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外伤的CT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不同程度肾外伤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S0例肾外伤的CT表现。结果50例中,轻型26例,CT表现肾损伤、肾内血肿;中型15例,CT表现肾挫裂伤;重型9例,肾完全性断裂或粉碎。CT正确诊断率为100%,其中30例手术与CT分型符合率为83.3%。结论 CT检查能准确、迅速估计损伤范围、程度及腹部合并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为影像检查之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各类型闭合性肾损伤在螺旋CT扫描中的表现,探讨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55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肾挫伤11例,单纯肾包膜下血肿14例,肾挫裂伤22例,肾撕裂伤和尿外渗5例,肾粉碎伤1例,肾蒂伤2例,合并肾外损伤有肝脾损伤、肺挫伤、血气胸、肠破裂、骨折等。手术探查16例,其中肾切除4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能迅速、准确地判断闭合性肾损伤范围、程度、有无合并肾外损伤等,对伤情分类作出正确评估,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肾外伤的CT诊断以及表现特点,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肾外伤患者进行CT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CT的表现特点以及临床价值。结果 80例肾外伤患者进行CT诊断,其中,48例属于轻型,表现为肾损伤以及肾内血肿;20例属于中型,表现为肾挫裂伤;12例属于重型,表现为肾断裂、粉碎很完全。CT诊断正确率为100%,其中有72例患者手术和CT的分型相符高达90%。结论 CT检查不仅能够迅速确定损伤的范围以及程度,还能确定合并腹部的损伤,CT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苏永祥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68-169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6例外伤致肾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44例,行手术治疗12例,总结和比较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 56例患者均行双肾CT及B超或彩超检查,阳性率为100%;手术组12例中有7例先经保守治疗后中转开放手术,5例急诊手术.死亡3例,均为多发伤伴休克的危重患者,余均痊愈;3个月~1年后复查BUM、Cr、CO2-CP基本恢复正常,复查B超或CT等示血肿明显或完全吸收.结论 B超和CT是诊断肾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轻、中度肾损伤患者如果无严重并发症,可保守治疗,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出血继续加重,其他合并脏器损伤未能控制,并发症加重,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57例肝创伤的CT表现,总结肝创伤在影像学上的改变并对其分型。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57例肝创伤CT扫描结果,与临床症状、手术结果相对照,按AAST的分型标准对损伤程度进行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本组57例病例中,肝挫伤4例,肝撕裂伤21例,肝内血肿41例,肝包膜下血肿12例及门静脉周围轨迹征8例。此57例CT诊断与临床情况、手术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96.5%。其中Ⅰ度损伤9例,Ⅱ度损伤12例.Ⅲ度损伤9例,Ⅳ度损伤15例。Ⅴ度损伤12例,CT检查阴性、手术中见肝有撕裂伤2例。结论CT检查诊断肝创伤安全、迅速、准确,为临床处置提供可靠信息,是肝创伤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吕艳枝  李辉 《医药论坛杂志》2013,(4):144-144,F0003
目的探讨CT检杏在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8月-201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58例闭合性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CT主要表现为混杂高密度影像,包括挫伤、撕裂伤、实质内血肿及被膜下血肿,多伴有腹腔出血。本组58例闭合性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中,单脏器损伤49例,其中脾损伤23例,肝损伤13例,肾损伤9例,胰腺损伤4例;多脏器损伤患者9例,其中肝损伤伴右肾损伤2例,肝损伤伴脾损伤1例,脾损伤伴左肾损伤4例,脾损伤伴胰腺损伤2例。经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结论CT检查可清晰显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血肿、破裂以及腹腔积血的情况,埘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安全、准确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肾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肾损伤的CT表现,探讨CT对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肾外伤患者的CT平扫、增强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肾轮廓不规则,肾包膜下血肿7例,肾周血肿9例,肾实质内血肿10例,肾撕裂伤4例。肾损伤常合并有肝、脾损伤及肋骨骨折等。结论CT可确定有无肾损伤及损伤的类型和程度,以指导临床进行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23例肾结核CT表现及探讨CT扫描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手术或病理等其他辅助检查诊断的肾结核CT征象。结果 23例肾结核依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出现不同的CT表现。CT征像围绕肾盂排列的多发低密度影呈囊状或花瓣状,肾盂、肾盏黏膜增厚及其狭窄与扩张并存,输尿管壁呈弥漫性增厚,肾斑点片状钙化及肾自截是肾结核特征性表现。同时CT可明确患肾功能、破坏程度、肾积水、患肾外形以及是否合并肾外漫润,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参考资料。结论 CT检查对提高肾结核诊断水平具有很高的价值,是目前临床诊断肾结核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解静  彭强  刘铭 《现代临床医学》2016,42(2):124-126
探讨儿童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回顾性总结我院89例儿童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诊疗资料,分析其受伤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预后。89例儿童闭合性损伤患者中,单纯肾损伤62例,联合伤27例。肉眼血尿51例(57.30%),镜下血尿22例(24.72%),无血尿16例(17.98%)。CT检查89例均诊断不同程度的肾损伤。保守治疗81例,手术治疗8例。行肾包膜修补术1例,肾动脉栓塞术4例,渗尿血肿引流术2例,肾脏切除术1例。儿童肾损伤经影像学检查均可及时、准确诊断,CT优于B超,增强CT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大部分闭合性肾损伤患儿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少数肾破裂伴活动性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可行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0.
