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镉作业人员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对尿镉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探讨准确的尿液标本采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厂同一组镉作业人员分别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法采集尿液标本,并进行检测。(1)常规法:采集尿液时被检测人员要脱离工作场所,换下工作服,洗净手等部位后,进行采集。(2)改良法:与常规法不同的是被检测人员要彻底更换服装,全身沐浴后,进行采集。结果常规法采集尿液标本超标率为36.9%,改良法采集尿液标本超标率为15.1%,两种尿液标本采集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职业性镉从业人员尿镉水平检测,收集尿液标本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正确选择采集方法,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及标本收集对86例癌症患者同时采集血液和尿液标本1.2方法采用CEA-ELISA法2结果86例血液与尿液标本,CEA阳性率,分别为60·4%(52/86)和58.1%(50/86),其尿液试验敏感性为96.2%,特异性100%,与血清测定结果基本一致。(P>0、05)。3讨论尿液检测CEA的主要优点是标本采集简便,不受饮食影响,无需时间限制,且无损伤,被检者易于接受,更有利于进行系列测定指示判断疗效,提供复发的证据。我们应用ELISA法对86例肿瘤患者的血清及尿液进行检测,血清CEA的阳性检出率为60.4%,尿液CEA阳性…  相似文献   

3.
尿液放置时间对尿11项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液放置时问对尿11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电脑化尿液分析仪及11项试纸测定放置不同时间的尿液。结果正常尿液测定结果较稳定,而异常尿液很不稳定。结论尿液标本一定要在留取后60min内检测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条件对尿常规检验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检验科尿液标本20份,将尿液标本分为2组,每组各10份,分别置于室温及4℃冰箱中保存待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取样即刻及标本放置1、2、3、4、5h时尿肌酐(Ucr)、总蛋白(TP)、尿钠(Na~+)、尿钾(K~+)、尿酸(UA),用尿有型成分全自动化检测仪检测尿液中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的数量,同时应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条件下红细胞形态及细菌均值的变化。结果在常温下,标本静置时间≥3h时,尿液标本中Ucr、UA、TP水平明显升高,而Na+、K~+等指标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临下随着静置时间延长,大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而细菌均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细胞、白细胞数不受静置时间影响。随着静置时间延长,大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下,标本静置时间≥3h时,尿液标本中小红细胞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标本静置时间会影响检测结果,静置时间越长,尿液成分变化越明显,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应在取样后3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影响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减少不必要的检测误差,保证尿液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方法使用Sysmex 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2~4月间所送尿液标本进行检测,总结分析影响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研究表明正确留取清洁中段尿液可以减少尿液有形成分检测误差;尿液标本采集后4h内完成检测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检测结果影响不大(P0.05),红细胞计数随尿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呈趋势性降低,4h后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5);不离心法与离心法尿液红细胞计数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重视影响尿液检测结果的因素,制定相关解决方案(留取清洁中段尿液,4h内完成检测,采用不离心尿液进行尿沉渣检测等),才能保证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女婴尿液标本收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收集尿液标本的女婴82例,均使用传统方法及改良方法收集尿液,改良方法组将无菌大棉球放置在尿液收集器开121处留取女婴尿液标本,传统方法组直接用尿液收集器留取尿液标本,比较两组尿液标本平均使用收集器数、收集器受大便污染总次数、平均留取标本时间及标本检验结果。结果改良方法组留取尿液标本平均使用尿液收集器数、收集器受大便污染总次数及平均留取标本时间分别为(2.43±0.18)个,(24.02±8.43)次,(2.32±0.16)h,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的(6.78±0.87)个,(78.01±11.32)次,(6.69±0.3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4.84,34.65,103.53;P〈0.01)-;两组尿液标本尿液常规(酸碱度、尿液比重、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上皮细胞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604,0.395,0.498,1.278,0.492;P〉0.05)。结论改良女婴尿液标本收集法能显著提高尿液标本的留取率,减少使用尿液收集器的数量及留取尿液标本所需时间,且对尿液常规检测结果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尿液分析仪是临床常规的检测项目,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影响尿液分析的因素很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为探讨尿液分析仪的影响因素,本文对500份尿标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胆红素对尿十联分析仪检测尿胆原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尿液中胆红素对十联分析仪测定尿胆原的影响。方法 对15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均为阳性的标本和32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阴性而尿胆原为阳性的标本,以及10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尿胆原均为阴性的标本,进行了手工方法对照。结果 表明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检测时,样本中存在尿胆红素可能使尿胆原出现假阳性结果。结论 当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为阳性且尿胆红素在“++”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数量的精子对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白细胞(WBC)和红细胞(RBC)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健康体检者尿液标本、脓尿液标本和血尿液标本中加入精液,制备成含不同数量的精子尿液,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标本中的WBC和RBC,同时镜检每份尿液标本。结果健康体检者尿液标本精子数量为240个/μL时尿WBC呈假阳性,升至480个/μL时尿RBC呈假阳性;对病理性尿液标本精子数量为480个/μL时脓尿液标本WBC定量检测结果呈显著假性增高,升至960个/μL时血尿液标本RBC定量检测结果呈显著假性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定数量的精子对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WBC和RBC均有干扰,可致尿WBC和RBC检测结果假阳性。为消除精子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应重视尿液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胆红素对尿十项分析仪检测尿胆原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液中胆红素对尿十项分析仪测定尿胆原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均为阳性的标本和32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阴性而尿胆原为阳性的标本,以及10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尿胆原均为阴性的标本。