量治疗,最大输出功率200W,治疗间隙30cm,治疗时间20分钟,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可接第2个疗程。对照组88例,采用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5.2%,治疗有效率97.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周波配合超短波可以显著提高肩周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吴红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07-609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理疗的方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1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配合理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针灸治疗。两组治疗均为1次/d,10d为1个疗程,对患者治疗2个疗程和5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率为34.57%,总有效率为95.06%,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率为25.93%,总有效率为88.89%,两组间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5个疗程后,治愈率为86.42%,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5个疗程后治愈率为49.38%,总有效率为90.12%,两组间的治愈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以认为用温针灸配合理疗的方法来治疗肩周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结合偏振激光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偏振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结合中频电疗法治疗。结果采用HSS肩关节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偏振激光治疗肩周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针刺治疗对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就诊的肩周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关节松动术,观察组同时联合针刺治疗,针刺选取穴位:主穴肩髑、肩髎、肩贞、阿是穴、条口,配穴合谷、外关、曲池。每次选取3~4穴,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综合针刺手法,得气为度,留针30min,1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5%,与对照组的优良率75.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VAS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VA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但对照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治疗后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巴氯芬对改善腰突症急性发作期的肌痉挛症状的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理疗加药物(1)理疗腰椎牵引+电脑中频,每天一次,每次各20min.(2)药物选用国产巴氯芬(枢芬),起始剂量每次5mg,每天三次,酌情每三天增加5mg/d,可加至30mg/d.对照组为腰椎牵引加电脑中频.以上二组均10d为一疗程,共观察二个疗程.结果经过二个疗程的治疗后,二组患者整体水平均有提高,但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腰突症急性期有肌痉挛症状者,不失时机地介入巴氯芬治疗,对缓解肌痉挛,提高康复疗效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短波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附件炎33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足三里、三阴交、八髎穴、关元为主穴,然后配合随症选取和痛点选穴,穴位常规消毒,快速进针,得气后固定,将艾条套在针柄上点燃,待艾条燃尽针凉后起针。针灸后进行超短波治疗,给予微热量,每次15min。以上治疗均为1次/d,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d,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3例患者痊愈12例(36.36%),显效8例24.24%,有效11例(33.33%),无效2例(6.06%),总有效率为93.94%。结论温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慢性附件炎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为主熏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推拿配合熏蒸及功能锻炼,1次/d,10次一疗程。结果 120例肩周炎经过1~2个疗程治疗,有效率98.7%。结论应用该方法治疗肩周炎,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等到特点,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1.
张永存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56-1857
目的 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147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每晚睡前康妇消炎栓,1枚经直肠给药连用28d为1个疗程;同时使用盆腔炎治疗仪及其配套药物,每天1次,每次治疗30 min,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500 mg,口服,每天1次,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9,P<0.05).结论 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能有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慢性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关节松动术及传统中医推拿综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传统中医推拿对69例患有肩周炎患者行综合治疗,对患者肩颈部、后背部以及侧肩关节前外后侧采用小鱼际滚法和四指推方法柔和、深沉地进行推拿,时间为10 min。对肩井、肩髎、肩俞、天宗、手三里、曲池、外关、内关、鱼际、劳宫、合谷、后溪等穴用拇指点揉。对患者患侧大圆肌、冈上肌、肱二头肌长短头腱用拇指指腹弹拨3~5次。结果69例患者接受关节松动术及传统中医推拿综合治疗,无一例未愈患者,病情好转1例,显效8例,痊愈60例。结论我国传统中医推拿具有止痛散寒、活血祛瘀、疏通经络等疗效,有助于减轻患者肌肉紧张对抗与痛苦,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膝关节功能障碍功能康复训练+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关节腔注射+超短波+中频治疗仪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60例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患者接受功能康复训练,醋酸泼尼松龙关节腔注射(结核患者除外)和超短波中频仪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功能康复训练,口服三七伤药片、钙片和外用红花油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周后测量关节活动度,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功能康复训练+超短波+中频治疗仪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可有效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强直的发生,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其功能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手臂振动病的疗效。方法应用静脉输入16ml丹参类药物15d,甲钴胺(0.5mg,肌内注射,隔日1次,疗程15~30d后改用片剂0.5mg,口服,3次/d,疗程5个月)和维生素B1(100mg,2次/d,疗程6个月)),同时用骨伤治疗仪给予双手理疗15d,1次/d,约30min/次。间断1个月后,再重复治疗,疗程8~24个月,平均为15个月。结果31例经随访6—18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双手麻木减轻或消失,白指等体征改善。结论丹参等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进而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血液流量,弥可保等营养神经的药物再结合骨伤治疗仪给予双手理疗,促进神经增长因子增殖,减少ca2+内流及其负面影响,提高雪旺氏细胞及髓鞘再生能力,增强再生细胞突破瘢痕的能力,使受损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短波并中频脉冲电疗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效果。方法:治疗组40例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采用超短波并中频脉冲电疗治疗,每日1次,每次各20min。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77.5%,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61.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超短波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同时联合中频脉冲电疗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美式脊椎矫正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美式脊椎矫正与神经松动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和中频电疗法联合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第1次治疗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83% vs .83.33%)( P<0.05)。结论美式脊椎矫正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颈椎病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关节松动技术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或住院肩周炎患者30例,将3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治疗组予以关节松动术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推拿治疗。治疗前、后采用JOA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采用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评定无显著差距(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评分有所提高,(P<0.01),但是提高的分值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温针灸可以明显地减轻肩周炎引起的肩关节疼痛,有效地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能力并减少因活动受限所造成的不良结果,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玻璃酸钠注射加液压扩张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加液压扩张疗法对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64例肩周炎进行关节囊内液压扩张治疗,局麻加玻璃酸钠注射,适当辅助锻炼。结果 64例患者中,7例未能完成1个疗程治疗,其余术后5个月以上随访,有效率为90%,优良率为89%。结论液压扩张疗法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尤其对轻中型患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理疗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3例确诊的肩周炎患者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患者予中频电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予芬必得这类口服非甾体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肩部疼痛和压痛的评分情况及疗效改善率。结果疗效对比发现,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理疗在肩周炎患者中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并评价联合应用针刺及局部理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患者的局部夹脊穴、三阴交、足三里、肩井、百会及风池穴,采取常规方法对穴位进行消毒,进针后采取捻转手法,在得气后需留针0.5 h,1次/d,治疗1个疗程共10 d.局部夹脊穴使用血脉通治疗仪通过电刺激联合药物离子进行导入治疗.患者在各疗程之间需休息3~5 d.连续给予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56例患者经治疗后,结果显示痊愈33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4.6%.结论 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联合应用针刺及局部理疗方法实施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该方法在患者的康复治疗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倡在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