郭强  蒋奕 《成都医药》2001,27(1):6-7
目的:探讨CT对闭合性肝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闭合性肝损伤的CT表现,在50例病人中,男45例,女5例,年龄10-38岁,平均32.4岁,全部进行急诊CT检查。结果:CT检查发现肝包膜下积血3例。肝撕裂伤3例,肝挫裂伤19例,虢人血肿25例。结论:CT能显示肝损伤的各种病理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严重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严重肾损伤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6例严重闭合性肾损伤的诊疗资料。结果36例严重闭合性肾损伤中,肾蒂损伤5例(13.89%),有合并伤14例(38.89%),其中保守治疗27例,手术治疗9例。死亡5例,其中肾蒂损伤3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亡率13.89%。结论B型超声和CT检查是诊断肾损伤的有效方法。严重的肾实质裂伤,在严密观察下仍可保守治疗,肾蒂损伤应在积极输血补液的同时紧急手术止血,这是拯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54例肾损伤诊治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基层医院对肾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4年前诊断主要依据早期血尿和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1994年后则依据B超和CT的检查。非手术治疗41例,手术治疗13例,结果;除2例因合并颅脑损伤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康复出院,提示:重病人采用CT检查,血压稳定者可行非手术治疗,中度肾损伤在先阻断紧肾蒂的情况下可降低肾切除率而行肾修补术或能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洪强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7):635-635
目的 探讨CT对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CT扫描对38例腹部外伤病人进行检查。结果 CT扫描诊断肾外伤12例,肝外伤5例,肠系膜血肿1例,肠穿孔2例,脾外伤18例,其中有7例为复合伤。CT扫描能清楚地显示脏器损伤及腹膜出血的程度、范围。结论 CT能快速、准确地检出腹腔脏器损伤的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周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3):320-322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收集近10年来29例小肠恶性肿瘤(均经病理证实).对其X线钡餐检查及CT扫描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小肠恶性肿瘤的钡餐检查和CT扫描各有特点。结论:钡餐检查结合CT扫描对提高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钼靶联合CT增强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各病例钼靶、CT检查影像资料,对钼靶及CT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并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钼靶X线发现病灶39例,与病理相符36例,误诊3例,诊断准确度72.0%;无阳性表现11例。CT增强扫描共发现病灶42例,与病理相符40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80.0%;无阳性表现8例。钼靶联合CT增强发现病灶47例,与病理相符46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度92.0%,无阳性表现3例,其诊断准确性高于钼靶或CT增强扫描单用(P〈0.05),且误诊、漏诊率低于钼靶或CT增强扫描单用(P〈0.05)。结论钼靶检查联合CT增强扫描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的临床鉴别诊断及处理。方法63例肾损伤患者经过B超、CT、化验等必要的检查,全部确诊。结果48例入院保守治疗,14例入院后行手术治疗,1例由于全身多发伤,伴有DIC,抢救无效,临床死亡。结论轻度挫伤可产生肾水肿;肾实质撕裂,血液进入肾周脂肪囊形成肾周血肿,出现包膜下血肿;撕裂肾盂、肾盏则尿液外渗至肾周脂肪囊形成肾周渗尿;严重肾撕裂,损伤肾包膜则血液进入腹腔。在腹部外伤的检查中,要注意肾损伤的存在,特别注意严重肾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0~2001年对14例重度以上肾脏外伤患者经急诊CT检查确诊后,行开放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5~44岁,平均37岁。发病就诊时间最短者15min,最长9d。肉眼血尿6例,镜下血尿3例,无血尿者5例,闭合性损伤12例,占85.7%,开放性损伤2例,占14.3%;左肾损伤8例,右肾损伤6例,无双肾损伤,并发其它脏器损伤8例,采用EOMATOM 4R。C型机,做平扫检查必要时加增强扫描,层厚、层距为10mm。如效果不理想,可减薄为5mm,甚至2mm,同时注意有无并发损伤。 2 结果 本组14例病…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肾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肾损伤的患者的CT表现特征。结果35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左肾损伤18例,右肾损伤14例,双肾损伤3例。CT表现①肾包膜下血肿5例(占14.3%);②肾挫伤22例(占62.9%);③肾破裂8例(占22.8%)。结论CT检查能够迅速、安全、准确地判断肾损伤的程度与范围,有助于临床确立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钝性伤CT表现,总结经验,旨在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58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C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肾实质挫伤水肿8例,肾包膜下血肿40例,肾内血肿21例,肾周血肿17例,肾影增大39例,肾节段性梗死5例,肾撕裂或断裂4例,肾粉碎7例,肾动脉主干断裂或闭塞1例,外伤性尿漏1例,同一患者可有2种或2种以上表现。结论:CT对肾钝性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68例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肾挫伤51例,占75%,肾裂伤10例,占14.7%,肾碎裂伤5例,占7.4%,肾蒂伤2例,占2.9%。合并伤12例。非手术治疗59例,手术治疗9例。辅助检查确诊率:IVP85.7%,B超82.9%,CT100%。结论 CT为闭合性肾损伤首选检查方法。大部分患者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对于肾碎裂伤和肾蒂伤应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