进行了手工法对照。结果表明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检测时,样本中存在尿胆红素可能使尿胆原出现假阳性结果。结论当尿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为阳性且尿胆红素在( )以上的标本应通过手工检测来确定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尿沉渣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对尿液标本采集后即刻、放置1h、2h、4h、6h尿沉渣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放置不同时间点尿中红细胞形态变化情况.[结果]室温、4℃温度下尿液标本放置4h、6h时红细胞计数、管型计数、大红细胞计数较即刻均显著下降,溶解红细胞均显著增多,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室温、4℃温度下尿液标本放置6h时白细胞计数较即刻显著下降(P<0.05);不同时间点上皮细胞计数、小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检查结果影响较大,建议尽量在标本采集后4h内完成检测;标本放置温度对红细胞、白细胞、管型计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成分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留取尿液标本后,在室温(20℃)下放置不同时间,用尿液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比较各组的结果。结果:实验表明,标本在2h内各组变化不明显(P>0.05)。3h时,葡萄糖明显下降(P<0.01);9h时,pH值明显上升(P<0.05),蛋白质、酮体和白细胞明显下降(P<0.05);6h后,部分标本产生了亚硝酸盐。结论:室温(20℃)下,尿液标本应在2h内检测,如长时间放置(>2h)可使其成分发生改变,影响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尿液HIV-1抗体EIA-PRC法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尿液HIV-1抗体EIA试剂盒进行特异性与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收集尿液标本进行HIV-1尿液EIA—PRC法检测,对比血液标本进行HIV(1 2)抗体EIA初筛检查(双抗原夹心法)。结果 在5000例所调查的正常人群中,有54例尿液HIV-1初检为阳性(54/5000),复检为阴性结果。对48例AIDS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尿液HIV-1检查,结果均为阳性(48/48)。结论 对尿液行HIV-1抗体的初筛检测,标本易得,且无创伤性,既减少了HIV交叉感染和传播的风险,又适宜于大批量的人群监测与普查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离心和离心尿液标本的检测对尿微量清蛋白(mAlb)结果的影响。方法取尿蛋白阴性的门诊尿液标本60例,目测无浑浊,透明。混匀后检测mAlb,同一批尿液标本离心后重新检测mAlb。结果非离心尿液标本的均值为(16.8±19.1)mg/L,离心尿液标本的均值为(16.0±18.8)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P〉0.05)。结论目测透明无浑浊的尿液标本,非离心与离心检测尿mAlb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导致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周转时间(TAT)延长的影响因素及其持续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分析优化前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的TAT,经采取改进标本运送流程等一系列优化措施后再分析优化后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的TAT,包括检验前TAT(PA-TAT)、实验室内TAT(IL-TAT)和TAT合格率。结果优化前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平均PA-TAT和IL-TAT分别是600.3 min和62.5 min,TAT合格率为44.2%;优化后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平均PA-TAT和IL-TAT分别是341.7 min和45.9 min,TAT合格率为65.6%。优化后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TAT降低(P0.05)。结论优化标本采集与运输流程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尿液常规项目检测标本的TAT,提高TAT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尿液分析仪与镜检计数检测尿中红细胞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九美 《江西医学检验》2002,20(4):255-255,225
尿液红细胞检查对泌尿道等疾病有着重要价值,其定量检测直接可反映相关疾病的状态。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样具有简便、快捷和灵敏度高等特点,随着在临床实验中的广泛应用,实验结果/与传统显微镜计数对比仍有时不尽相符,针对尿液分析仪所得出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等问题,更好地使尿液分析仪得出可靠的实验数据,本文收集我院肾疾病住院患者460例尿液标本,采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计数法对尿液中红细胞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标本均选自我院肾内科住院病人之晨尿。其中男性254例,女性206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孕产妇尿液检测中干化学法检测潜血阳性结果与显微镜法检测红细胞的结果。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青海省青海红十字医院产科门诊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需要尿液检测的98729份孕产妇的尿样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尿液干化学潜血检测结果阳性的标本6279例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红细胞,并将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①孕早期尿液干化学检测潜血阳性结果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的一致性87.6%,孕中期尿液干化学检测潜血阳性结果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的一致性为68.4%,孕晚期尿液干化学检测潜血阳性结果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的一致性为40.9%;②16279例不同孕期患者尿液干化学潜血阳性结果与镜检红细胞阳性结果对比后,有1682例患者尿液显微镜镜检为阴性;③干化学潜血结果与镜检结果不一致的患者标本中以其pH偏碱性、低比重尿液为主,部分尿液有结晶,尿液有黏液丝,尿液放置时间过长,尿液细菌含量高或患者服用铁剂等。结论孕产妇产前尿液干化学潜血检测阳性结果与尿沉渣显微镜红细胞检测结果存在不一致性,其不一致性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分析孕产妇产前尿液检测结果时,应将干化学检测结果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结果相结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集尿液标本的注意事项江西省湖口县人民医院(332500)尹长安检测尿液中代谢产物和尿液中的异常成份,对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如果标本采集不当,结果不准确,则易造成临床误诊。因此,正确采集尿液标本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应予以重视。一、尿常规检查1....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普及使用,尿液分析既简便又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便,然而标本的放置时间,反应的温度,试纸条的质量,药物的干扰等都会影响到干化学法对尿液检测的结果,β-内酰胺抗生素是近年来在治疗细菌感染时使用得较多的一类药物,为了便于临床观察用药后的效果,保证尿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我们研究了β-内酰胺抗生素对干化学法测定尿液成分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尿液中胆红素对十联分析仪测定尿胆原的影响. 方法对15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均为阳性的标本和32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阴性而尿胆原为阳性的标本,以及10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尿胆原均为阴性的标本,进行了手工方法对照. 结果表明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检测时,样本中存在尿胆红素可能使尿胆原出现假阳性结果. 结论当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为阳性且尿胆红素在"++"以上的标本应通过手工检测来确定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